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qRT-PCR,但是不太清楚,1:濃度梯度是用來制作標準曲線的嗎?2:是不是內參和每個目的基因都要制作各自的標準曲線?也就是說如果我要作10個基因的話,就要制作內參加目的基因共11個標準曲線?3:怎么確定最適合的cDNA模板濃度呢?4:有說作3個生物學重復,是怎么做?是的,標準曲線法是絕對定量法不是,既然用到了內參,就是相對定量了反轉錄的時候按照試劑盒的要求轉錄特定質量的RNA(RNA的濃度可以通過分光光度計測定),反轉完后按照推薦的比例稀釋產物即可,一般確保你要的基因的Ct值在20~25比較理想對于同一類生物樣本,提取三份RNA(每份RNA都應包含若干不同的生物個體)并反轉錄,分別Q,這叫生物學重復;Q同一個基因的時候平行3個加樣孔,這叫技術重復......閱讀全文
一.細胞趨化實驗原理定義:趨化性(Chemotaxis,亦被稱為化學趨向性)是趨向性的一種,指身體細胞、細菌及其他單細胞、多細胞生物依據環境中某些化學物質而趨向的運動。這對細菌尋找食物(如葡萄糖)十分重要,細菌以此趨進有較高食物分子濃度的地方,或遠離有毒(如苯酚)的地方。在多細胞生物中,趨化性對其發
一. 細胞趨化實驗原理定義:趨化性(Chemotaxis,亦被稱為化學趨向性)是趨向性的一種,指身體細胞、細菌及其他單細胞、多細胞生物依據環境中某些化學物質而趨向的運動。這對細菌尋找食物 (如葡萄糖) 十分重要,細菌以此趨進有較高食物分子濃度的地方,或遠離有毒 (如苯酚) 的地方。在多細胞生
動物胚胎如何由一個均一的卵裂球發育為具有頭尾、背腹和左右等不對稱特征的胚胎,即胚胎前后、背腹和左右體軸的建立,是發育生物學中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為紀念創刊125周年,Science雜志于2005年7月提出了125個重要的科學問題。上述胚胎不對稱性建立的機制,即屬于其中的科學問題之一。圖1. 爪蟾
4.9 梯度凝膠電泳梯度凝膠電泳也通常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膠,但不是在單一濃度(孔徑)的凝膠上進行,而是形成梯度凝膠。從凝膠頂部到底部丙烯酰胺的濃度呈梯度變化,如通常頂部凝膠濃度為5%,底部凝膠濃度為25%。凝膠梯度是通過梯度混合器形成的,高濃度的丙烯酰胺溶液首先加入到玻璃平板中,而后溶液濃度呈梯度下降
方法制樣的方法根據所選用電泳方法的性質而定。讀者可參考本卷其他章節中有關非變性凝膠電泳和等電聚焦電泳的討論。最常用的 SDS 凝膠電泳是蛋白質純度檢測的「第一線」(front-line) 方法。由于通常純度評價是非定量的,因此不需要關心諸如極端大小分子的非線性遷移、蛋白質修飾造成的遷移異常以
熒光定量PCR的檢測是一系列從采樣、保存運輸、樣品處理、核酸提取、擴增等一系列流程的組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最終結果的錯誤。雖然在前面一系列的文章中講述了提取試劑、擴增試劑的評價但是這些仍遠遠不夠,因此我在后續的文章中會盡可能覆蓋到所有的檢測環節。 熒光定量PCR的檢測離不開熒光定量
實驗步驟在評價樣品純度之前,首先需要鑒定待測雜質的類型,如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質、無關蛋白質、同工酶類、失活蛋白質,進而確定在特定溶液條件中, 能夠區分假定雜質和目標蛋白質的理化特性 (化學分析或物理特征)。而純度則是指待測雜質含量低于某個特定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說明中并沒有要求描述雜質的性質。
蛋白質純度測定實驗 實驗步驟 在評價樣品
⑷ 洗脫當我們選定好洗脫液后,洗脫的方式可分為簡單洗脫、分步洗脫和梯度洗脫三種。簡單洗脫:柱子始終用同樣的一種溶劑洗脫,直到層析分離過程結束為止。如果被分離物質對固定相的親合力差異不大,其區帶的洗脫時間間隔(或洗脫體積間隔)也不長,采用這種方法是適宜的。但選擇的溶劑必須很合適方能使各組分的分配系數較
aluckydog9258(站內聯系TA)一般來說設置等間距的五個濃度點,以被測物物質的濃度居中為佳hao1658(站內聯系TA)一般來說設置等間距的五個濃度點,以被測物物質的濃度居中為佳chen_007051(站內聯系TA)也可以配單濃度,控制進樣量,做峰面積和純品質量的標曲yangliu2006
