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冰島評論在線10月11日報道,冰島、加拿大、丹麥(包括格陵蘭和法羅群島)、芬蘭、挪威、俄羅斯、瑞典和美國8個北極國家的代表本周在雷克雅未克召開會議,就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以在北極地區海域出現石油泄漏時相互協助處理展開談判。冰島認為近年該海域航運和石油勘探活動增加,而冰島依賴于周邊的純凈水域,因此該協議對冰島十分重要。根據該協議,締約方將可在自身海域出現石油泄漏時要求其他方協助處理,各方還將在培訓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展開合作。目前協議文本討論完畢,但附件等部分尚待在未來數月內完成,預計協議將在2013年5月瑞典召開的下一屆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上簽署。除北極8國代表外,作為北極理事會永久參與者的北極原住民組織代表,以及受邀專家參加了會議。 ......閱讀全文
據冰島評論在線10月11日報道,冰島、加拿大、丹麥(包括格陵蘭和法羅群島)、芬蘭、挪威、俄羅斯、瑞典和美國8個北極國家的代表本周在雷克雅未克召開會議,就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以在北極地區海域出現石油泄漏時相互協助處理展開談判。冰島認為近年
日前,中國石油集團與莫桑比克國家石油公司在北京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涵蓋油氣勘探開發、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煉化及后勤支持等多方面,雙方同時成立中莫石油工程公司。 此次協議簽署,標志著中國石油與莫桑比克國家石油公司進入全面合作階段,將為莫桑比克建立自己的石油工業體系發揮積極作用
7月8日,中國石油和延長石油在北京簽署成品油業務合作框架協議。這是雙方繼上游深度合作之后,進一步深化下游合作的重要舉措。雙方本著“優勢互補、平等互利、共贏發展”的原則,以成品油資源購銷合作為切入點,開展深入廣泛的合作,共同保障成品油供應,為顧客提供更穩定優質的服務。 中國石油和延長石油在資
北極海域一直被視為石油鉆探者的禁地,然而即使這樣,也沒能阻止俄羅斯及其他一些石油公司的急切挺進。據《紐約時報》報道,俄羅斯近期與英國石油公司簽署了北極圈近海石油勘探協議。 自去年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故發生以來,該海域石油開采前景黯淡,于是,一些石油公司受莫斯科對海洋鉆探
9月13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副所長蔡睿及知識產權與成果轉化處相關人員一行4人到訪延長石油集團,劉中民代表大連化物所與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悅共同簽署了共建“陜西延長大連化物所西安潔凈能源(化工)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框架協議。 楊悅在致辭中強調,要落實雙
不難想象,當海上鉆井平臺的油井發生爆裂,大量的石油噴薄而出,這不僅會對鉆井平臺造成致命性破壞,也會嚴重污染大片海域。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天有5.3萬桶石油泄漏到海洋中去。如今,世界石油巨頭和各國政府都在努力探尋可以阻止石油泄漏的途徑。 回眸2010年,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與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舉行框架合作簽署儀式。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中國石油總工程師兼石油化工院院長藺愛國、石油化工院黨委書記何盛寶等出席儀式。 簽約儀式上,李靜海作了題為《石油化工研發模式變革-邁向虛擬現實》的專題報告,闡述了化學工程的發展歷程和當前面臨的
12月2日上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藥監局”)局長邵明立與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代表雙方在清華大學主樓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過去合作的良好基礎上,在人才培養、科研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這是藥監局首
國際合眾社17日報道稱,美國和俄羅斯簽署了一項核能雙邊合作協議。 IAEA大會上,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與俄羅斯原子能公司總裁基里連科會面,就核能領域內的科學研究與合作發展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協議涉及的領域包括核電站設計、新型核燃料、核科學、核輻射技術在醫學和工業方面的利用以及核廢料處理。
先河環保第二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于2012年9月27日召開,審議通過《關于審議公司與Teledyne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議案》。以下是具體內容: 同意公司與Teledyne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Teledyne公司是美國一家專業的大氣環境監測生產廠家,其API品牌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