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生物活性材料介紹
磷酸鈣材料磷酸鈣生物活性材料主要包括磷酸鈣骨水泥和磷酸鈣陶瓷纖維兩類。前者是一種廣泛用于骨修補和固定關節的新型材料,國內研究抗壓強度已達60MPa以上。后者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生物活性,可用于無機骨水泥的補強及制備有機與無機復合型植人材料。磷酸鈣纖維或晶須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對人體無毒副作用,是生物陶瓷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理想增強材料。羥基磷灰石羥基磷灰石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生物活性材料之一,作為最有代表性的生物活性陶瓷-羥基磷灰石[Ca10(P04)6(OH)2,簡稱HA] 。羥基磷灰石與脊椎動物骨和齒的主要無機成分相同,結構也非常相近,與動物體組織的相容性好,無毒副作用,界面活性優于各類醫用鈦合金、硅橡膠及植骨用碳素材料。可廣泛應用于生物硬組織的修復和替換材料,如口腔種植、牙槽脊增高、耳小骨替換、脊椎骨替換等多個方面。另外,在HA生物陶瓷中耳通氣引流管、頜面骨、鼻梁、假眼球以及填充用HA顆粒和抑制癌細胞用HA微晶粉......閱讀全文
抗體的生物活性
抗體的生物學活性體現在:(1)特異性結合抗原:抗體本身不能直接溶解或殺傷帶有特異抗原的靶細胞,通常需要補體或吞噬細胞等共同發揮效應以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導致病理損傷。然而,抗體可通過與病毒或毒素的特異性結合,直接發揮中和病毒的作用。(2)激活補體:IgM、IgG1、IgG2和IgG3可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
生物活性肽簡介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 ,BAP)是蛋白質中20種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組成和排列方式構成的從二肽到復雜的線性、環形結構的不同肽類的總稱,是源于蛋白質的多功能化合物。 [1] 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種人體代謝和生理調節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進免疫、激素調節、抗菌、抗病毒、降血壓、降
常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介紹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主要有碳、石墨、硅、錫、鈷等,而鋰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常見的分類方法包括天然石墨負極材料、人工石墨負極材料、非晶碳負極材料和硅碳復合負極材料等。
常見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介紹
1、碳負極材料此種類型的材料無論是能量密度、循環能力,還是成本投入等方面,其都處于表現均衡的負極材料,同時也是促進鋰離子電池誕生的主要材料,碳材料可以被劃分為兩大類別,即石墨化碳材料以及硬碳。其中,前者主要包括人造石墨以及天然石墨。2、天然石墨天然石墨也具有諸多優勢,其結晶度較高、可嵌入的位置較多,
鋰電池常見的正極材料介紹
鋰電池常見的正極材料主要包括:鈷酸鋰(LCO)、錳酸鋰(LMO)、磷酸鐵鋰(LFP)、三元材料(NCM/NCA)等。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正極材料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常見鋰電池正極材料特性介紹
隨著鋰離子電池的不斷發展,應用領域也在逐漸的擴大,其在正極材料的使用方面已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其中包括:橄欖石型磷酸亞鐵鋰、層狀鈷酸鋰、尖晶石型錳酸鋰等等,實現多種材料的并存。在鋰電池正極材料當中,最常用的材料有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鎳鈷錳的聚合物)。1.鈷酸鋰作為正極材料,
新藥活性一測便知新生物學活性測定方法介紹
近年來,抗體藥物的接連上市和重磅銷售引發國內外抗體類生物治療藥物的研發熱潮。活性測定是對藥物的有效成分和含量以及藥物效價的測定,是確保抗體類藥物有效性的重要質控指標。現階段抗體藥物的活性分析方法主要是體外( in vitro) 檢測,主要有基于細胞、轉基因細胞以及新技術應用三方面對抗體藥物活性測
關于球形芽孢桿菌的生物活性的介紹
球形芽孢桿菌(Bacillus phaericus,Bs)廣布全球,是普遍存在于土壤或水域中的一種產芽孢菌,其中部分菌株具殺蟲性能。其殺蟲譜比蘇云金桿菌為窄,一般而言,庫蚊對它最敏感,按蚊次之,多數伊蚊種類對它不敏感,對蚋的幼蟲亦無毒效。Bs在污水中有較大持效,適用于防治污水庫的淡色庫蚊和致倦庫
關于沒食子酸的生物活性介紹
