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目中赤脈:芽茶、白芷、附子各3克,細辛、防風、羌活、荊芥、川芎各1.5克,鹽少許,水煎服。 祛風明目:適用于兩眼赤痛、緊澀羞明、赤眩貫睛等。黃連(酒炒)、天花粉、菊花、川芎、薄荷葉、連翹各30克,黃柏(酒炒)180克,茶葉360克。上藥共研粗末,和勻,用濾泡紙袋包裝,每袋6克。每日3次,每次取末6克,以沸水泡10分鐘后服用。 清熱明目:用于肝火盛所引起的赤眼病、羞明畏光等(包括急性結膜炎)。菊花10克,龍井茶3克,用沸水沖泡5~10分鐘即可,不拘時飲服。 ......閱讀全文
治目中赤脈:芽茶、白芷、附子各3克,細辛、防風、羌活、荊芥、川芎各1.5克,鹽少許,水煎服。 祛風明目:適用于兩眼赤痛、緊澀羞明、赤眩貫睛等。黃連(酒炒)、天花粉、菊花、川芎、薄荷葉、連翹各30克,黃柏(酒炒)180克,茶葉360克。上藥共研粗末,和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給患視網膜色素變性實驗鼠移植由誘導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培育的視細胞后,部分實驗鼠恢復了對光的感知能力,這項結果為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帶來重見光明的希望。 視網膜色素變性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視網膜中可對光產生反應的視細胞逐漸消失,從而導致視力退化,嚴重時可能失明,
治燙傷驗方1:木芙蓉花適量,曬干后研成末,用麻油調抹于患處。如有泡潰破,用雞蛋清擦洗患處。 治燙傷驗方2:凌霄花根適量,井水一碗,研磨成糊狀,調抹于患處,每日可進行3~5次。 治燙傷驗方3:
中醫治手掌脫皮驗方1:蒼術、白蒺藜各10克,放入保溫杯中,開水沖泡后代茶頻飲。水盡加水,每日換藥。一般服用2周左右即獲可獲效。 中醫治手掌脫皮驗方2:夏枯草100克,水煎兩次,用煎液泡洗雙手。每日2次,每次30分鐘,一般連用1
婦女經期或經前后小腹痛痛稱痛經。其病機為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按病因分寒熱瘀虛四證。 氣滯血瘀證:經前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色紫有塊。 方藥:當歸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
中醫治膽結石驗方1:膽道排石湯 金銀花30克,連翹30克,金錢草30克,茵陳30克,郁金30克,木香18克,黃芩12克,枳實12克,大黃30克,芒硝6克。水煎服,日1劑。 中醫治膽結石驗方2
茶柏嗅散:上等龍井茶30克,川黃柏6克,共研細末,以少許藥粉嗅入鼻內,每日多次。此方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鼻塞伴膿性分泌物、自覺鼻臭等癥。 兒茶散:孩兒茶適量,研為細末,吹鼻,每日3次。此方具有清熱化痰、消腫排膿之功效,主治鼻竇炎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其癥狀表現為患側表情肌麻痹,如眼瞼閉合不全、口角向健側歪斜、病側面肌不自主抽動。多因感受風寒、情緒激動而誘發。中醫治療面肌痙攣,早期以祛風活血為主,病程較長的治宜滋養肝腎、平肝息風解痙。筆者推薦幾則行之有效的中藥驗方,供患者參考使用。
1.西瓜皮300克,加水兩大碗,煎至一大碗,加入冰糖適量,待晾涼后飲用。 2.新鮮蓮藕150克,蜂蜜20克,二者拌勻后食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3.生地黃60克,搗碎后,煎湯去渣。再加入百合80克,大米60克,煮粥食
日光性皮炎是春夏季好發于對日光過敏者的一種皮膚病,中醫稱之為日曬瘡。其病變主要累及暴露的皮膚區域,如面部、頸部、胸背部及手背部等,患部皮膚出現紅斑、腫脹,甚至發生水皰,患者自覺灼熱刺癢或疼痛。下述驗方治療此病效果頗佳。 取藿香、青蒿、黃柏、苦參、地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