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肥沃的為黑土地黑土是土壤中質量最優良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松遼流域。黑土是在寒冷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長時間腐蝕形成的腐殖質演化而形成的。這種土壤以其有機質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質疏松、最適農耕而聞名于世。由于溫帶季風氣候的影響,東北地區夏季高溫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生長繁茂,地上和地下積累大量有機物質,在漫長寒冷的冬季,土壤凍結,微生物活動微弱,有機質緩慢分解,逐步形成了南方地區多紅壤、黃壤以及水稻土。層黑土。我國黑土分布在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中東部廣大平原。自然狀態下,黑土腐殖質層可厚達1米,養分含量豐富,肥力水平高。黑土開墾后,腐殖質含量下降,因母質粘重,土壤侵蝕明顯,這是黑土利用中需引起注意的問題。黑土是我國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土分布區是重要的糧食基地。適種性廣,尤適大豆、玉米、谷子、小麥等生長東北地區的黑土面積約有7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黑土面積的約1/5。東北的黑土地是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茁壯生長的大豆、玉米、水稻、高梁、蕓......閱讀全文
三峽工程爭議仍未息,院士全面回應系列質疑 “修建水壩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是人類文明過程必然要走的這條路。”“洞庭湖即使沒有三峽水庫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時間長短問題,這是自然規律。”“反壩的聲音是從美國來的,他們在美國沒市場了,跑中國來。”“怒江,建一連串梯級電站就是一連串明珠,對生態環境只
FT-GT3&新型土壤肥料養分速測儀→???????????????????????????????????? 新型土壤肥料養分速測儀可以用來檢測土壤和肥料中的養分元素,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土壤中養分的支持和肥料養分的補充。土壤給農作物提供各種有利其生長的因素,也被稱為土壤肥力。土壤肥力并不是
它是新中國制藥工業的搖籃,被稱為共和國的“醫藥長子”; 它曾是亞洲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廠,它的投產徹底結束了我國青霉素依賴進口的歷史; 與此同時,它也曾深深地影響過所在城市的歷史與現實。 從1953年選址建廠到如今改造搬遷,廠城相依,一路走過了60多年—— 悄悄地,它停產了。 在很長一段時
在過去的發展中,由于我們忽視了土地退化和干旱,肥沃的土地在全世界減少了20%,這給農村和農業帶來了災難性后果。過去的18個月里,20多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的干旱狀態,這迫切要求我們改變發展模式,創新發展理念。 我們在中國、在鄂爾多斯學到了很多有關荒漠化防治的知識。在庫布其,我們看到6000多平方
家里田地高產,代表著土地是肥沃的,大家都知道土壤酸堿度對土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土壤養分有效性大小與肥料的吸收利用率關系密切;中性土壤養分有效性高,對肥料利用率最大。 土壤酸堿性常用pH值來表示,它是指土壤的酸堿程度。土壤酸堿性共分為7級,分級指標、pH值反映強度如下:4
來自西班牙巴塞羅那市生物醫藥研究所腫瘤學項目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使得結腸癌轉移的關鍵過程。這一研究被選為封面故事,發表在著名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雜志上,揭示了在轉移過程中結腸腫瘤細胞必須與健康細胞結成聯盟以便移植到其他器官。 生物醫藥研究所結腸癌實驗室的科學家Edu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華金河谷(San Joaquin Valley)數千頃的土地已經無法進行農業生產,由于常年的灌溉,這片曾經一度肥沃的土地已經鹽堿化。但未來這片旱地不會荒廢,它將被派上一個有價值的新用場----太陽能發電。 當地居民已經同意提供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今年世界土壤日的主題是“保持土壤生命力,保護土壤生物多樣性”。 當下,開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土壤科學,是科學工作者貫徹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使命擔當。土壤是人類文明發展和繁榮的基礎,更是人類健康的基石。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集約化的快速發展,土壤污染
我國科學家提出外來植物入侵新假說 最新出版的Oecologia(《生態學》)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研究員馮玉龍等的一項有關生物入侵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一發現不僅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外來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氮分配進化與外來生物物種入侵&n
遵循空間系統發展的內在規律,增強空間結構的有機組織性,由一盤散沙、無序開發變成一個有機整體,是我國現階段國土空間開發面臨的重大任務。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支撐我國國土空間開發的土地資源、水資源、能礦資源及生態資源等基礎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我們需要更加注重高效、協調、
西媒稱,時間穿越到2040年,一名顧客來到自己最喜歡的一家餐館,準備點上一個小牛肉漢堡來吃,店家聲稱其中的牛肉“鮮嫩多汁,是以牛的母細胞為基礎在試管中研制而成,不含任何脂肪”。從餐館廚房傳來的是3D打印機工作的聲音,鄰桌客人點的蘑菇餡餃子的配料正被加入到機器中。小牛肉漢堡按時被送到桌前,這位顧客
WWF提出了“一個地球”的理念,即在地球的生態邊界內管理、分配和分享自然資本。2008年,10個國家的總生物承載力占地球總承載力的60%以上。國家生態承載力按順序大小為:巴西、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其他地區生態承載力總和為38.8%。 新聞眼 地球生態超載日再次提前 世界自然基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執行秘書呂克?尼亞卡賈26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強調,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必須得到有效防治。他呼吁即將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討論并解決這一問題。 尼亞卡賈當天在有關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問題的記者會上說,人們能夠也必須阻止土地退化,只有這樣才能應對環境變化
