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①利用指示生物來監測,如根據顫蚓、蛭等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和搖蚊幼蟲,以及某些浮游生物在水體中的出現和消失、數量的多少等來監測水體的污染狀況。利用污水生物系統監測水體污染也是一種常用的手段。②利用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的變化來監測。水質狀況發生變化,水生生物群落結構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在有機物污染嚴重、溶解氧很低的水體中,水生生物群落的優勢種只能由抗低溶解氧的種類組成;未受污染的水體,水生生物群落的優勢種則必然是一些清水種類。在利用指示生物和群落結構監測水體污染時,還引用了生物指數和生物種的多樣性指數等數學手段,簡化監測的方法。③水污染的生物測試,即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的毒害所產生的生理機能的變化,測試水質污染的狀況。這種方法可以測定水體的單因素污染,對測定復合污染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測試方法分為靜水式生物測試和流水式生物測試。 對土壤污染進行生物監測也是一種可行的途徑,但國內外做的工作還不多。環境系統十分復雜,生物監測......閱讀全文
在我國,傳統的水環境監測方法多為理化分析法,可定性、定量,準確性高,但通常只能反映瞬時污染狀況,對污染物監測的連續性不夠,難以對突發性的水體污染事故及時預警,不能反映水體中各種有毒物質的長期綜合效應;而生物監測技術,因反應靈敏、成本低、直觀,能反映各種污染物的綜合影響,日益受到環境監測領域的重
石家莊引入智能化生物毒性預警和應急監測技術,實現實時監測,降低運維費用 青鳉魚,也就是俗稱的稻田魚。這種魚對待不同量的化學毒性會有不同行為響應,其逃避運動的電信號會產生變化。 ●采用常規的化學監測,難以對多種化學污染物進行實時監測,預警遲滯,一旦發生水環境污染事故,再到采取有效的
青鳉魚,也就是俗稱的稻田魚。這種魚對待不同量的化學毒性會有不同行為響應,其逃避運動的電信號會產生變化。 ●采用常規的化學監測,難以對多種化學污染物進行實時監測,預警遲滯,一旦發生水環境污染事故,再到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我國的水源地監測技術一般包含常規5參數指標、氮、磷、COD,
2015年寨卡來襲,2016年黃熱病不期而至,面對來勢洶洶的傳染性疾病,江蘇連云港檢驗檢疫局全面開展口岸病媒生物監測工作,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潛在危害因素,提高風險預警的能力與水平,有效控制口岸蟲媒傳染病的流行與擴散。 自2001年開始,連云港口岸即在病媒生物監測一無所有之路上,筑起病媒生物安
環保部近日已依托環境監測總站組織開展2013年全國部分重點水域生物監測試點工作。此次試點工作選取全國14個市的重點流域環境監測站點,開展水質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及生物毒性等多方面監測。 按照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還將建立起全國地表水生物監測網絡。市場分析人士預測,到“十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 正在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聚焦依法治國,環保法律法規的落實則需要出臺和細化環境標準、技術規范等。 一段時期以來,一些地方在推進監測能力建設和完善環境標準、技術規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
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監測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種各樣的工業排水等。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
湖泊、河流的水質怎樣,以前都需要取樣送回實驗室進行化學分析。以后,這項工作在現場就可以完成。南京一家企業用3年時間研發出水污染監測車,目前第一臺監測車已組裝完成,下個月將接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驗收。監測車通過驗收后,就將在全省環境監測系統投入使用。 記者昨天在南京德林環保儀器有限公司見到了這
經濟視角解讀:我們為什么要保護生物多樣性 我們究竟為什么要關心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種動物?為什么要投入巨大的資金來保護它們? 這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終極也是最原初的問題。 過去,生態學家也許會這樣回答你:一個生態系統中存在的物種數量愈多,該生態系統愈穩定,生產量也愈豐富。但現在,他們會用經濟學家
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已開始公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0年6月13日。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郵編:100805。信封上請注明生物安全法草案二次審議稿
姚伊樂北京報道 我國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水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重大水污染事件頻發。“多個重大水污染事故暴露出水環境監測方面的不足。”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農衛紅說。她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帶來了關于監測技術的建議。 生物監測是利用生物個體、種群或群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 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制 第三章 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
環境標準是評價環境質量優劣程度和企業環境污染治理好壞程度的標尺,是環保部門和相關行業環境保護主管單位進行環境管理、監督執法和環境監測的基礎依據,也是我國環境保護法規的具體化、指標化。由于水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以及管水、涉水部門較多,水的環境標準顯得更為重要和復雜。 根據不同的功能和目標,
2010年10月22-24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南京農業大學和常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聯合主辦的“水質生物監測國際研討會”在常州如期舉行。來自美國EPA,美國各大學及國內相關科研院所,環境監測機構共120多人參
