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貯存式自體輸血 提前數天,定期分階段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預先貯存起來,然后在患者手術時或急需時再回輸這些已保存的自體血液。 不適合人群為:可能患有膿毒血或菌血癥的病人;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病人;肝腎功能不良者;有嚴重心臟疾患者;貧血、出血及血壓偏低者;有獻血史并發生過遲發性昏厥者;采血可能誘發疾病發作或加重的病人等。 2.稀釋式自體輸血 術前在手術室內采集一定量的血液,同時輸注晶體液和膠體液來補充血容量,使患者在血液稀釋且血容量正常的狀態下施行手術,減少了術中紅細胞的丟失。所采集的血液可在術中或術后再回輸給患者。 不適合人群為:局部感染及有可能有菌血癥的患者;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有凝血功能障礙者等。 3.回收式自體輸血 采用無菌技術和血......閱讀全文
“用自己的血救自己的命,您對自體輸血怎么看?”人民網日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2624名接受調查的網友中,近九成人不了解自體輸血,48.5%的網友則表示,第一次聽說自體輸血。 自體輸血有3種方法:儲存式自體輸血、稀釋式自體輸血和回收式自體輸血。自體輸血不需檢測血型
一、有組織的開展項目式血液管理有組織的開展項目式血液管理的特點是目標性明確選擇合適的項目負責入,協調員、醫師、護士等共同參與,由于目的性明確,容易獲得院方的支持,利于項目的成功完成。血液管理的項目是一項多模式、多學科的團隊工作方法,達成相互的理解與合作非常重要,由具備良好溝通能力的協調員從項目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