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中醫診療方法
卵巢癌是指發生于卵巢表面體腔上肢和其下方卵巢間質的惡性腫瘤。其發病年齡是婦科腫瘤中最寬的,可以發生在婦女一生中的任何時期。由于卵巢腫瘤深藏于盆腔,患病初期很少有癥狀,以至確診時60%~70%的卵巢惡性腫瘤已屬晚期。近20年來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較低水平(20%~30%)。有資料表明,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仍不斷上升,國際抗癌聯盟(UICC)統計1985年年齡校正死亡率以丹麥最高,達9。78/10萬;希臘最低,為2.59/10萬。經統計,在1955~1985年間,日本和美國因腫瘤致死的人群中,卵巢癌呈不斷上升的傾向。據報道,中國1988年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為5.37/10萬,因此進一步開展防止卵巢腫瘤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視。 傳統中醫學對本病的認識,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經典醫籍《黃帝內經》《靈樞·水脹》篇載有:“寒氣客于腸外,與衛氣相博,氣不得營,因有所系,癖而內......閱讀全文
Genome-Biol-:PTEN基因缺失觸發卵巢癌
英國癌癥研究中心科學家都揭示名為PTEN基因的缺失會觸發某些形式的卵巢癌,即所謂的高分級漿液性卵巢癌,相關研究公布在Genome Biology雜志上。 由英國癌癥研究、劍橋研究所研究人員開展的一種革命性方法,即結合癌癥樣本圖像與遺傳數據獲得了這項研究發現。他們證明確證PTEN的缺失是只在癌細
簡述卵巢癌的臨床分期內容
采用FIGO2009分期標準,為手術病理分期 I期:腫瘤局限于卵巢; II期: 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伴盆腔內擴散; III期: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伴顯微鏡下證實的盆腔外的腹腔轉移和/區域淋巴結轉移,肝表面轉移; IV期:超出腹腔的遠處轉移。胸水有癌細胞。肝實質轉移。
卵巢癌診斷新工具——光聲成像
光聲成像新突破—— ?光聲成像檢測卵巢癌?關鍵詞:光聲成像; 拉曼共振吸收; SERRS;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法; 金納米棒; 卵巢癌; Endra nexus 128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卻占各類婦科腫瘤的首位,對婦女生命造
新型卵巢癌續命新藥已現世
美國的癌癥患者正在接受紐卡斯爾大學科學家開發的延續生命的新藥物治療。 在美國FD批準該藥物后,復發性卵巢癌婦女便可以獲取這一開創性治療藥物——Rubraca。 大約20年前首次被發現后,又出現在由英國癌癥研究所資助的紐卡斯爾大學科學家發起的研究中,Rubraca已被批準用于具有錯誤BRCA基
PNAS:卵巢癌早期診斷治療新標記
眾所周知,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卻占各類婦科腫瘤的首位,對婦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由于卵巢的胚胎發育、組織解剖及內分泌功能較復雜,早期癥狀不典型,卵巢癌的術前診斷相當困難。 最近,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關于卵巢癌的肝轉移的介紹
卵巢癌出現肝轉移通常提示病情已進展至晚期,尤其當肝轉移灶為多發性同時化療又不敏感時,治療將非常困難。慶幸的是,大部分卵巢癌對化療藥物是敏感的,有了化療的幫助,使得肝轉移灶的切除變得有意義,臨床實踐也證明,對于可以切除的肝轉移灶,積極手術可以明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所以如有根治性切除機會,仍建議分
新的檢測方法幫你遠離卵巢癌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日前在一個活動上指出:卵巢癌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難以察覺,導致70%-75%的卵巢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采用科學、準確的檢測方法是關鍵。 據了解,傳統的卵巢癌的診斷主要依據陰道超聲檢查和CA 125檢測,各有其局限性,容易出現
Nature子刊:卵巢癌的靶向治療
美國羅德島婦幼醫院(Women & Infants Hospital of Rhode Island)的科學家們發現,HE4蛋白能夠增強卵巢癌細胞的侵襲性,并且令細胞對化療產生抗性。他們在此基礎上開發了一個生物學藥物,這種新藥將有望改善許多卵巢癌患者的治療和存活情況。這項研究發表在Natur
卵巢癌的組織學分類介紹
卵巢由于組織學的特點,其癌的組織學類型之多居全身各器官首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國際統一分類法,卵巢腫瘤主要的組織學類型如下: 上皮來源的腫瘤 來源于卵巢的生發上皮,具體類型包括漿液性瘤、粘液性瘤、子宮內膜樣瘤、透明細胞瘤、 纖維上皮瘤(又稱勃勒納瘤)、混合型上皮瘤等。這些腫瘤既
