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織紅細胞計數和網織紅細胞絕對值
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幼紅細胞脫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紅細胞之間的過渡型細胞。網織紅細胞的胞漿內尚殘存核糖體等嗜堿性物質,用煌焦油藍行活體染色后可呈藍色細顆粒或網狀物。在染色血液涂片中計數每 100個無核紅細胞中的網織紅細胞數,即為網織紅細胞計數,以百分比表示。將網織紅細胞計數的百分數乘以紅細胞計數值,即為網織紅細胞絕對值。參考范圍: 成人0.5~1.5%,平均1%;新生兒2~6%。網織紅細胞絕對值為24000~84000/mm3。臨床意義: 可了解骨髓的造血功能。一般性貧血,網織紅細胞均可增高,溶血性貧血明顯增加,只有再生障礙性貧血顯著減少。還可觀察治療效果指導用藥。貧血病人均應做此項檢查。......閱讀全文
網織紅細胞計數和網織紅細胞絕對值
織紅細胞計數和網織紅細胞絕對值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幼紅細胞脫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紅細胞之間的過渡型細胞。網織紅細胞的胞漿內尚殘存核糖體等嗜堿性物質,用煌焦油藍行活體染色后可呈藍色細顆粒或網狀物。在染色血液涂片中計數每 100個無核紅細胞中的網織紅細胞數,即為網織紅細胞計數,以百分比
網織紅細胞計數和網織紅細胞絕對值
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幼紅細胞脫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紅細胞之間的過渡型細胞。網織紅細胞的胞漿內尚殘存核糖體等嗜堿性物質,用煌焦油藍行活體染色后可呈藍色細顆粒或網狀物。在染色血液涂片中計數每 100個無核紅細胞中的網織紅細胞數,即為網織紅細胞計數,以百分比表示。將網織紅細胞計數的百分數乘以紅細胞計數值
網織紅細胞介紹
骨髓中紅細胞系統的增生發育過程是:多能干細胞→單能干細胞→原始紅細胞→早幼紅細胞→中幼紅細胞→晚幼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成熟紅細胞。從原始紅細胞增殖到晚幼紅細胞階段共分裂3-4次,約需72小時,紅細胞數由一個變為8一16個,細胞核由大變小而濃縮,胞漿中含血紅蛋白逐漸增多。晚幼紅細胞以后細胞即不再分
不成熟網織紅細胞片斷和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
網織紅細胞定量長期來都被認為是判斷紅細胞生成情況的有用工具。近年來,人們利用細胞內存在的RNA的量來區分網織紅細胞的成熟度。隨著專門用于網織紅細胞計數的流式細胞儀的產生,幼稚的網織紅細胞已成為研究的焦點。不成熟網織紅細胞,亦稱為飄移或受壓細胞?在網織紅細胞總數中不到5%,他們有的RNA含量最豐富,
不成熟網織紅細胞片斷和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
浙江省立醫院檢驗醫學中心[摘要] 綜合報道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的臨床應用潛力。網織紅細胞計數技述根據顯微鏡計數原理隨著各種自動化的發展而迅速完善。多功能的專門流式細胞儀使用熒光活體染色可以精確測定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已有許多關于網織紅細胞片段對各種臨床造血功能狀況判斷的有較大的價值,包括骨髓移植期的反
不成熟網織紅細胞片斷和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
[摘要] 綜合報道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的臨床應用潛力。網織紅細胞計數技述根據顯微鏡計數原理隨著各種自動化的發展而迅速完善。多功能的專門流式細胞儀使用熒光活體染色可以精確測定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已有許多關于網織紅細胞片段對各種臨床造血功能狀況判斷的有較大的價值,包括骨髓移植期的反應,急性髓性白血病藥物治
網織紅細胞計數介紹
???網織紅細胞的計數: ???(一)原理: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包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二)方法活體染色法。近年來還可通過某些血液自動分析儀及流式細胞術檢測法進行