抗體是自然產生用于幫助免疫系統抵御細胞內外侵害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熒光法測定細胞水平的抗體親和力大小是評價抗體效果非常重要的指標,當前主要的測定方法是利用流式細胞儀以實現相對定量。而Countstar? FL可通過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不同抗原抗體反應呈現的平均熒光強度直接定量評價抗體親和力大小,同時也可
柱層析的基本裝置及基本操作目前,最常用的層析類型是各種柱層析,下面就簡述柱層析的基本裝置及操作方法,薄層層析的裝置和操作將在后面詳細討論。(1)柱層析的基本裝置柱層析的基本裝置,如圖2-21 。(2)柱層析的基本操作柱層析的基本操作包括以下一些步驟:①裝柱柱子裝的質量好與差,是柱層析法能否成功分離純
六、SDS-PAGE1.SDS及SDS-PAGE(1)SDS: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ecyl sulfate,SDS),一種陰離子去污劑,它能以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一種SDS—protein的復合物。(2)SDS- PAGE:具有SDS的PAGE,分離SDS—protein復合物,
糖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糖主要是淀粉,另外包括一些雙糖及單糖。多糖及雙糖都必須經過酶的催化水解成單糖才能被吸收。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食物中的淀粉經唾液中的α淀粉酶作用,催化淀粉中α-1,4-糖苷鍵的水解,產物是葡萄糖、麥芽糖、麥芽寡糖及糊精。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時間短,淀粉的主要消化部位在小腸。小
作者:柳建磊,秦進 作者單位:(成都鐵路中心醫院,四川 成都 610081)【摘要】 目的:建立一種利用MGB-Taqman探針的快速、靈敏、特異、準確定量檢測外周血PSMA mRNA的方法。方法:選擇PSMA mRNA的保守區域,設計合成引
系統體積被定義為從梯度形成點到色譜柱前端的體積。系統體積用于聚焦梯度的設計。如圖1所示,本試驗所用儀器配置下的系統體積是3.0 mL。 設計聚焦梯度第1步在2.47分鐘洗脫3號色譜峰的溶劑濃度在較早的時間點上形成。如圖3所示,檢測器和梯度形成點之間的偏移量等于系統體積加上柱體積。用于這臺特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應用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勇課題組與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教授 Francis Lin 課題組合作,基于微流控芯片技術在細胞趨化性和記憶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封底文章形式發表在 Integrative Biology 雜志上(2017, DOI:10.1039
細胞遷移在血管再生、傷口愈合、炎癥反應、胚胎發育等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細胞遷移研究中, 傳統的研究方法無法滿足高通量的需求, 且大多是單因素檢測, 難以綜合考慮細胞基質、濃度梯度等多參數對細胞遷移的影響.微流控芯片分析是當前的科技前沿領域之一, 其作為細胞遷移研究新的技術平臺, 一方
細胞遷移在血管再生、傷口愈合、炎癥反應、胚胎發育等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細胞遷移研究中, 傳統的研究方法無法滿足高通量的需求, 且大多是單因素檢測, 難以綜合考慮細胞基質、濃度梯度等多參數對細胞遷移的影響. 微流控芯片分析是當前的科技前沿領域之一, 其作為細胞遷移研究新的技術平臺
