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為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具有鎮痛、解熱、抗炎、抗粉絲、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以前常常用于治療各種疼痛、關節炎、粉絲熱、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但是近年來在防止血栓形成方面,廣泛用于預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纖顫,人工瓣膜病、動靜脈瘺、不穩定型心絞痛等,隨著對阿司匹林的作用機制的不斷研究發現,該藥在各科疾病的診治有新進展,現闡述阿司匹林的臨床應用如下。 1.預防和降低癌癥危險風險 降低結腸癌的危險:美國紐約圣盧克斯-羅斯福醫院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斯塔丁”并用,可降低結腸癌的危險。該研究中心對1.5萬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3次研究,所獲得的數據表明,這兩種常用藥同時使用,能殺死早期的癌細胞,醫學專家對1000名結腸癌的患者進行研究,發現他們服用阿司匹林后的發病率下降了19%。&nb......閱讀全文
近日,來自英國女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阿司匹林或能有效逆轉蛀牙所帶來的影響,這或許就能夠減少人們補牙的需要;如今在英國每年大約有700萬人會進行補牙。蛀牙是全球人群中最常見的牙齒疾病,其給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NHS)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尤其是蛀牙高流行率的北愛爾蘭。 蛀牙會引發
阿司匹林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是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治療藥物之一,被譽為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神藥”。盡管該藥應用廣泛而且使用歷史悠久,我們在臨床中仍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圖片來源于網絡 1.哪些人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根據《抗血小板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3)》,若無禁忌證
阿司匹林在臨床應用已有百余年。近年來,多項大型臨床試驗均證實阿司匹林在預防血栓性疾病(腦梗死,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病率和死亡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中國的高血壓病指南中均指出:無禁忌證的高血壓病患者應終身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曾經是一種用于解熱鎮痛的傳統藥物,能夠幫助有效預防血栓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如今科學家們發現阿司匹林或許還具有其它特性,比如抵御癌癥、心臟病以及先兆子癇等,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期阿司匹林相關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 【1】研究確定低劑量阿司匹林的又一大神奇功效 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壓、
阿司匹林曾經是一種用于解熱鎮痛的傳統藥物,能夠幫助有效預防血栓等多種疾病的發生,如今科學家們發現阿司匹林或許還具有其它特性,比如抵御癌癥、心臟病以及先兆子癇等,本文中,小編盤點了近期阿司匹林相關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各位! 【1】研究確定低劑量阿司匹林的又一大神奇功效 妊娠24周左右,在高血壓、
神藥不再?兩大國際權威雜志發文,阿司匹林“沒益處”!在近日召開的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上,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分別報告了兩項大型臨床試驗的結果:對于心血管疾病危險中等的中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基本沒有益處!其論文分別發表在了《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
乙酰水楊酸為最常用的解熱鎮痛藥,抗炎抗粉絲作用較強,并有促進尿酸排泄作用。此外,乙酰水楊酸尚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乙酰水楊酸口服易吸收,1~2h內血中濃度達高峰,在體內由脂酶催化迅速被水解成水楊酸,在肝內代謝,由腎排出。乙酰水楊酸常用于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痛、
心血管疾病作為美國乃至全球第一殺手,占到患者死亡的30%左右。研究者現在發現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但是,當斑塊破裂時相關成分會出現在動脈細胞外基質中,從而開啟血小板凝集功能或動脈血栓。與此同時,巨噬細胞來源泡沫細胞產生的組織因素也會啟動血液系統的凝集作用。這些過程均可引起血塊的增加
近幾年醫學網站和眾多醫學公眾號似乎特別鐘愛“神藥”這個稱號,動輒稱某某藥為“神藥”,不標出“神藥”二字好像不吸引眼球似的,雖然名之為“神藥”多是為了強調某某藥物用途廣泛、臨床療效好,但是以“神藥”為名過分強調藥物用途廣、療效好,容易給大眾造成誤解,往往導致夸大藥物的療效和應用范圍而忽視藥物的副
經常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癥風險,近年來隨著這些研究數據地不斷累積一些人認為是到了建議更多人服用這種藥物的時候了。 上世紀70年代末,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名外科醫生想弄清楚他的國家結直腸癌發病相對較高的原因。他和同事們隨訪了700多名癌癥患者和相當數量的健康人,在1987年和1988年他們報
經常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癌癥風險,近年來隨著這些研究數據地不斷累積一些人認為是到了建議更多人服用這種藥物的時候了。 上世紀70年代末,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名外科醫生想弄清楚他的國家結直腸癌發病相對較高的原因。他和同事們隨訪了700多名癌癥患者和相當數量的健康人,在1987年和1988年他們
同為“神藥”,二甲雙胍在2017年可謂是業績滿滿。那么,與之比肩的阿司匹林又表現如何呢?結果肯定是毫無疑問啦!過去一年,阿司匹林用7項抗癌成果、3項新用途再次證明了它的實力! 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之一,阿司匹林起初以鎮痛消炎為主要功效,逐漸又被發現有抗血栓的作用。
跨過疾病的山和大海,也見過患者的人山人海之后,奇點糕對“神藥”這倆字,就有了莫名的抵觸感。神藥之名,豈是能隨便用的?先經受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再說。至于某些滴眼液和藥酒……直接拉出去槍斃五分鐘算了。只能說,曾經的神藥,也許真的是廉頗老矣 有人可能會問,那什么藥才是神藥呢?說實話,也就兩種:第一種,
