南大一研究生留下遺言跳樓自殺!研究生該如何排解壓力
據知乎,近日,南京大學南園六舍研究生一一年級學生跳樓自殺身亡,并留下遺言,疑因學業壓力過大。圖源知乎 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小編的心里就像被人冷不丁戳了一下,心痛不已。但隔段時間就會聽到類似消息,據不完全統計,僅這兩年,光南大就已經有好幾位研究生選擇這種方式離開我們: 2020年9月19日晚,南京大學一名在讀女博士,“可能因為學業的壓力”,在仙林校區19棟墜樓身亡。 2019年6月3日晚,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8級博士生段付謀疑因受到其導師吳小山的指責和科研進展的壓力,當晚離開寢室后失聯。直到6月12日,警方在鎮江打撈到了他的尸體。 9月19日 南大化院女博士從19棟18樓跳樓自殺。 12月4日 南大生科院女碩士同樣在19棟宿舍燒炭自殺。圖源知乎 悲劇事件有增無減 不止南大,近年,研究生自殺事件在全國乃至全球的范圍內可說是有增無減,屢屢發生。基本都和科研壓力大、遇到奇葩導師、學業路途坎坷無法畢業有關。每次看到這樣......閱讀全文
南大一研究生留下遺言跳樓自殺!研究生該如何排解壓力
據知乎,近日,南京大學南園六舍研究生一一年級學生跳樓自殺身亡,并留下遺言,疑因學業壓力過大。圖源知乎 每每聽到這樣的消息,小編的心里就像被人冷不丁戳了一下,心痛不已。但隔段時間就會聽到類似消息,據不完全統計,僅這兩年,光南大就已經有好幾位研究生選擇這種方式離開我們: 2020年9月19日晚,
南林大研究生用野茉莉籽油制備生物基增塑劑
炎陽當空,這個夏天充足的水肥日照,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六合河王湖畔中華茉莉谷里的野茉莉們也“鉚足了勁”,正在為了下一季的綻放而努力汲取養分。70公里外的南京林業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博士后談繼淮正帶領科研團隊從上個盛花期后遺留下的野茉莉籽中提取“寶貝”。“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夸…
存在“自殺基因”?美媒稱自殺五大謬論令人驚愕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6日報道稱,人類至今仍未完全揭開自殺之謎。由于缺乏完整而深入的研究,關于自殺以及自殺身亡者的錯誤看法越來越多。 1.目前自殺已成流行病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上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的自殺率在1999年至2014年間有所上升。許多新聞媒體稱之為“流行病”。 這
張文宏受聘南大!
7月2日上午,南京大學病毒與感染病研究所正式成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被聘為兼職教授和名譽所長,并現場做了《人類傳染病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主題演講。 演講中,張文宏提到,從人類與傳染病的斗爭史來看,病毒將長期存在,今天有新冠病毒,明天可能還會有其他病毒
朱清時:南科大將爭取獲得研究生招生權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8月18日作客廣州嶺南論壇稱,南科大今年4月份“去籌轉正”獲得招生權,但僅限于本科生,下階段將爭取獲得研究生的招生資格。 南科大號稱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2010年12月,中國教育部批準南科大正式籌建;去年3月,只有45名學生的南科大首度開課,但此時打出
南林大副教授自殺離世,親人證實其患有抑郁癥
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到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副教授宋凱在學校第一個聘期的考核未通過后,于今年4月2日被發現在家中自殺。據學校官網信息,1986年出生的宋凱,本科畢業于天津工業大學,北京大學碩士,加拿大UBC博士、博士后。2019年,時年33歲的宋凱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到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環境學
南大科研團隊或發現夸克星
