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體內,葡萄糖代謝除了無氧酵解途徑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徑、糖原的合成與分解途徑、糖異生、糖醛酸途徑等。 (一)糖的有氧氧化途徑: 1.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條件下徹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過程 2.過程 有氧氧化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胞液反應階段:從葡萄糖到丙酮酸,反應過程同糖酵解。 糖酵解產物NADH不用于還原丙酮酸生成乳酸,二者進入線粒體氧化。 第二階段:線粒體中的反應階段: (1)丙酮酸經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氧化脫羧生成乙酰CoA,是關鍵性的不可逆反應。其特征是丙酮酸氧化釋放的能量以高能硫酯鍵的形式儲存于乙酰CoA中,這是進入三羧酸循環的開端。 (2)三羧酸循環:三羧酸循環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一系列酶促連續反應,從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縮合成檸檬酸到草酰乙酸的再生,構成一次循環過程,其間共進行四次脫氫,脫下的4對氫,經氧化磷酸化生成H20和ATP。2次脫羧產生2分CO2。 三羧酸循......閱讀全文
在精準醫學所依賴的大規模隊列研究中, 實驗通量和數據重現性是最為重要的考量指標。Angelo D'Alessandro教授課題組基于Vanquish-Q Exactive 技術建立了3min方法測定400多種代謝物的方法,覆蓋到糖酵解途徑、磷酸戊糖途徑、三羧酸循環、鳥氨酸循環、氨基酸代謝
能量代謝重編程是腫瘤的十大特征之一,其中葡萄糖代謝異常是腫瘤代謝最突出的特征。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腫瘤細胞依然傾向于進行糖酵解,將葡萄糖代謝為乳酸。腫瘤細胞有氧糖酵解能力是正常細胞的20 ~ 30倍,為腫瘤代謝提供 大量能量和中間產物。因此,靶向糖酵解等異常環節的代謝酶是抗腫瘤治療的重點。一些研
曠場實驗和水迷宮實驗相關-黃芩醇提物干預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尿液代謝組學研究黃芩醇提物干預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尿液代謝組學研究摘要: 研究黃芩對 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影響, 初步探討黃芩的抗衰老作用機制。將SD大鼠隨機分為5組, 即空白組、模型組
糖酵解途徑(glycolysis)是腫瘤細胞中重要的能量來源途徑,然而,目前對于這條代謝相關途徑的調控方式的了解,還十分有限。來自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京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JMJD1A作為一個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它能夠影響膀胱腫瘤細胞糖代謝途徑關鍵酶的啟動子上組蛋白甲基化修飾水平,從而影響酶
丁二酸是一種優秀的平臺化合物,在化工、材料、醫藥、食品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被美國能源部列為未來12種最有價值的平臺化合物之一。作為C4平臺化合物,丁二酸可用于合成1,4-丁二醇、四氫呋喃、γ-丁內酯以及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構建高效生產丁二酸的微生物細胞工廠,將可再生的生物質
最近小編檢索了關于m6A修飾的文章發表情況,發現目前2020年發表的關于m6A修飾的文章已經達到309篇,已經追平2019年整年度發表篇數,可以預見m6A RNA修飾下半年年發表文章會呈現出爆炸式增長。 圖1. 近6年m6A RNA修飾相關文章發表情況( data from PubMe
巨噬細胞在體內廣泛分布,它們吞噬異物并消除細菌,在人體對抗各種疾病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巨噬細胞的過度炎性激活也可能引發系統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細胞因子風暴,這正是新冠肺炎死亡的主要誘因。因此,炎性巨噬細胞必須受到精確調控,以避免嚴重的副作用。 之前