JNCI: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或可降低卵巢癌風險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婦女患卵巢癌的風險可能降低五分之一。 來自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2項研究的數據,其中涉及近8000名卵巢癌婦女患者和接近12,000名健康婦女,以確定使用阿司匹林,其他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和對乙酰氨基酚對卵巢癌風險的影響
維生素C有助提升卵巢癌療效
一項最新的小規模臨床試驗表明,跟僅接受化療的卵巢癌患者相比,注射大劑量維生素C的患者出現因化療導致的有毒副作用的幾率更低。 該研究發表于近日的《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由于該實驗規模過小,研究人員無法評估化療和維生素C的組
中國首個卵巢癌靶向藥今日獲批
卵巢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卻占各類婦科腫瘤的首位,對婦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1990年,研究者發現了一種直接與遺傳性乳腺癌有關的基因,命名為乳腺癌1號基因,英文簡稱BRCA1。1994年,又發現另外一種與乳腺癌有關的
美研究人員發現卵巢癌擴散機制
美國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研究人員日前發表報告稱,他們發現了卵巢癌細胞癌化周圍正常細胞、促進腫瘤生長的機制,相關研究報告12月份將發表在美國《癌癥研究》雜志上。 研究人員發現,卵巢癌細胞能夠誘使周圍的健康成纖維細胞改變3種微RNA的表達,微RNA隨后發出信號,改變成纖維細胞的基因表達,將其轉
抗炎性藥物或可幫助抵御卵巢癌
卵巢癌并沒有任何癥狀,當其被發現的時候,癌細胞往往已經擴散到了患者全身,卵巢癌患者中壽命可以維持5年的人數往往少于一半。 而在過去20年里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沒有得到任何改善,目前一種酮咯酸注射劑在美國被批準進行患者術后的疼痛治療,這種注射劑藥物等同于S-酮咯酸和R-酮咯酸的混合劑,S-酮咯酸和
激素替代療法-或增加卵巢癌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組織的一項醫學研究發現,女性在更年期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可能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 有不少女性在更年期采用激素替代療法,即在體內缺失特定激素時,注射含有相應激素的藥劑,以緩解女性在這一時期因體內激素不足所產生的不適癥狀。但牛津大學領銜開展的研究表明,女性在更年期使用激素替代療法,即使只
Nature-medicine:-靶向EZH2治療卵巢癌
近日,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了美國華人科學家Rugang Zhang研究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攜帶ARID1A突變的腫瘤細胞中抑制甲基轉移酶EZH2會導致細胞合成致死。這項研究為治療ARID1A突變腫瘤提供了一個新的治療策略。 研究人員指出,ARID1A
Nature子刊:大型跨國研究解析卵巢癌
Mayo診所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新基因,該基因會使女性更容易患上卵巢癌。他們對超過16,000名卵巢癌患者和超過26,000名健康女性進行了大規模分析,并由此找到了這個被稱為HNF1B的新基因。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本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這一成
人附睪蛋白4,讓卵巢癌不再“沉默”
卵巢癌作為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同時作為我國婦科惡性腫瘤首位死亡原因,在過去10年間,發病率增長了30%,死亡率增加了18%。由于早期癥狀不明顯,且早期腫瘤在盆腔檢查中難以察覺,導致70%~75%的卵巢癌患者在確診時已屬晚期,卵巢癌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更為遺憾的是,最近30年來,卵巢癌
新技術或可預測卵巢癌患者存活時間
美國研究人員4日報告說,一種DNA(脫氧核糖核酸)檢測技術或許可以幫助預測卵巢癌患者的存活時間,從而為個性化的癌癥診斷及治療提供指導。 美國弗雷德.哈欽森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當天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說,他們開發的這種技術可以可靠、快速、廉價地對卵巢癌患者體內一種叫做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