近日,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研究團隊,通過分析最近發生的一次史上最劇烈的超新星爆發,推測發現了夸克星存在的重要證據。 據該研究團隊領導者、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戴子高介紹,基于“組成強子的基本粒子是夸克”這一理論,1970年人們提出夸克星的概念,即一類完全由夸克組成的天體。經研究,
南大科學家發現“返老還童”因子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辰宇、陳熹、王延博,醫學院教授方雷等人通過研究揭示了一項重大發現:年輕血液中的小細胞外囊泡(sEVs)具有顯著延長壽命、恢復整體生理功能以及逆轉與年齡相關的退化變化的能力。4月16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衰老》。南大研究團隊聚焦于直徑
南大科學家發現“返老還童”因子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辰宇、陳熹、王延博,醫學院教授方雷等人通過研究揭示了一項重大發現:年輕血液中的小細胞外囊泡(sEVs)具有顯著延長壽命、恢復整體生理功能以及逆轉與年齡相關的退化變化的能力。4月16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衰老》。南大研究團隊聚焦于直徑
南大這篇Science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1%的汗水+99%的機遇/靈感”。十年前,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丁愛軍在科學網博客中寫下這個“公式”。沒成想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對此觀點有理解與支持,也有批評與質疑。十年后,他依舊秉持這個觀點。“很多科學家很勤奮很努力地做科研,但有時候真正有意思的科研成果最需要的還是機遇和靈感。而對于像國內
南大科研團隊刷新世界紀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915.shtm 據南京大學消息,該校譚海仁教授課題組研制的大面積全鈣鈦礦光伏組件取得新突破,經國際權威第三方機構測試,其穩態光電轉化效率達24.5%,刷新此類組件的世界紀錄,也為后續產業化發展打
最新ESI化學排名公布:南大、吉大進入全球30強!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5月14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20年5月的ESI最新數據。化學學科方面,國科大、清華、浙大、中國科大、南大、北大、吉大位列全球前30強!2020年5月的ESI化學學科全榜單9所高校化學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 本次,中國大陸有
南郵研究生實驗室身亡-傳導師存開公司,辱罵行為
2019年12月26日凌晨,南京郵電大學材料學院實驗樓發生火災,很多學生都不知道,火災中,2017級研三學生譚某喪生。這一切,直到近日,其母親在學校校史樓樓頂哭喊,“還我兒子”……才被更多人知曉。隨即,有死者同學爆料,譚某生前曾長期遭受其導師張某梅謾罵侮辱,并被威脅不能畢業,導致重度抑郁,最終選
南大研發納米光學探針-可檢測癌癥轉移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蔣錫群課題組日前研發出一種納米光學探針,可以準確檢測體內癌癥轉移情況。 據了解,在實體瘤中有一種常見現象是腫瘤供氧不足,也叫腫瘤乏氧。乏氧與癌癥的發生、發展和轉移息息相關,癌細胞的異常增殖會產生局部的乏氧微環境。而蔣錫群課題組研發的納米探針,對乏氧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以檢
南大生物制藥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由南京大學和蘇州工業園區共同建設的“南京大學生物制藥工程研究中心”,昨日在蘇州揭牌。副省長張桃林、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教授等共同為中心揭牌。 根據共建協議,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向中心提供總額為1500萬元的科技發展專項經費,南大將全面配合中心的建設與工作,并在科研、人才、
什么是自殺底物?
自殺底物是一類酶的天然底物的衍生物或類似物,在它們的結構中含有一種化學活性基團,當酶把他們作為底物結合時,其潛在的化學基團能被解開或激活,并與酶的活性部位發生共價結合,使結合物停留在某種狀態,從而不能分解成產物,酶因而致“死”,此過程稱為酶的自殺,這類底物稱為自殺底物(suicide substra
什么是自殺底物?