原標題:《柳葉刀》:阿司匹林可能吃錯了!超11萬人研究顯示,指南推薦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劑量會使某些體重患者死亡風險不降反升 120年前,能夠解熱鎮痛的阿司匹林誕生,20年前,有研究人員報告,低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肌梗死。近年來又有研究發現,阿司匹林在癌癥,尤其是腸癌的預防中也有一定效果。
作為一款百年老藥,阿司匹林近年來在抗癌領域不斷“煥發新機”,在一些特定人群中,阿司匹林預防肝癌、結直腸癌等作用也獲得了臨床試驗和觀察性研究的支持。然而,近年來指向“神藥不神”的重磅研究結果,不但動搖了其心血管一級預防地位,也引起了對癌癥預防作用的更多討論與思考。 &nbs
目前醫學界對于阿司匹林防癌的共識是,在進一步推廣之前,有這么幾個問題需要明確回答:應當在什么年齡服用,服用年限是多久,劑量如何控制? 自1897年問世以來,阿司匹林的傳奇就從未完結。 若以50mg藥片計算,全球每年消耗阿司匹林將超過1000億片,無怪乎它在1950年就以“銷量最高的藥
作為一款百年老藥,阿司匹林近年來在抗癌領域不斷“煥發新機”,在一些特定人群中,阿司匹林預防肝癌、結直腸癌等作用也獲得了臨床試驗和觀察性研究的支持。然而,近年來指向“神藥不神”的重磅研究結果,不但動搖了其心血管一級預防地位,也引起了對癌癥預防作用的更多討論與思考。 &nbs
阿司匹林是廣泛使用的防止心血管疾病的輔助處方,因為它可以抑制血栓素A2 (TxA2) 的生成,TxA2可以有效收縮血管,促進血小板凝聚1,2。因此雖然阿司匹林每年在全世界被上百萬人消耗,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并非所有的個體對于阿司匹林的反應都是一致的。 目前以血液為基礎
研究成果總結 2019年9月1日至3日,國際頂級醫學期刊NEJM (IF=71)發表了9篇(6篇研究型文章及3篇點評文章),Lancet (IF=59)發表了14篇(7篇研究型文章及7篇點評文章),iNature簡短的總結這些研究成果: 【1】對于穩定型冠狀動脈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沒有患心肌梗
上醫治未病,這句話放在心血管疾病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心臟病發作、腦卒中來襲時的及時診治當然重要,但防和治得雙管齊下。把預防做好,危險因素控制好,能讓多少患者繞開“鬼門關”啊。 而說到心血管疾病的預防,阿司匹林的出鏡肯定少不了。在今年3月份ACC/AHA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更新時,奇
在無既往心血管事件的健康老年人中,阿司匹林并沒有延長健康、獨立生活的壽命。 阿司匹林曾經被寄予厚望,甚至被戲稱為“神藥”,人們希望它能預防癌癥和心血管疾病。然而,最近一項大型臨床試驗卻顯示阿司匹林并沒有延長健康、獨立生活的壽命(無失智癥或持續性身體殘疾的壽命)。 “阿司
10月1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藥品安全警示民眾:謹慎使用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藥,并指出長期服用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藥有可能會造成凝血方面的問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大家熱議。民眾關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含阿司匹林中成藥受到安全警示,那么其他含阿司匹林的藥是否也存在安全隱含?日常服用阿司
本綜述基于AHA/ASA指南旨在探討復發性缺血性卒中預防過程中有關風險因素管理和抗栓治療的推薦意見,重點介紹非心源性卒中的管理。預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與預防缺血性卒中同樣重要,目前的AHA/ASA指南適用于兩者。 卒中復發的危險因素 高血壓 高血壓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其治療
日前,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下簡稱“新指南”)在ACC 2019年會現場正式發布。 早在2008年,美國就宣布已經開始撰寫第2版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今年新指南終于得以公布,它是迄今最好的一部全面、新穎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指南。 新指南復習了
之前《柳葉刀》發文稱,“神藥”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臟病和中風上并沒有“定論”。現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同樣“謹慎”表態:對于健康的老年人(無心血管疾病),每天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并不會延長壽命。圖片來源:網絡 阿司匹林被譽為“神藥”,源于它除了最初
近年來,血栓性疾病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依靠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已成為臨床共識,但由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存在,造成部分患者服藥無效。血小板功能檢測可以篩查出這部分用藥無效的患者,有效提高血栓防治效果。因此,在臨床開展血小板功能檢測顯得尤為迫切。 進入二十一世紀,人
心血管系統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等,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導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上述疾病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等多種手段。藥物治療對于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預防、控制、延緩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常規使用的抗凝藥、抗血小板藥、降脂藥、血管擴張藥等普遍存在個體差異現象
近年來阿司匹林在抗癌領域可謂是香餑餑,國際頂級雜志曾幾度發文揭示阿司匹林在預防結直腸癌和其他癌癥上的功效,然而阿司匹林如何抗癌尚未有研究闡明。日前,發表于《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雜志上的研究首次從生化途徑角度回答了這個問
在藥物的治療領域當中,阿司匹林是一種常見的鎮痛藥物,而近年來相繼有專家指出,阿司匹林可以用來治療腫瘤。2014年4月,荷蘭一項新研究顯示,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部分結腸癌患者改善生存預期(荷蘭研究顯示阿司匹林或延長部分結腸癌患者壽命)。科學家們還發現,體重超標或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服用普通消炎藥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臨床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接近 1%,并且房顫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升高,近70%的患者年齡為65—85歲。作為兩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房顫和冠心病有著某些共同的危險因素,如糖尿病和高血壓。與此同時,冠心病中的某些臨床情況,如心力衰竭,亦是房顫的危險因素。因此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