代謝性疾病已嚴重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高脂血癥、糖尿病及其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病已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殺手。目前,臨床上高脂血癥、糖尿病等糖脂代謝紊亂性疾病,均作為獨立病種進行診治,國內外也僅有針對上述單病種的防治指南;主流治療藥物是化學藥物,其優勢在于作用機理清楚,起效迅速,但也存
快速增殖的細胞,包括大多數的癌細胞在內,優先選擇糖酵解產生乳酸的途徑,而不是線粒體氧化磷酸化途徑來獲得ATP能量,這種現象被稱為 Warburg 效應。Warburg效應促進癌細胞增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糖酵解能快速地為細胞提供ATP;2)糖酵解的中間代謝物能作為其它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前體;
在疫情逐步可控的情形下,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科研人員將有更多精力和時間對冠狀病毒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認識。我們此次調研了基于Orbitrap超高分辨的代謝組學,脂質組學,以及藥物治療在病毒學研究中的應用。致敬白衣天使和深耕醫學研究的學者。 目前的研究顯示,新型病毒進入細胞的路徑與SARS冠狀
在人體內,葡萄糖代謝除了無氧酵解途徑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徑、糖原的合成與分解途徑、糖異生、糖醛酸途徑等。 (一)糖的有氧氧化途徑: 1.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條件下徹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過程 2.過程 有氧氧化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胞液反應階段:從葡萄糖到丙酮酸,反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1、細胞培養環境細胞培養環境中抑制因素的積聚是提高細胞密度的主要限制因素。體外動物細胞培養中氨離子的積累是抑制細胞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氨的積聚使細胞內UDP氨基己糖(UDP-N-乙酰葡糖胺和UDP-N-乙酰半乳糖胺)增加,影響細胞的生長及蛋白的糖基化過程。氨抑制Gln代謝途徑,使Asp和Glu消耗增
1924年,德國生理學家Otto.Warburg 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沃伯格效應(Warburg effect),他認為:人體正常的健康細胞依靠線粒體氧化糖類分子釋放出有用的能量,而腫瘤細胞則不同,它能不依靠線粒體和氧氣,只通過產能率較低的糖酵解為自身供能。同時,它能扭轉局勢,將其糖酵解率提高至
為了進一步說明Mettl3在CRC糖酵解過程中促進腫瘤發展的作用,作者通過RNA-seq(云序可提供此服務)分析比較Mettl3 KO和野生型的細胞(WT HCT116 CRC)基因表達情況。通過GO和KEGG分析,WT HCT116主要富集與葡萄糖代謝相關的信號通路,而Mettl3 K
利用微生物將生物質原料轉化為燃料、材料和化學品是生物制造領域的研究熱點,其關鍵挑戰是如何實現生物質中葡萄糖等六碳糖和木糖等五碳糖的同等高效利用。 已經有很多研究嘗試對單一菌株的代謝途徑進行改造,或采用不同的菌株進行分工合作,以實現五、六碳糖的同步利用。但受限于五碳糖不能被高效利用,目標化學品的
利用微生物將生物質原料轉化為燃料、材料和化學品是生物制造領域的研究熱點,其關鍵挑戰是如何實現生物質中葡萄糖等六碳糖和木糖等五碳糖的同等高效利用。 已經有很多研究嘗試對單一菌株的代謝途徑進行改造,或采用不同的菌株進行分工合作,以實現五、六碳糖的同步利用。但受限于五碳糖不能被高效利用,目標化學品的
肝細胞損傷時的代謝障礙是臨床醫學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生化檢驗知識,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與考生分享,希望給予大家幫助!(一)肝細胞損傷時蛋白質代謝的變化肝細胞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很強,正常人每天能合成10g.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血漿膠體滲透壓可因白蛋白的合成不足而降低,同時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9月22日,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糖復合物專業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承辦的2018年全國糖生物學會議在上海舉行。本次會議邀請了國內糖化學及糖生物學研究領域知名的專家和學者,介紹糖化學生物學合成、糖生物學、糖藥物、糖組學、糖鏈結構分析、糖生物工程與技術等糖相關領域的