網織紅細胞的檢測
實驗步驟展開
網織紅細胞的檢測
實驗步驟 ? ? ? ? ? ? 展開
網織紅細胞的檢測
實驗步驟 ? ? ? ? ? ? 展開
網織紅細胞絕對計數
網織紅細胞絕對值RET:1天:200~360×109/L; 2天:130~270×109/L; 3天:100~200×109/L;4天: 50~140×109/L; 5~7天:20~60×109/L; 8~10天:30~70×109/L; 兒? 童:41~80×109/L; 男:49~94×109/
網織紅細胞計數(RC)
網織紅細胞計數(RC)介紹: 網織紅細胞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該細胞內殘存的核糖核酸經特殊染色后成“網狀”結構。網織紅細胞計數(RC)正常值: 成人 0.5%~1.5%,絕對值(24~84)×l09/L; 新生兒 2.0%~6.0%,絕對值(144~336)×109/L。網織紅細胞計
簡述網織紅細胞計數
(一)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包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二)方法 活體染色法.近年來還可通過某些血液自動分析儀及流式細胞術檢測法進行網織紅細胞計數。 (三)參考值
網織紅細胞計數(RC)
1、檢驗目的網織紅細胞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內殘存的核糖核酸(RNA)經特殊染色后成網狀結構。網織紅細胞計數的目的是有助于作骨髓造紅細胞的能力。2、檢驗原理網織紅細胞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紅細胞,其胞漿內尚存有嗜堿性的核糖核酸(RNA)物質,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色后呈淺藍或深藍色的網狀結構。3、標本
網織紅細胞計數矯正
網織紅細胞計數一般以占外周血紅細胞(RBC)百分數表示,因此易受貧血程度的影響。矯正方法有兩種:網織紅細胞百分數與紅細胞絕對數乘積即絕對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范圍:24 000 ~ 84 000/ 立方毫米)。另一消除貧血程度影響的方法是,網織紅細胞百分數與實際紅細胞壓積的積再除以正常紅細胞壓
網織紅細胞計數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由于網織紅細胞胞漿中還殘存少量核蛋白體和核糖核酸(DNA)可被某些染料(如煌焦油藍、新美藍)染成藍色顆粒和網狀物質。故可區別于完全成熟的紅細胞,(feticulocyte直徑8-9.5cm)實驗材料血液試劑、試劑盒新美藍溶液儀器、耗材顯微鏡實驗步驟一、實驗試劑:過去用煌焦油藍,近來國外多
網織紅細胞分型
網織紅細胞分型是臨床檢驗主管技師的一部分內容,醫學教育網整理了這一部分內容,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根據不同發育階段分5型,分別是:0型,有核紅細胞胞質內含網狀物,見于骨髓。 1型(絲球型),紅細胞充滿網狀物,見于骨髓。 2型(網型),紅細胞網狀物結構松散,見于骨髓。 3型(破網型),紅
網織紅細胞計數方法
網織紅細胞生理概要?網織紅細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紅細胞由骨髓進入外周血,需24-48h合成最后20%的血紅蛋白,殘余的嗜堿性物質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成熟的紅細胞。將其分為五型:花冠型、絲球型、網型、破網型、點粒型。血球分析儀器法儀器型號:Sysmex XE-2100型多項目自動血球分析裝置檢測原理
不成熟網織紅細胞片斷和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3)
臨床相關性1. 監測骨髓移植骨髓移植目前正廣泛應用于血液學紊亂和實體瘤的治療。骨髓移植需要一大劑量的化療和照射。當接受這些治療的病人到了再生不良的階段時需要專門監測以決定預防性抗生素和血液制品的量和持續時間。作為判斷移植成功的或信賴的實驗室試驗指標對臨床骨髓移植病人來說是必需的。外周血于細胞移植已用
不成熟網織紅細胞片斷和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4)