由烏克蘭敖德薩國立大學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表示,他們研發出一種可凈化石油污染過的土壤和水質的新方法,這種新方法將極大地拯救目前世界上遭受石油污染的生態災難。 研究人員研發出一種化解石油有機化合物的藥物,該藥物可最終將石油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而且這種完全基于天然成分的藥
貴州黔西南山區的布依族山民在趕墟喊山:順山橫山仰山山都應該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們,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們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里所后天練就——地勢的空曠和高海拔,就是為他們天造地設的排練場和演習廳。 陜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場,《山丹丹花開紅艷艷》
鎘污染不僅體現在對水體,還可能對土壤和作物造成污染。所以,即使當地水質達標之后,對土壤、作物等還要嚴密監測監控。 據報道,廣西龍江河嚴重鎘污染后,環保部門采取了投藥絮凝沉淀、調清水稀釋和降低鎘含量處理三種方式治污,鎘濃度峰值從超標80倍削減到目前的低于20倍。 目前
事實證明,乙醇燃料對環境禍害很大。然而受到美國聯邦《可再生能源標準》(RenewableFuelsStandard)的鞭策,為滿足高得離譜的生物燃料產量指標,近年來,美國農民開墾了逾500萬英畝的保育土地和處女地。結果,原本鎖在土壤中的碳元素被大量轉變成二氧化碳釋放到了空氣中。一度以“碳中性”的
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水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還是水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全國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3億農民喝不到干凈水,流經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嚴重污染,前不久,山西的一位村民就給欄目打來電話,說他們村子被水污染禍害慘了。來看看記者的調查。央視《經濟半小時》播出
在圍繞河南汝州糞堆趙村的自然流水溝下游處,水質渾濁,呈奶藍色。 本文圖片 中國青年報村民人工灌溉的農田寸草不生(右),而靠天然雨水灌溉的農田能長出莊稼(左)。 兩年來,李勛(化名)承受了3次喪親之痛: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弟媳先后病逝。 說起家里人,李勛幾度嗚咽,雙手合上,“拜托你們關注一下我侄媳婦
土壤中有機質包括速效氮、速效磷、有效鉀、全氮、全磷、全鉀、有機質含量,土壤酸堿度及土壤含鹽量的含量,對土壤的性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些有時也被 稱為土壤養分。土壤養分直接給作物提供養料,使其快速成長。養分的含量多少,對作物的生長狀態、收獲程度等,都是影響深重。因此測定土壤養分,必不可少,而土壤中氮的
去年13個省份未能達到年初經濟預期目標 重慶、西藏、貴州經濟增速保持兩位數 截至上周,全國31個省份除安徽外,已陸續召開地方兩會。各地2016年的GDP增速目標是外界對地方兩會的關注焦點之一。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各地數據發現,17個省份相較2015年目標調低了預期,8個省份雖然數字未變,但在2
我們不知道還剩下多少時間,大自然在給地球掐表,但我們看不見這個跑表的表面。也許用不了幾年,在夏季的北冰洋就將看不到海冰。也許用不了幾十年,海平面上升就會淹沒大多數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河口三角洲,造成大量的氣候難民和大面積良田丟失。也許用不了幾百年,為江河補水的山地冰川就將
圍湖造田加劇長江中下游水災 專家解析今年干旱暴雨極端氣候接連影響我國南方成因 撫州唱凱決堤,贛江水位超警戒線,長江水域告急! 這是人們再一次面臨洪水的考驗。上一次,1998年的那場洪水至今仍歷歷在目,而這次,洪水的破壞力甚至有趕超之勢。 進入2010年,各種
曾經為害甚重的水葫蘆,如今成為太湖、滇池治污的法寶。江蘇省農科院科技人員通過水葫蘆控制性種植,利用其吸收湖水中的氮磷物質,并將收獲的水葫蘆制成沼氣和有機肥,不僅改善了滇池水質,還實現了水葫蘆的資源化利用。日前,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水葫蘆安全種養與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研究及工程
成立于青島的圣元集團昨日宣布,子公司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將投資9000萬歐元(約合7億元人民幣)在法建設嬰兒奶粉工廠,產品主銷國內市場,售價未定。上述合作仍待兩國相關部門審批。 據悉,此前已有哇哈哈等奶
樹立典范:中國的稻農 [南非OUDTSHOORN]一份新的報告說,非洲可以從中國那里學到如何能夠讓技術更好地利用肥沃的土地從而為人民提供食物。 由非洲農業技術基金會委托撰寫的該報告的一個章節上月(6月4日)在網上發表。報告全文將于8月發表。 由南非的Stellenbosch
前不久,新浪微博上姚晨曬照帶兒子去“有機農場”體驗生活成為熱搜,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向往回歸田園。 隨著人們經濟實力的提升,追求更營養、更健康、更天然的品質生活成為時尚。“有機”“天然”食品的出現剛好契合了人們的渴望,隨之興起的相關商業模式也迅速升溫,從城郊農場“訂制有機蔬菜”到CBD里各種
影響糧食生產的因素很多,但要獲得豐收,一定離不開水利的有力支撐。 我國東北地區是人盡皆知的大糧倉,2011年,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四省區糧食總產達2633億斤,占到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2%。人們都說東北土地肥沃,卻較少談及那里的用水困難。東北四省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部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即將結束的2015年在中國環保歷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里,環保領域發生了太多“大事”:新環保法開始實施,環保監管層層加碼,在“APEC藍”之后“閱兵藍”又成為新名詞,北京首發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在廣泛征求專家意見基礎上,本刊整理出2015年度環保十大事件,以饗讀者。 新《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