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常見的持續性快速心律失常,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房顫對患者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房顫患者與非房顫患者比較,腦卒中發生率增加5倍,病死率增加2倍,缺血性腦卒中是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房顫是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因此對于房顫患者特別是老年房顫患者進行合理的抗凝治療至關重要。而對于老年人,其凝血系統又有其特殊性:老年人纖維蛋白原(FIB)含量、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增加以及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復合物的增加都導致老年人的高凝狀態,并且增加卒中發生率;。老年人生理性維生素K缺乏、對華法林的清除率低于年輕人、凝血因子的合成速率僅為年輕人的33%~50%以及白蛋白的含量及白蛋白與華法林的結合能力低等都導致老年人在服用華法林的過程中出血風險增加。所以臨床上急需開發出新型的、抗凝效果更好的以及出血風險更小的抗凝藥物。 &nb......閱讀全文
??? 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常見的持續性快速心律失常,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房顫對患者的主要危害是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房顫患者與非房顫患者比較,腦卒中發生率增加5倍,病死率增加2倍,缺血性腦卒中是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房顫是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其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因此對
? 房顫是一種老年疾病,患病率隨年齡增加,在小于55歲人群中患病率為 0.1%,大于80歲的人群中增加到10%。在已診斷房顫的患者中,45%患者是大于 75歲的高齡老年患者,到2050年將約有一半的房顫患者超過80歲。缺血性腦卒中和血栓栓塞是房顫的主要并發癥。Framingham研究中,房
? 房顫(AF)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特別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它會使患者致死致殘的風險升高。據研究人員估計,至少有10%的中老年人(≥75歲)患有房顫。截至2050年,美國患房顫成年人數量會增加到560萬,80歲及以上人群患病達一半以上。 ??? 因為中老年人發生缺血及出血性事件的風險較高,所
???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正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階段。心房顫動(房顫,AF)的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顯著增加,而由房顫所致的腦栓塞帶來的致殘率(高達60%)和致死率(高達20%)也隨之升高。因此,通過抗凝治療預防卒中越來越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臨床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2010年
? 國家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談房顫抗凝治療適應癥新認識 ??? 2015年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分會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心律大會(CHRS)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會議內容涵蓋心律學基礎與前沿、起搏與心臟電生理基礎等多項學術熱點
肝素是一種酸性黏多糖,由體內肥大細胞合成并貯存,此種細胞分布在血管壁,故所有組織和器官幾乎均含有微量的肝素。正常人血液中肝素含量很低,僅為9mg/L。肝素的抗凝作用通過以下作用來實現。 ①抗凝血酶作用; ②抗凝血因子Ⅹa、Ⅸa、Ⅺa、Ⅻa及KK的作用; ③抑制血小板; ④促進纖溶; ⑤
? 一項新的觀察性研究分析顯示,需要中斷口服抗凝藥的房顫患者(AF)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普通肝素橋接治療與無橋接治療的患者相比發生不良事件的風險較高。論文于2014年12月12日發表于《Circulation》雜志。 ??? ORBIT-AF登記研究結果顯示,30天時,接受橋接治療的患
?房顫是導致卒中(通常是致殘性的但可預防)的重要原因,房顫(AF)的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越來越高。隨著全球人口預期壽命的增加,房顫相關卒中日益成為一個嚴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問題。大多數房顫患者是老年人(≥75歲),且年齡增加是房顫相關卒中的***危險因素。 ? ? 華法林用于預防房顫患者的
? 作者:Gregory Y H Lip(英國伯明翰大學心血管醫學教授,伯明翰阿斯頓大學血栓形成和血管科學客座教授,丹麥奧爾堡大學心血管醫學副教授,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心臟學客座教授)??? 卒中預防是房顫管理的核心。首先要識別出較低卒中風險、不需要進行任何抗凝治療的患者(男性CHA2DS2-
?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與竇性心律相比,房顫患者的卒中風險升高5倍。預防心源性卒中是房顫管理的基石。2014年3月,美國ACC、AHA和HRS三大學會聯合發布了房顫患者管理指南。本文依據該指南對房顫患者的抗凝治療管理進行了總結。 ??? 主要推薦 ??? 對于陣發性、持續性或永久性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