光合作用可以將光能轉化為分子形式的化學能,并儲存于植物體內, 之后再將能量傳遞給各級消費者, 這一過程在全球生態系統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海洋的初級生產力大約同陸地相當, 其主要來源是藻類植物的光合作用. 藻類的初級生產除了維持海洋中的食物網和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外, 還在將CO2從水體表面向
利用微生物將生物質原料轉化為燃料、材料和化學品是生物制造領域的研究熱點,其關鍵挑戰是如何實現生物質中葡萄糖等六碳糖和木糖等五碳糖的同等高效利用。 已經有很多研究嘗試對單一菌株的代謝途徑進行改造,或采用不同的菌株進行分工合作,以實現五、六碳糖的同步利用。但受限于五碳糖不能被高效利用,目標化學品的
60余年前,Otto Warburg認識到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糖代謝途徑不同。不是典型的檸檬酸循環氧化步驟,腫瘤細胞是通過糖酵解途徑代謝糖。在EMBO Journal雜志上,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報告,結腸癌這種差異的原因是Wnt信號通路發生變化,Wnt信號通路是在這些腫瘤中一個重要的通信通路。 癌癥細
或許,免疫系統應該被認為是人體內最復雜且最精密的系統。它就如同一個國家的防御體系,一旦遇到敵情,就可以馬上排兵布陣,予以還擊。 在人體內的防御體系中,T細胞與B細胞當屬最精干的“警察”隊伍。B細胞主要的職責是產生抗體或免疫球蛋白,當遇到病毒、細菌等“不速之客”,它就會盡力擊退。每個人的體內都有
或許,免疫系統應該被認為是人體內最復雜且最精密的系統。它就如同一個國家的防御體系,一旦遇到敵情,就可以馬上排兵布陣,予以還擊。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人體內的防御體系中,T細胞與B細胞當屬最精干的“警察”隊伍。B細胞主要的職責是產生抗體或免疫球蛋白,當遇到病毒、細菌等“不速之客”,它就會盡力擊退。每
腫瘤細胞為了滿足其快速增殖或存活的需要,會瘋狂地掠奪周圍資源并改變一些重要的代謝途徑,其中廣為人知的經典實例就是“Warburg效應”【1-4】。糖酵解本是正常組織中對缺氧的生理反應,而腫瘤細胞在常氧條件下依然通過糖酵解途徑滿足其快速增殖的代謝需求,但腫瘤細胞通過線粒體供能卻減少。然而,出于自身
中科院武漢物數所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唐惠儒研究組在糖尿病發生發展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結果于在美國化學會雜志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在線發表(2012, 11(6), 3423-3435)。 糖尿病(DM)是一種
近日,英國癌癥研究所Kevin M. Ryan團隊報告稱,一種叫做甘露糖(Mannose,與葡萄糖化學組分相同,結構不同)的物質,可以通過干擾細胞葡萄糖代謝而延緩腫瘤生長,并顯著提升化療藥物的抗腫瘤效果。該研究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于Nature上。 研究結果表明,腫瘤細胞用同一種轉運蛋白攝取葡萄
葡萄糖一直被認為是哺乳動物最重要的循環能量前體,通過分解代謝途徑——糖酵解,每一分子葡萄糖直接產生2個ATP分子。糖酵解還產生NADH和丙酮酸,可在線粒體中被氧化生成額外的ATP。當線粒體呼吸受損時,丙酮酸被NADH還原為乳酸,而乳酸是細胞分泌的廢物。但是,哺乳動物并沒有排泄大量的乳酸,一個
日前,科學家確定了一種新穎的代謝途徑幫助癌細胞在特殊環境中茁壯生長,該環境對正常細胞有致命作用,相關結果于4月6日發表在《Nature》雜志上,揭示了癌細胞使用磷酸戊糖途徑(PPP)和三羧酸循環輪換形式來抵御毒素——活性氧(ROS),這些毒素通過氧化應激殺死細胞。 早前兩篇Nature奠定基礎
人體組織均能對糖進行分解代謝,主要的分解途徑有四條:(1)無氧條件下進行的糖酵解途徑;(2)有氧條件下進行的有氧氧化;(3)生成磷酸戊糖的磷酸戊糖通路;(4)生成葡萄糖醛酸的糖醛酸代謝。 一、糖酵解途徑(glycolytic pathway) 糖酵解途徑是指細胞在胞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