自從美國史密斯研究院在巴拿馬建立世界第一個熱帶森林動態監測大樣地以來,基于大型固定樣地的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人們了解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及其影響,理解物種共存機制等提供了翔實的數據。 從2004年開始,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在我國不同氣候帶建立了一系列森林動
1月18日至21日,中國生態研究網絡(CERN)生物監測質量管理培訓會議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舉辦。來自CERN 生物分中心以及分布于全國各地的36個生態站的專家和學員共63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會議。 會議期間,版納植物園園副主任曹敏研究員,代表版納植物園對本次培訓會議的召
生物監測工作是20世紀初在一些國家開展起來的。70年代以來,水污染的生物監測成了活躍的研究領域。1977年美國試驗和材料學會(ASTM)出版了《水和廢水質量的生物監測會議論文集》,內容包括利用各類水生生物進行監測和生物測試技術,概括了這方面的成就和進展。同年非洲的尼日利亞科學技術學院用遠距離電報
●多種方式確保監測數據質量 ●發揮水環境生物監測應有作用 ●提高監測網絡的完整性 ●應急監測要迅速準確 環境質量問題日漸成為公眾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環境監測如何反映環境質量狀況?在突發事件處理中,環境監測如何提供技術支撐?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一次全國環境監測學術交流會
●多種方式確保監測數據質量 ●發揮水環境生物監測應有作用 ●提高監測網絡的完整性 ●應急監測要迅速準確 環境質量問題日漸成為公眾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環境監測如何反映環境質量狀況?在突發事件處理中,環境監測如何提供技術支撐? 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一次全國環境監測學術交流會
現如今我國地下水開發利用量每年近1100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五分之一;全國655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但與此同時,我國地下水水質質量令人堪憂,污染正不斷由點狀、條帶狀逐步向面上渙散,并逐步向深層地下水滲透,污染物組分也在由無機物污染向有機物污染開展。為了改善水環境,我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請組織申報環保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的通知》,就環保領域創新能力建設專項內容和建設重點作了說明,申報截止時間為2016年4月1日。 “通知”顯示,項目建設包括了提升大氣環境污染防治能力等、提升水環境污染防治能力、提升土壤
近年來,廈門檢驗檢疫局持續加大口岸查驗力度,著力提高口岸醫學媒介生物截獲率和檢出率,在入境交通工具和集裝箱中檢出鼠類、蠅類、蚊類、蜚蠊等大量醫學媒介生物。該局所檢出的媒介生物數量,已經連續六年居全國口岸前列(有四年居首位)。其中,最多一次從來自美國的3個集裝箱中截獲蠅類360萬只,為海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強制性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具體附件和解讀文件如下:GBZ2.1—2019?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代替GBZ2.1—2007) 該標準自2020年4月1日起施行,GBZ2.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魚活對水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當水體中有毒物質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引起一系列中毒反應。”翟家驥說,“生物監測水體水質檢監測、生物在線預警系統是未來水質在線的發展方向。這是因為,雖然水質考核指標含
疫情監測 地震發生后的最初階段以人員搶救和傷員救治為主,此后,災區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即應全面展開。為了及時發現災區和災民中發生的傳染病暴發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苗頭,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應及時啟動災后應急疾病監測機制。 一、在災區前線救災防病指揮部或指揮中心設立疾病監測組,負責應急疾病監測方
農業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全面部署“十二五”農業科技工作,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和《農業科技發
隨著我國對資源保護和對污染治理的進程推進,更好的監測污染來源、組成、數量是治理污染保護資源環境的重要依托,因此設置在全國各地的水質監測站肩負著監測水質、及時預警、應急保護等諸多重要責任,在水資源保護工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水質監測技術作為水質監測站的重要技術手段,對水質監測技術的提高和問題的解決對我國水
生物監測方法的建立是以環境生物學理論為基礎的。根據監測生物系統的結構水平、監測指示及分析技術等,可以將生物監測的基本方法大致分為四大類,即生態學方法、生理學方法、毒理學方法及生物化學成分分析法。 這里說用的生物主要包括:海藻、水蚤、斑馬魚、豆芽等等,操作起來比較繁瑣,實驗周期較長,無法現場快速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持續提高,已從認為排放污染物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延伸到自然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及可持續發展。為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應運而生。對環境污染物的監測不僅要測定其成分和含量,同時還要監測形態、結構和分布規律,監測物理、生物污染因素,以便實現全面、準確監測,科
記者17日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環保部近日已依托環境監測總站組織開展2013年全國部分重點流域水質生物監測試點工作。此次試點工作選取全國14個城市重點流域環境監測站點,開展水質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及生物毒性等多方面監測,以在“十二五”期間在已有水質5項常規監測基礎上,新增11項水質生物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