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是由雄性按蚊叮咬人體,將其體內寄生的瘧原蟲傳入人體所致的原蟲病。人類瘧疾有4種,由4種不同的瘧原蟲引起,即間日瘧、三日瘧、卵形瘧和惡性瘧原蟲所致。傳染原為現癥病人和無癥狀帶蟲者。唾液中含有孢子的雌性按蚊叮咬人是其傳染途徑。病人病前有在瘧疾流行地區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瘧疾發作史或近期接受過輸血史。 辨證論治 中醫學早在公元前1200年前甲骨文中就有“瘧”字的記載,而瘧疾之名首見于《黃帝內經》。《素問·瘧論》說:“瘧之始發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對瘧疾的臨床表現描述深刻形象。故本病也即中醫瘧疾的范疇。 1.正瘧 癥狀:寒戰壯熱,休作有時,先有呵欠乏力,繼則寒戰鼓頷,寒罷則內外皆熱,頭痛面赤,口渴引飲,終則遍......閱讀全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前言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實現病有所醫的理想,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在中國這個有著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醫療衛生關系億萬人民健康,是一個重大民生問題。 中國高度重視保護和增進人民健康。憲法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傳統醫藥,保護人民
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年10月8日 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
三、發展人口健康技術緊密圍繞健康中國建設需求,突出解決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齡化應對等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系統加強生物數據、臨床信息、樣本資源的整合,統籌推進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疾病協同研究網絡建設,促進醫研企結合開展創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動醫學科技發展。重點部署疾
日前,川貝枇杷膏在美國走紅,引發關注。3月3日,在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藥“走出去”不只是止咳糖漿,中醫藥已傳播到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如何讓更多中醫藥“走出去”?不少全國政協委員也關注到了這一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表示,中醫藥“走出去”需
【一帶一路·走向世界的中醫藥文化】 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不僅要重視國內中醫藥事業,也應讓中醫藥惠及更多國家和民眾。前不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印發的《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在3年內,形成中醫藥“一帶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在中醫藥“一
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 趙忠賢 院士 Zhao Zhongxian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由中國科學院推薦 趙忠賢,男,1941年出生,遼寧新民人,1964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后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擔任國防課題組業務負責人和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中國科學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全球眾多科研機構正全力以赴,尋找抗擊病毒的有效藥物。這場搜尋“兵分多路”,現有藥物加緊篩選,特效藥研發夜以繼日,中醫藥對抗病毒的獨特效果也受到關注。 “老藥新用”可救急 作為一種新型病毒,科學界對新冠病毒了解仍十分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針對性特效藥的研發。篩選廣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全文如下: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2021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目錄前言一、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一)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文化根脈和精神源泉(二)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觀(三)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政
回顧2016年,在公眾健康需求日益增長、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全面二孩放開的大背景下,我國醫藥市場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同時,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等一系列產業政策相繼出臺,為醫藥產業的高速、有序、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站在辭舊迎新的節點上,展望2017年,哪些醫藥領域值得重點關注? 1. 生物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