3. 診斷和監測貧血貧血在傳統上根據造血能力1分。近年來測定造血能力分析參數已被提出。血清或血漿中轉鐵蛋白受體(F)被認為是一個紅細胞生成的有價值僅有潛力的指標。而網織紅細胞的有類似的上升情況。然而TFR試驗簡單、快速、耗費大。同樣的血清促紅素水平亦可提供造血的有用的信息,但其試驗耗費太大而較少執行
不成熟網織紅細胞片斷和網織紅細胞成熟指數(2)
最初,網織紅細胞的流式細胞分析在多功能的流式細胞儀專門使用,復雜的程序和熒光染色。這些程序在某些流式細胞儀上自動化,比如EPICS XL及MLL使用流式sysmex ⅡTM微軟和Roril染色。一種專門的網織紅細胞分析儀,sysmex TmR系統由東亞醫療電器研制;可較大的實驗室提供精確精密度,且不
網織紅細胞計數參考范圍
網織紅細胞計數參考范圍,醫學|教育網整理相關知識如下: 成人:絕對值(22~84)×10^9/L.百分率:0.005~0.015(儀器法)。 兒童:百分率0.03~0.06(儀器法)。 熒光染色激光流式細胞技術:LFR(低熒光強度比率):0.813~0.909(儀器法)。 MFR(中熒光強度比率)
網織紅細胞計數的意義
(1)評價骨髓增生能力,判斷貧血類型。 ①網織紅細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能力旺盛,見于溶血性貧血。 ②網織紅細胞減少,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③鑒別貧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評價療效。 ①觀察貧血療效。 ②骨髓移植后監測骨髓造血恢復。 ③放療和化療的監測。
網織紅細胞“分群”意在何處?
網織紅細胞(RET)計數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其檢測參數的準確性、早期性對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傳統的手工法只能進行網織紅細胞百分比的計數,同時,由于其檢測方法的局限,手工計數法,操作繁瑣、人為差異大、結果重現性差,導致臨床可接受性低,已遠遠不能滿足臨床的需求。隨著檢測技
網織紅細胞臨床意義
①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見于各種增生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缺乏葉酸、維生素B12)貧血、失血性貧血,尤以溶血性貧血時增加最為顯著,常>10%。 ②缺鐵性貧血及巨幼細胞性貧血在給予鐵劑、維生素B12、葉酸治療之后,可見網織紅細胞明顯增加。
網織紅細胞計數的介紹
(一)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包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二)方法 活體染色法.近年來還可通過某些血液自動分析儀及流式細胞術檢測法進行網織紅細胞計數。 (三)參考值
網織紅細胞的決定水平
參考值 0.5%~1.5%????決定水平 臨床意義及措施?? 2.5% 高于此值提示有紅細胞生成增多,若病人有異常高紅細胞計數或紅細胞比積,則還應進行網織紅細胞絕對計數,以校正網織紅細胞計數及網織紅細胞生成指數。
網織紅細胞分群的意義
LFR和HFR可作為某些貧血病的初篩指標。例如溶血性貧血時Ret、LFR和HFR可明顯升高,而腎性貧血患者LFR下降、HFR升高、Ret變化不大。(1)用于促紅細胞生成素貧血治療。 Chiao-Lin Chuang等學者觀察研究了在給對溶血性貧血患者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uEPO)治療過程
網織紅細胞的分型
根據網織紅細胞發育階段分為4型,分別是:Ⅰ型(絲球型):紅細胞充滿網狀物,見于骨髓。Ⅱ型(網型):紅細胞網狀物結構松散,見于骨髓。Ⅲ型(破網型):紅細胞網狀物結構稀少,呈不規則枝點狀排列,見于外周血。Ⅳ型(點粒型):紅細胞內為分散的細顆粒、短絲狀網狀物,見于外周血。
網織紅細胞計數的方法
目前檢測網織紅的方法有傳統的顯微鏡目測法、網織紅細胞計數儀、流式細胞儀、多參數血細胞分析儀四種方法。 ⑴傳統的顯微鏡目測法:人工計數1000~2000個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所占百分數。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結果與染色部位、染色時間、燃料與血液的比例有關,準確性較差。 ⑵網織紅細胞計數儀:網織紅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