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肉在保藏時,如果保存不當,可能會發生自溶,甚至腐敗變質,在這些變化過程中,由于組織成分的分解,使肉的感官性狀發生令人難以接受的改變,如強酸味、臭味、異常色澤、黏液的形成、組織結構的崩解等(即變色、變黏、變味)。因此,可以借助人的嗅覺、視覺、觸覺、味覺來鑒定肉的衛生質量。現簡要介紹幾種新鮮肉的感官標準:1、外貌和色澤的判定:新鮮肉:外表具有淡玫瑰色或淡紅色干膜,切面輕度濕潤(不發粘)具有各種牲畜肉特有的色澤,肉汁透明。次鮮肉:外表覆有干枯的硬膜或粘液(觸之粘手),有時被覆有霉層,硬膜發黑。切面暗而濕潤,輕度發粘,肉汁混濁。變質肉:外表很干硬或很濕潤,發粘,復有霉層,呈灰色或淡綠色,切面濕潤、發粘,呈褐紅色、灰色或淡綠色。2、彈性的判定:用手指壓肉的表面,觀察指壓凹復平速度。新鮮肉:富有彈性,結實緊密,指壓凹很快就復平;次鮮肉:彈性較差,指壓凹慢慢地復平(在1分鐘之內);變質肉:指壓凹往往不復平。3、氣味的判定:這是具有代表性的......閱讀全文
食品感官檢驗是食品檢測技術的一種,小析姐匯總了感官檢驗的優點、基本方法、注意問題、原則等,一起看看吧。 食品感官檢驗技術就是一門研究食品可接受性問題的學科,在解決如何提高食品可接受性方面,感官評價技術具有理化等其他檢驗方法無法比擬的優勢。通過感官檢驗可以了解消費者是否喜歡該類產品以及喜歡的程度,
1、食物是人體能量的來源食物是人體生長發育、更新細胞、修補組織、調節各種生理機能所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也是產生熱量以保持體溫恒定、從事各種活動的能量來源。正因為食品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素和能量,所以它是人類維持生命與健康的必需品,是人類賴以進行一切社會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食物,人類就不能生存。
食品質量感官鑒別的基本方法,其實質就是依靠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和聽覺等來鑒定食品的外觀形態、色澤、氣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論對何種食品進行感官質量評價,上述方法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檢驗方法之前進行。中國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中國標準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中國肉類食品研究中
北京12月27日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鮮、凍畜禽肉的消費提示》指出,鮮、凍畜禽肉,是家庭烹制和外出就餐不可或缺的優質動物蛋白來源,消費者在購買和食用肉類時,應注意以下安全和健康事項: 一、銷售場所是關鍵,檢疫合格有保障 活畜(如豬牛羊兔等)禽(如雞鴨鵝等)宰殺、加工后,不經過
燒肉是經典的廣東風味美食之一,深受老廣的喜愛。不過,近日香港抽檢燒肉樣本,聲稱發現其含有金黃葡萄球菌,并從中找出28種菌株,且有食物中毒元兇腸毒素的基因。此事引發廣泛關注。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未發現此類問題。營養專家建議,市民應在正規食肆購買新鮮出爐的燒肉,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香港抽
分析測試百科網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總局2015年下半年發布的27次食品抽檢公告進行了統計(公告發布日期從2015年7月6日-2015年12月28日,以下所有數據分析均基于這27次公告),并盤點出了食品抽檢中的幾大問題。希望通過實際的統計數據,讓大家了解對目前各類
據統計,有93項食品及飼料相關標準將于6月開始實施,包括8項國家推薦性標準、70項行業標準和15項地方標準。 8項國家推薦性標準均與茶葉有關,包括《GB/T 18798.2-2018固態速溶茶 第2部分:總灰分測定》、《GB/T 14456.2-2018綠茶 第2部分:大葉種綠茶》、《GB/T
疫情監測 地震發生后的最初階段以人員搶救和傷員救治為主,此后,災區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即應全面展開。為了及時發現災區和災民中發生的傳染病暴發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苗頭,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應及時啟動災后應急疾病監測機制。 一、在災區前線救災防病指揮部或指揮中心設立疾病監測組,負責應急疾病監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