-PNAS:mRNA診斷早期卵巢癌成為可能
科學家發現卵巢癌特異性mRNA亞基,使早期診斷成為可能 卵巢癌是一種致命的疾病,是出了名的難診斷治療的癌癥。加州大學圣地亞哥醫學院以及Moores癌癥中心科學家鑒定出了卵巢癌細胞的6個mRNA亞基(信使RNA),使早期卵巢癌的診斷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在這些mRNA亞基中,有些能編碼針對新療法
Nature-子刊:預防卵巢癌新方法
近日,研究揭示了表觀遺傳水平的早期變化對新的卵巢癌預防有重要作用。 根據發表在科學雜志《自然》上的文章顯示,女性輸卵管細胞BRCA基因突變的早期改變可能對卵巢癌預防提供了新方法,這樣也減少了外科手術的必要性。 倫敦大學教授Martin Widschwendter研究分析了為什么攜帶BRCA1
新型分子影像探針助力卵巢癌精準診治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婦科腫瘤,絕大多數患者會經歷復發,從鉑敏感發展為鉑耐藥。因此,對于鉑類敏感復發的治療管理尤為重要。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宋少莉教授團隊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小華教授團隊合作,在《歐洲核醫學和分子成像雜志》(EJNMMI)在線發表論文,全球首次證實
鉑敏感復發卵巢癌臨床研究獲進展
? ? ??近日,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吳小華領銜的一項國家1類新藥NORA研究成果“尼拉帕利在鉑敏感復發卵巢癌患者中的個體化起始劑量研究: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研究”在線發表于《腫瘤學年鑒》。 NORA研究是國際上首個PARP抑制劑用于中國鉑敏感復發卵巢癌患者維持治療的大型
Science子刊:小肽雙重攻擊卵巢癌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挪威和美國多家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源自人體內一種天然蛋白的五肽片段的兩種修飾物能夠導致轉移性卵巢癌模式動物體內的腫瘤顯著縮小。這種被稱作psaptide的肽激活一種直接靶向腫瘤細胞的反應,而且也在健康組織上發揮作用從而使得腫瘤微環境不適合發生轉移。這些發現提示著psapt
卵巢癌早期診斷新工具——HE4
美國布朗大學婦幼醫院Moore等報告,一種新的血清生化標志物——HE4有助于早期診斷卵巢癌,聯合檢測HE4?和CA125的預測準確性高于單用任一標志物。相關論文2007年12月3日在線發表于Gynecol?Oncol。?CA125雖然可用于附件腫物患者以預測是否發生卵巢癌,但許多良性婦科病變也可出現
多種測序技術研究卵巢癌可塑性
一項對卵巢癌中遺傳突變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卵巢癌原發腫瘤和轉移病灶中都存在一個前所未有水平的遺傳變異。這項研究顯示了干預治療的新途徑,表明多個疾病部位的取樣和測序可能是有效的打靶治療所必需的。這項研究發表在11月12日的Genome Research雜志上。 卵巢癌是卵巢腫瘤的一種惡性腫
德國研發出精確摘除卵巢癌變組織新技術
英國《自然-醫學》雜志18日在其網站發表一項研究報告說,德國研究人員利用一種能夠讓癌變細胞發光的技術,成功完成了對卵巢癌患者癌變組織的精確摘除。這是醫生首次將這種技術用于人類。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對卵巢癌患者進行了這種手術。大部分卵巢癌惡性
卵巢癌一線維持治療又添力證
11月30日,一項PARP抑制劑尼拉帕利單藥用于對含鉑化療應答的中國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線維持治療的大型隨機對照3期臨床研究PRIME取得陽性結果,為中國卵巢癌患者(無論BRCA/HRD狀態如何)一線維持治療再添力證。 PRIME研究由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婦瘤科主任吳令英教授領
顯著延長PFS!Lynparza彰顯晚期卵巢癌治療潛力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默沙東(MSD)宣布Lynparza(olaparib)治療BRCA突變晚期卵巢癌的3期臨床試驗SOLO-1取得積極結果。實驗結果顯示,Lynparza做為一線維持治療的療效顯著,無進展生存期(PFS)得到了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臨床改善,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與其他
高血壓治療影響特定類型的卵巢癌預后
新的研究表明,女性卵巢癌的預后受一系列不可預期因素的影響。 這項研究發現,糖尿病與卵巢癌婦女的死亡風險相關高達112%。研究還指出,特定類型的卵巢癌女性或許可從高血壓的治療中受益。 研究合著者Kirsten Moysich說:“這是在高血壓及其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巧合和意想不到的結果。” K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