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天然氣置換工程告捷,使太原市徹底告別使用近30年的焦爐煤氣。這不僅優化了城市經濟能源結構,也為企業減少排污、轉型發展新興綠色產業提供了保障。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興接替產業增加值近23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3.9%。 近年來,太原市按照“新興化、高端化、園區化、集群化、循環化、信息化”的思路,淘汰落后產能,布局綠色新興產業,為非煤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打開了空間。目前全市電子設備、煤礦專用設備、新材料、食品制造等綠色新興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其中裝備制造業和食品業上半年增加值已占全市的20.32%和6.58%。 ......閱讀全文
清科集團“第十一屆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中期論壇”7月6日在杭州凱悅酒店召開,聚光科技總裁姚納新進行演講。 演講內容如下: 首先我要說的是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浙江已經是非常一個完整的狀態,每年也是以一定的快速在發展著。我們的經濟發展是一個更健康的模式,更快的模式在進行著。 浙江整
圖為山西省右玉縣小五臺光伏發電場一角(2012年6月12日攝)。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據初步統計,到2012年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能源生產大國。 2013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步伐將繼續加快,部分關鍵領域有望取得新突破,產業引領示范作用也會進一步增強。就產業目
圖為江西賽維的太陽能電池生產車間。 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光伏產業近幾年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已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這個年輕的新興產業正在經歷成長的煩惱,面臨著眾多挑戰和困難: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德國、意大利等光伏主要應用國家紛紛大幅削減上網電價補貼,帶來行業需求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知識產權局、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商務部、工商總局、版權局、中科院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意見》指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知識產權對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意義,切實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我國產業結構中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問題充分暴露,已經成為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迫切需要加快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黨的十八大將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確定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戰略任務之一,其中產業結構調整是核心內容。 &nb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昨日在出席全國政協提案辦理協商會時透露,由該委及工信部、財政部等多部門起草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代擬稿力爭6月前遞交國務院,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最快將在9月提出,內容將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所涵蓋的領域、總體思路、政策支持及財政投入等。
杜善義 張巧玲攝■本報記者 張巧玲 “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到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需要創新驅動,通過自主創新,徹底摘掉‘山寨’的帽子。”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杜善義說,他一直在仔細琢磨報
2010年,江西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增加值120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40億元。2月28日,記者從在北京舉行的江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合作推介會上獲悉,今年,江西還將繼續舉辦一系列相關推介活動,其中,第二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將于11月11日至15日在南昌舉辦。 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1月
“十四五”規劃發布,確定基因及生物技術為戰略性科技攻關及新興產業地位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明確“基因與生物技術”作為七大科技前沿領域攻關領域之一;“生物技術”作為九大戰略性新興產
2012年7月23日9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培育發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網民在線交流。 [主持人]我們的訪談預告放上去以后,很多網友提出了很多問題,現在已經有不少了,我們挑一些大家比較關心的熱點跟張主任請教一下。首先有一位網友叫axiaoyuer77,他說:我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答記者問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戰略部署。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將戰略性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在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國家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將主要集中在完善技術創新政策、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深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合作等四個方面。 張曉強透露,在“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出臺后,目前有關部門和各級
10月20日至22日,全國青聯科技界別組成調研組赴蘇州、無錫就科技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和青聯組織發揮作用的課題開展了一系列調研活動。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會見了調研組一行。 據了解,調研組成員以中國科學院青聯成員為主體,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曦,中國科學院
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對未來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戰略部署。去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了2020年將戰略性新興產業
聚焦新興產業,剖析態勢,憧憬未來。上月,區委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我區要從高從優提升產業層次,牢牢抓住國家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的契機,瞄準培育壯大智能裝備制造、以先進碳材料為代表的新材料、綠色建筑三個千億新興產業目標,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近日,本報記者對這三大新興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驅動發展。 依托得天獨厚的熱帶資源和生態環境,懷抱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夢想,當前海南省正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擴大開放,不斷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海南省如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推動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步伐,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許勤解讀產業政策: 產業調整面臨三個“尤為迫切” 為什么要選擇戰略新興產業作為重大產業政策出臺?如何確定的這三大產業?在全國普遍熱捧同類產業的背景下,深圳又要如何“殺出重圍”,做到差異化發展?昨日的發布會上,許勤用了大量時間,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自己的闡述和解釋。 為何需要戰略
當前,重慶、西藏、河北、福建、甘肅等20多個省(市、區)兩會陸續召開。各地在兩會期間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紛紛提出了2011年以及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降低經濟增速、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很多地方謀發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23日在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說,到2015年,力爭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不到4%,達到8%左右;到2020年爭取達到15%,使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推動力量。 張曉強說,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包括:產業創新發展
為把《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非公36條,)落到實處,7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分工至各個部委。并要求各部門和地方按照任務分工,制定具體措施,并按年度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積極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戰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溫家寶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許多老一輩科學家,也有許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日前表示,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今年將推出多項科技政策和措施,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積極實施7項科技發展規劃,推進新興產業技術示范工程并集聚創新資源,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支撐體系。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7日,萬鋼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
如何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關系著新一輪區域產業發展中的競爭力。廣東省質監局通過發揮省發改委、經信委、科技廳在產業發展中的規劃及支撐作用,自2012年通過聯合制定發布LED照明、電動汽車、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加速了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驅動成果向標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 12月9-10日,以“全球經濟復蘇與制造業轉型”為主題的第六屆亞洲制造業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制造業的專家、企業巨頭共聚一堂,共商經濟低迷時期的制造業發展趨勢。在“新材料與智
在“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蘇州大學醫學部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原所長楊世林表示,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即將迎來發展的春天,該產業應該抓住機遇進行創新,以實現跨越式發展。 機遇幸臨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培育戰略
日前寧夏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發布《關于組織實施2020年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工作的通知》,開展2020年自治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征集。其中,在節能環保產業領域,重點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節能環保產業,重點支持電機及拖動設備、余熱余壓余氣利用、高效儲能、節能監測和能源計量、高效
甘肅省天水市以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提升水平為目標,加快發展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大力提升新興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項目為載體,突破核心技術、創建知名品牌,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和基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和區域競爭優勢。推動新興產業科技創新的
為促進我國工業產品質量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11月9日發布《工業產品質量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包括工業產品質量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規劃目標,主要任務,重點工程,保障措施,組織實施等六部分,旨在指導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