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呼吁:從科學應角度理解自殺與治療自殺行為
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學者針對自殺行為的研究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文章表示,在自殺帶來的巨大社會影響面前,從科學角度理解自殺與治療自殺行為的進步卻非常之小。他們呼吁政策制定者、資金提供者、研究者和臨床醫生,需要現在就行動起來以應對高水平的自殺率。 自殺現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口號:“自殺一個都太多”,但據統計,每年約有100萬人會自殺,這比每年死于他殺和戰爭中加起來的人數都要多。自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發生以來,自殺率正在高速上升。 但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安德魯·阿勒曼與戴米安·丹尼斯認為,即便情況已如此惡劣,針對自殺,仍然是既缺乏經費也缺乏相關研究。在這篇評論文章中,作者呼吁開始以下四個行動:其一,認識到自殺是一種獨特的疾病;其二,研究其機制;其三,設置專項研究經費;其四,設立以證據為基礎的預防方案。 文章作者總結道:“這明顯需要公共衛生機構、臨床醫生和科學家的協同......閱讀全文
關于癌細胞自殺的研究分析
美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利用一種合成分子可以誘使癌細胞“自殺”。這將使在未來制訂個性化癌癥治療方案成為可能。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學生物》雜志上報告說,多數細胞內都含有一種叫做半胱天冬酶-3酶原的蛋白。這種蛋白一旦被激活,就會轉化成一種稱為半胱胺酸蛋白酶-3的酶,導致有缺
英國研究顯示有犯罪記錄者更易自殺
英國專家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有犯罪記錄的人自殺傾向甚于普通人。 法新社援引2月8日發表在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月刊上的研究報告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對大約2.7萬名在1981年到2006年間自殺的丹麥人的檔案進行了研究,并依性別和年齡分組,與大約52.5萬名普通人對比
哈佛研究:咖啡可降低抑郁癥與自殺風險
據外媒報道,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咖啡可以抵御皮膚癌,阿茲海默癥(Alzheimer),降低心臟衰竭機率和犯糖尿病的風險,甚至可以降低抑郁癥與自殺風險。 據報道,哈佛研究人員對20萬人進行了長達16年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喝兩到四杯爪哇(java)咖啡的人比那些不喝咖啡或者只喝無咖啡因
什么是自殺底物?
自殺底物是一類酶的天然底物的衍生物或類似物,在它們的結構中含有一種化學活性基團,當酶把他們作為底物結合時,其潛在的化學基團能被解開或激活,并與酶的活性部位發生共價結合,使結合物停留在某種狀態,從而不能分解成產物,酶因而致“死”,此過程稱為酶的自殺,這類底物稱為自殺底物(suicide substra
什么是自殺底物?
自殺底物是一類酶的天然底物的衍生物或類似物,在它們的結構中含有一種化學活性基團,當酶把他們作為底物結合時,其潛在的化學基團能被解開或激活,并與酶的活性部位發生共價結合,使結合物停留在某種狀態,從而不能分解成產物,酶因而致“死”,此過程稱為酶的自殺,這類底物稱為自殺底物(suicide substra
《自然》呼吁:從科學應角度理解自殺與治療自殺行為
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學者針對自殺行為的研究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文章表示,在自殺帶來的巨大社會影響面前,從科學角度理解自殺與治療自殺行為的進步卻非常之小。他們呼吁政策制定者、資金提供者、研究者和臨床醫生,需要現在就行動起來以應對高水平的自殺率。 自殺現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
Biol Psychiat: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炎癥可推動自殺行為
在美國,每12.8分鐘就有一個人自殺,自殺已經成為美國的第十大死因。如果我們可以更好地預測那些人自殺的風險比較高,我們就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減少這種給個人、家庭和公共衛生帶來可怕負擔的行為。 現有研究表明,在接受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中,體內以及大腦中細胞因子含量升高可促進有自殺傾向的人產生自殺行為
研究表明多吃蔬菜不易自殺 風險降低約一半
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9日稱,大量吃蔬菜、大豆、海藻和蘑菇等食品的人自殺的風險僅為不愛食用蔬菜者的一半。 該中心研究人員選取了134種食物和飲料,詢問了約9萬名40至69歲的男性和女性食用它們的習慣,平均追蹤時間為8.6年。調查期間,這些人中有249人自殺。研究人員發現,愛吃蔬菜、大豆、
驗血或能查明自殺傾向
美國研究人員20日說,血液中的一些蛋白質或許有助判斷人們的自殺傾向,這使將來通過驗血來判斷、預防自殺風險成為可能。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分子精神病學》期刊上報告說,罹患躁郁癥的患者以及自殺者血液內的SAT1等蛋白質水平顯著升高,首次從原理上表明,SAT1等蛋白質或可作為生物標記來
驗血或可預知自殺風險
美國研究人員30日說,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通過驗血便可預知一個人的自殺風險。不過,這種驗血方法仍需更大規模的研究進一步證實。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上報告說,這種驗血方法主要依賴于檢測一種叫做SKA2的基因是否發生特定變異,一旦發現這種變異,那么便可預測病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