自殺底物是一類酶的天然底物的衍生物或類似物,在它們的結構中含有一種化學活性基團,當酶把他們作為底物結合時,其潛在的化學基團能被解開或激活,并與酶的活性部位發生共價結合,使結合物停留在某種狀態,從而不能分解成產物,酶因而致“死”,此過程稱為酶的自殺,這類底物稱為自殺底物(suicide substra
《自然》呼吁:從科學應角度理解自殺與治療自殺行為
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學者針對自殺行為的研究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文章表示,在自殺帶來的巨大社會影響面前,從科學角度理解自殺與治療自殺行為的進步卻非常之小。他們呼吁政策制定者、資金提供者、研究者和臨床醫生,需要現在就行動起來以應對高水平的自殺率。 自殺現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
南大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基地落戶蘇州
18日上午,落戶吳中區的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基地暨蘇州中博科技創業園舉行開園儀式。南京大學副校長潘毅,省科技廳副廳長王秦,副市長浦榮皋等出席了儀式。 據介紹,蘇州中博科技創業園由南京大學與園區正基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是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產業基地。創業園占地面積5萬
華東廢紙再生工程實驗室落戶南林大
10月17日在南京林業大學舉行的制漿造紙基金會2010年年會上,華東地區首家廢紙再生工程實驗室正式揭牌,同時基金會還為南林大82名優秀學生頒發獎助學金64萬元。 我國廢紙利用產業快速發展,廢紙利用率一度達到60%以上。由于用來造紙的廢紙漿生產技術跟不上,阻礙了我國造紙行業的“低碳發展
南大等高校發起成立國際大學氣候聯盟
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不同區域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卻進展緩慢。2020年4月2日,南京大學作為發起單位之一,與新南威爾士大學等正式宣布成立國際大學氣候聯盟(簡稱“氣候聯盟”,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Climate Alliance)。氣候
環境專家徐祖信院士加入南大蘇州校區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頒發聘書 佘治駿攝影 11月9日,城市河流污染綜合治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祖信加盟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學科平臺,擔任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環境與健康平臺的特聘教授,全面負責平臺的組建和運行。這是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引進的第一位院士。 據介紹,徐祖信
南大研制全新超導微波頻率梳信號源
南京大學電子學院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研究團隊研制出一種完全集成且直流電驅動的超導微波頻率梳信號源,易于制造和操作,且能耗極低,有望成為片上集成量子芯片的關鍵信號源,從而推動超導量子科技的發展。這項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完全片上集成的頻率梳信號源。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基于超低能耗的片上
南大研制全新超導微波頻率梳信號源
南京大學電子學院超導電子學研究所研究團隊研制出一種完全集成且直流電驅動的超導微波頻率梳信號源,易于制造和操作,且能耗極低,有望成為片上集成量子芯片的關鍵信號源,從而推動超導量子科技的發展。這項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完全片上集成的頻率梳信號源。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基于超低能耗的片上
南大特聘教授:徹底改變藥物設計的技術
大多數藥物是由小分子組成的,它們可靶定一類細胞膜表面上發現的蛋白質。研究這些微妙的相互作用,對于有效藥物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一任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物Biodesign研究所的陶農建(Nongjian Tao)及其同事,在最近的《Science Adva
上海女研究生寢室廁所自殺,沒有人愿意被臍帶栓一輩子
上海海事大學,24號宿舍樓506寢室衛生間。楊元元背對著洗手臺半蹲著,一條毛巾和一條枕巾捆扎的繩子,一頭勒在她的脖頸間,另一頭套在她身后的水龍頭上。她以這種極端痛苦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同學說,洗手臺離地不足一米,只要有一絲絲生存的欲望,她可以隨時站起來重回生門。但楊元元沒有,她異常決絕地要與這個世界告
驗血或能查明自殺傾向
美國研究人員20日說,血液中的一些蛋白質或許有助判斷人們的自殺傾向,這使將來通過驗血來判斷、預防自殺風險成為可能。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分子精神病學》期刊上報告說,罹患躁郁癥的患者以及自殺者血液內的SAT1等蛋白質水平顯著升高,首次從原理上表明,SAT1等蛋白質或可作為生物標記來
揭秘癌細胞拒絕“自殺”
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細胞生物學》 ?細胞產生不可修復的DNA損傷后通常會程序性死亡,或稱凋亡。然而在腫瘤細胞中這一機制失去作用,所以它能夠肆意增殖,拒絕接受“自殺”的命令。德國科學家近日發現了其中的可能原因——腫瘤細胞會降解一種能觸發凋亡的蛋白。抑制這種蛋白的降解能夠使凋亡機制恢復作用,并將提
關于自殺基因的簡介
自殺基因(suicide gene),是指將某些病毒或細菌的基因導入靶細胞中,其表達的酶可催化無毒的藥物前體轉變為細胞毒物質,從而導致攜帶該基因的受體細胞被殺死,此類基因稱為自殺基因。 應用自殺基因常用來治療腫瘤和感染性疾病。例如將在肝癌細胞中可表達AF基因的調控區與水痘一帶狀瘡疹病毒中的胸苷
驗血或可預知自殺風險
美國研究人員30日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通過驗血便可預知一個人的自殺風險。不過,這種驗血方法仍需更大規模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上報告說,這種驗血方法主要依賴于檢測一種叫做SKA2的基因是否發生特定變異,一旦發現這種變異,那么便可預測病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