非損傷微測技術在細胞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生殖健康方面應用作者: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美國揚格非損傷技術中心摘要:本文介紹了非損傷微測技術在生殖健康研究領域的應用。關鍵詞:非損傷微測技術,生殖健康近年來,環境中的生殖毒性物質對人類生殖健康的危害突顯出來,嚴重地影響了人口素質,促使生殖健康方面的研
轉染可謂是做生物學實驗的大家經常會考慮的一項實驗技術,大致原理也都是明白的。實驗室的師妹也一直在進行這個實驗,最近她卻一直愁眉苦臉,問了才知道,原來她轉染完的細胞,去跑qpcr驗證的結果一直不行,轉染效率太低以至于無法進行后續的實驗。到底轉染是什么呢,為什么轉染效率不高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一
藥敏試驗 用藥敏實驗進行藥物敏感度的測定,以便準確有效的利用藥物進行治療。但由于藥敏試驗要求比較嚴格,條件比較高。目前,臨床微生物實驗室進行藥敏試驗的方法主要有紙片擴散法,稀釋法(包括瓊脂和肉湯稀釋法),抗生素濃度梯度法(E-test法),和自動化儀器等。一、 紙片擴散法&
基本方案 一 種 抗 原 加 工 處 理 和 呈 遞 的 檢 測 體 系材 料具有增殖能力的(如轉化的 B 細胞)或非增殖的且與 T 雜交瘤細胞 M H C 匹配的抗原呈遞細胞(單 元 7.1)D M E M -1 0 完全培養基, 37°C對數生長期的 T 雜交瘤細胞抗原:溶解于水的蛋白質或多肽(
實驗步驟基本方案 一 種 抗 原 加 工 處 理 和 呈 遞 的 檢 測 體 系材 料具有增殖能力的(如轉化的 B 細胞)或非增殖的且與 T 雜交瘤細胞 M H C 匹配的抗原呈遞細胞(單 元 7.1)D M E M -1 0 完全培養基, 37°C對數生長期的 T 雜交瘤細胞抗原:溶解于水的蛋白質
2020年2月1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布通告,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本審評要點適用于進行首次注冊申報的產品。企業應提交在符合質量管理體系的生產環境下生產的試劑盒進行的所有性能驗證的研究資料,包括具體研究方法、實驗方案、實驗數據、統計分析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布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的通告(2020年第4號)。 以下是公告全文:關于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注冊技術審評要點》的通告(2020年第4號)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按照“統
49. 運輸ATPase(transport ATPase)能夠水解ATP,并利用ATP水解釋放出的能量驅動物質跨膜運輸的運輸蛋白稱為運輸ATPase, 由于它們能夠進行逆濃度梯度運輸, 所以有稱為泵。共有四種類型的運輸ATPase:① P型離子泵(P-type ion pump),或稱P型ATPa
四、氧化磷酸化的偶聯機制 有關氧化磷酸化的偶聯機理已經作了許多研究,目前氧化磷酸化的偶聯機理還不完全清楚,50年代Slater及Lehninger提出了化學偶聯學說,1964年Boear又提出了構象變化偶聯學說,這兩種學說的實驗依據不多,支持這兩種觀點的人已經不多了。目前多數人支持化
一、ATP的生成方式 體內ATP生成有兩種方式 (一)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底物分子中的能量直接以高能鍵形式轉移給ADP生成ATP,這個過程稱為底物水平磷酸化,這一磷酸化過程在胞漿和線粒體中進行,包括有: (二)氧化磷酸化(oxid
實驗原理 DNA 雙鏈分子在全長不斷增加溫度或用化學變性劑條件處理下,兩條鏈就會開始分開(即解鏈)。首先解鏈的區域由解鏈溫度較低的堿基組成。GC堿基對比AT堿基對結合得要牢固,因此GC含量高的區域具有較高的解鏈溫度。同時影響解鏈溫度的因素還有相鄰堿基間的吸引力。解鏈溫度低的區域,通常位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