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明:何謂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使用較多的科技名詞之一,但是對這一名詞的涵義卻存在許多不同的理解和認識。 從國內的情況看,大致有4方面的理解:一是認為生態不能修飾環境,通常說的生態環境應該理解為生態與環境。二是認為當某事物、某問題與生態、環境都有關,或分不太清是生態還是環境問題時,就用生態環境,即理解為生態或環境。三是把生態作為褒義詞修飾環境,把生態環境理解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問題的、較符合人類理念的環境。四是生態環境就是環境,污染和其他的環境問題都應該包括在內,不應該分開。 應該說,上述4種理解都有其依據和合理性,但是作為一個科技名詞,不能長期存在太大的歧義。從科學研究與創新、信息和知識的交流與傳播、科學教育與普及3方面看,都需要盡快將其規范化。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院士曾指出:科技名詞規范化對于科學研究與創新、信息和知識的交流與傳播、科學教育與普及具有基礎性作用,要深刻認識科技名詞規范化事業的重要意義。 ......閱讀全文
生態環境部通報:發現涉氣環境問題153個!
7月25日,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繼續開展,200個督查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8個縣(市、區)進行督查,發現涉氣環境問題153個。 檢查清單內涉氣“散亂污”企業1363家,發現整改不到位問題5家,占比0.4%;發現清單外涉氣“散亂污”企業3家。督
生態環境“兩張皮”問題何解
生態環境治理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地進行應用技術成果轉化。即便直接引進國外/區域外的技術,也往往還需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不能直接套用。 “大部分科研人員只是注重寫文章,沒有過多關注轉化。科學家群體的主流價值觀中沒有轉化意識。”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同斌最近在接受《中
生態環境部通報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情況:環境問題167個
?? 7月4日,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繼續開展,200個督查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15個縣(市、區)進行督查,發現涉氣環境問題167個。 檢查清單內涉氣“散亂污”企業1677家,發現整改不到位問題10家,占比為0.6%;發現清單外涉氣“散亂污”企業2家
關于執行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問題的復函
原文地址: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7/t20230714_1036230.html
吉林3名干部因生態環境問題被免職
記者近日從中共吉林省紀委官方網站獲悉,吉林省委近日通報了對19名不擔當不作為干部的組織處理情況。其中,長春石頭口門水庫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德雙,長白山森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白河林業局局長江禮家,白山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陳祥國三人因生態環境問題給予免職處理。 根據通報,長春石頭口門水庫管理局黨
生態環境部:強化督查-三天發現639個涉氣環境問題
6月28日~30日,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繼續開展,200個督查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0多個縣(市、區)進行督查,發現涉氣環境問題639個。 對上述問題,生態環境部已通過督辦問題清單交辦相關市、縣(區)人民政府依法調查處理。 6月30日督查發現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情況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并于2017年7月29日將督察中發現的11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移交我市,要求依法依規調查處理。 市委、市政府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落實“兩個維護”的高度,對移交問題認賬領賬、逐條對照、舉一反三,決不
凝血實驗規范化問題的探討
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bg)和凝血酶時間(TT)是凝血機能障礙和抗凝治療檢測時的常規過篩性試驗。從這些檢測方法建立并應用于臨床以來,臨床和實驗室的專家們就一直致力于實現測定方法和報告方式的規范化,迄今為止,只在PT應用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也就是IN
凝血實驗規范化問題的探討
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bg)和凝血酶時間(TT)是凝血機能障礙和抗凝治療檢測時的常規過篩性試驗。從這些檢測方法建立并應用于臨床以來,臨床和實驗室的專家們就一直致力于實現測定方法和報告方式的規范化,迄今為止,只在PT應用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展,也就是IN
生態環境部明確醫療廢水監督性監測有關問題
生態環境部近日公開了《關于醫療廢水監督性監測采樣頻次和分析方法等有關問題的復函》。 復函指出,根據生態環境部《關于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實施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問題的復函》(環函〔2010〕90號)和《關于火電廠氮氧化物監測方法有關問題的復函》(環科函〔2015〕3號)的相關內容,新發布的環境監測方法標
煤炭開采引發生態環境問題亟須引起重視
“截至2011年底,全國井工煤礦采煤沉陷損毀土地已達100萬公頃。據不完全統計,僅五大平原煤炭基地中的兩淮基地和魯西基地的未來搬遷人數就要達到273.34萬,這一人數將超過三峽130多萬移民的總數。”近日,在2012北京國際生態修復論壇上,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所所長胡
生態環境部: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今天(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過去一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開局。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同比
生態環境部: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今天(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過去一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生態環境領域8項約束性指標順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開局。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率為87.5%,同比
生態環境部將對1586個水源地6251個環境問題開展督查
又一場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響了。生態環境部公布,水源地第二輪督查從9月1日開始,為期一個月,覆蓋31個省區市,對2018年底前需要完成整治的1586個飲用水水源地的6251個環境問題逐一開展現場核查等;重點針對“零進展”和進展嚴重滯后的問題進行現場檢查,推動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向縱深發展。 飲用水源保護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能成功解決生態環境問題
“我從未看到中國像今天這樣把生態環境放在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這對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來說,也是極其重要的。”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與聯合國的目標協調一致,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了許多寶貴理念,值得世界各國借鑒。
生態環境部7月10日督查-發現涉氣環境問題122個
