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光纖光譜儀揭開紅超巨星神秘面紗
8月5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剛(通訊作者)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他們與山東大學和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天文學家合作,對從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獲得的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進行分析,揭示紅超巨星參宿四的神秘變暗是由于其表面出現恒星巨黑子造成,對這一廣受天文學家和公眾關注的現象提出了新的物理解釋。 “中國科學家揭開紅超巨星參宿四致暗之謎” 參宿四又稱為獵戶座α星,是一顆位于獵戶座肩部的紅色恒星,它在夜空中異常明亮,肉眼清晰可見。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之間,參宿四出現了神秘的變暗現象,吸引了全世界天文學家和公眾的關注與想象。作為一顆呈現周期性和有時不規則光度變化的變星,這是參宿四近50年來被觀測到的最顯著的一次變暗現象。它變暗了約一個星等(亮度減弱2.5倍),在夜空中肉眼可辨。參宿四是演化后期的恒星,正處于紅超巨星階段,它將在10萬年內隨時發生超新星爆發,塌縮為中子星或黑洞。對于此次的顯著......閱讀全文
國家天文臺等揭示參宿四致暗物理原因
北京時間8月5日,《自然-通訊》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剛研究團隊的最新成果。科研人員分析于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獲得的參宿四變暗過程的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揭示紅超巨星參宿四的神秘變暗是其表面出現恒星巨黑子造成,對這一頗受關注的現象提出了新的物理解釋。 參宿四又稱獵戶座α星,是一顆位于獵戶
高分辨近紅外光譜揭秘紅超巨星參宿四神秘變暗真正原因
參宿四神秘變暗事件曾引發輿論熱議,眾人紛紛猜測,參宿四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發。然而,最新研究卻否定了這一猜測。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對從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獲得的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揭示,表面被巨型黑子覆蓋才是紅超巨星參宿四神秘變暗真正原因。相關成果8月5日在線發表
高分辨率光纖光譜儀揭開紅超巨星神秘面紗
8月5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剛(通訊作者)研究團隊的一項最新成果。他們與山東大學和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天文學家合作,對從山東大學威海天文臺獲得的高分辨率近紅外光譜進行分析,揭示紅超巨星參宿四的神秘變暗是由于其表面出現恒星巨黑子造成,對這一廣受天文學家和公眾關注
日本氣象衛星捕獲到參宿四變暗
日本科學家通過葵花8號衛星捕捉到明亮紅巨星參宿四人稱“大變暗”的事件。這項觀察表明,變暗是由恒星冷卻和塵埃凝聚結合所致。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天文學》。 參宿四是獵戶座的一顆紅巨星,在2019年末至2020年初肉眼可見地變暗,達到了歷史最低亮度,使人們預期它可能即將超新星爆發。 許多最為
國家天文臺等發現并命名太陽黑子中的亮墻結構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太陽磁場與磁活動團組副研究員楊書紅等人與云南天文臺研究人員,共同綜合利用云南撫仙湖一米新真空太陽望遠鏡(NVST)、美國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及太陽界面層成像光譜儀(IRIS)的數據,首次發現了黑子亮橋上的垂直振蕩亮結構,并將其命名為“亮墻(light wall)”。該研
記者訪荒山上種參人:養20年巨參自己消失
王學山從草棚下挖出兩棵他種植的人參。 人參在我國被稱為“百草之王”,其藥用價值被全世界所公認。隨著人類對人參的認知和挖掘 ,野生人參的數量日益減少,現在所說的“人參”基本上是人工種植的。野生人參生活在氣候惡劣的長白山區,在人工種植方面,吉林擁有世界上最優
云南天文臺在太陽黑子衰退研究的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和研究基地與云南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合作,首次對α型太陽黑子的衰變過程開展統計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的局部強磁場區,黑子和黑子群衰退過程也是太陽大氣局部磁場的演化過程
紅巨星噴射細節圖像曝光 氣體延伸370億公里
圖像中央那個很小的圓形直徑相當于4.5倍日-地距離,這是參宿四的本體。而那個黑色的圓盤則是人工日冕儀,用以遮擋住恒星明亮的光芒,從而允許我們觀察到其周圍相對暗弱的冕狀結構。?參宿四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恒星之一,現在它正經歷生命中最后的時光。 北京時間6月28日消息,英國媒體近日公布
云南天文臺在太陽黑子的空間分布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博士研究生張小娟與研究員鄧林華,在太陽黑子的空間分布研究領域取得了新進展。該成果可以用來限制太陽發電機理論中磁場在南北半球上的耦合演化過程。相關研究成果以Hemispheric asymmetry of long-term sunspot activity: sunsp
云南天文臺發現太陽耀斑爆發會引發光球層黑子結構轉變
近期,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徐喆和合作者,報道了M5.0級太陽耀斑爆發導致光球層黑子半影結構收縮衰退,并轉變成為黑子本影結構的現象。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天文學雜志《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太陽黑子的形成,是由于太陽內部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