7月10日,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工作繼續開展,200個督查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7個縣(市、區)進行督查,發現涉氣環境問題122個。 檢查清單內涉氣“散亂污”企業1613家,發現整改不到位問題5家,占比為0.3%;未發現清單外涉氣“散亂污”企業。督
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詞匯》
5月1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 詞匯》,該標準自2022年8月1日起實施。關于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土壤環境 詞匯》的公告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范土壤環境相關詞匯的定義和使用,現批準《土壤環境 詞匯》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
生態環境部向4省區移送環評機構問題線索
近期,生態環境部向寧夏、內蒙古、黑龍江、河南等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部分環評機構問題線索,要求相關生態環境部門依法開展調查取證,對存在的違法行為依法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據悉,此次移送的問題線索大部分是生態環境部在組織對環評文件進行技術復核時發現的,主要問題是環評機構
-湖北23人因生態環境資源損害問題被問責
湖北省紀委監察廳近日通報4起損害生態環境資源的典型案例,共有23名干部和相關人員被問責,其中處分11人。 4起典型案例包括:襄陽市余家湖污水處理廠整改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問題、大冶市湖北宏力鑄造有限公司未批先建問題、府河孝感段部分攔水壩未辦環評手續問題、洪湖市環境執法人員被打問題。 其中,襄陽市
生態環境部通報4起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問題
??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近期,生態環境部組織對部分地區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情況開展了現場抽查。抽查發現,有關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督察整改,建立機制,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也發現,一些地方整改進展嚴重滯后,甚至敷衍應對,虛報整改情況。為進一步壓實責任,發揮警示作用,現將4起整改
1308個!生態環境部公布清廢行動問題清單
生態環境部5月17日公布“清廢行動2018”問題清單,5月9日至15日,通過對長江經濟帶11省(市)2796個固體廢物堆存點位進行現場摸排核實,共發現1308個問題。 從問題分布情況看,在長江經濟帶 11省(市)均發現不少問題,其中上海35個,江蘇187個,浙江17個,安徽88個,江西336個
生態環境部: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329.shtm 生態環境部今天(22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碧水保衛戰向縱深推進,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在長江、黃河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方面,生態環境部積極推
環評如何守住生態環境底線?生態環境部詳解
環境影響評價是在發展中守住綠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線。環評工作如何在保障重大工程順利開展的同時守住生態環境底線?面對新污染物治理等新要求,環評將如何發力?生態環境部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環評相關熱點問題。 加快重大項目環評審批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13.4萬個,比去年同期增
生態環境部: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今天(22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碧水保衛戰向縱深推進,全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在長江、黃河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方面,生態環境部積極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開展水生態考核試點監測,長江、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務完成九成以上,推動解決2萬多個污水直排、亂排問題。完成
生態環境部發布5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提高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水平,規范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及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遙感調查工作,生態環境部現批準《入河(海)排污口三級排查技術指南》、《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無人機遙感航測技術規范》、《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 無人機遙感解譯技術規范》、
生態環境部公布生態環境執法6個典型案例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2022年,各地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公安、檢察機關,扎實開展深入打擊危險廢物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拳打擊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行為。截至2022年10月,全國共查處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269起,合計罰款2000余萬元,專項行動取得明顯
生態環境部:重污染環境問題根源是污染物排放總量超標
進入11月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四次重污染天氣過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對此表示,重污染天氣等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根本原因在于當前污染物排放總量還遠超環境容量。新聞發布會現場 微博@生態環境部 圖 生態環境部3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劉友賓指出,重污染天氣確實和氣
生態環境執法變了!
一提到環保檢查,大家想到的是什么? 是不是還是各種各樣的督察或督查,什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黑臭水體督查、藍天保衛戰督查等,全靠“人海戰術”去發現問題? 事實上,這些早都是“老黃歷”了。如今的環保執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非現場執法手段被應用,大大提高了環保執法的效率。 6月29日,在生態環境部
生態環境部: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071.shtm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2月17日結束。生態環境部表示,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新時代十年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
生態環境部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5月31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年,全國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土壤環境風險有所遏制,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圖片來源于網絡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介紹說,2017年,在大氣環境質量方面,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99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