沒食子酸具有抗炎、抗突變、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多種生物學活性; 同時沒食子酸具有抗腫瘤作用,可以抑制肥大細胞瘤的轉移, 從而延長生存期;也是相對適宜的殺錐蟲候選藥物;對肝臟具有保護作用,可以抵抗四氯化碳誘導的肝臟生理和生化的轉變;可以通過抑制內皮NO的生成誘導血管內皮依賴性收縮和對內皮依賴性松。
常見材料試驗機的性能特點介紹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力的增強,各類新材料層出不窮,原有材料的性能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使用面也在不斷的擴大,因而對材料的檢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眾所周知,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材料試驗機的使用僅局限于金屬等少數領域,而如今,材料試驗機的使用范圍已不再只限于金屬等領域了,它已經擴展到了所有的行業。材料試
常見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介紹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等。其中鈷酸鋰是目前絕大多數鋰離子電池使用的正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常見的負極材料介紹
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是由負極活性物質碳材料或非碳材料、粘合劑和添加劑混合制成糊狀膠合劑均勻涂抹在銅箔兩側,經干燥、滾壓而成。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儲存鋰的主體,使鋰離子在充放電過程中嵌入與脫出。鋰電池充電時,正極中鋰原子電離成鋰離子和電子,并且鋰離子向負極運動與電子合成鋰原子。放電時,鋰原子從石墨晶體內負
常見的鋰電池隔膜材料性能介紹
市場化的隔膜材料主要是以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為主的聚烯烴(Polyolefin)類隔膜,其中PE 產品主要由濕法工藝制得,PP 產品主要由干法工藝制得。下面是PE和PP這兩種材料的特性,總體而言:(1)PP 相對更耐高溫,PE 相對耐低
氨肽酶作為生物活性多肽的制備介紹
生物活性多肽大部分是細胞生長因子,它們在體內含量極低,但生物活性極高,對多種細胞生理功能和代謝活動發揮著生物調節作用。具有保健和美容的功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酶解來得到特定的活性肽是制備活性多肽的一種安全且高效的途徑。劉通訊等先用蛋白酶對大豆分離蛋白進行水解,然后再用氨肽酶進行水解,研究發現,產品
細菌內毒素分類和生物活性相關介紹
分類 一般細菌毒素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外毒素(Exotoxin);它是一種毒性蛋白質,是細菌在生長過程中分泌到菌體外的毒性物質。產生外毒素的細菌主要是 革蘭氏陽性菌。如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肉毒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少數 革蘭氏陰性菌。另一類為內毒素(Endotoxin)。是 革蘭氏陰性菌的
抗原抗體的生物活性
(1)結合特異性抗原:抗體與其他免疫球蛋白分子區別,就在于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在體內導致生理或病理效應;在體外產生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可見的抗原抗體結合反應。抗體是靠其分子上的特殊的結合部位與抗原結合的。(2)激活補體: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后,借助暴露的補體結合點去激活補體系統、激發補體的溶菌
生物蛋白如何保持活性
生物活性蛋白對環境的要求很高,高濃度的生物活性蛋白在常溫下保存很容易失去活性,為了確保這些珍稀成分的特殊活性與功能,只能采取生物凍干工藝,在無菌環境下采用-80度的極速超低溫真空凍干技術,使生物活性蛋白進入休眠狀態,達到完整的保存其生物活性的目的。
抗原抗體的生物活性
(1)結合特異性抗原:抗體與其他免疫球蛋白分子區別,就在于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在體內導致生理或病理效應;在體外產生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可見的抗原抗體結合反應。抗體是靠其分子上的特殊的結合部位與抗原結合的。 (2)激活補體: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后,借助暴露的補體結合點去激活補體系統、激發補
生物活性玻璃的定義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glass,BAG)是一類能對機體組織進行修復、替代與再生、具有能使組織和材料之間形成鍵合作用的材料。BAG在1969年由Hench發現,由SiO2,Na2O,CaO和P2O5等基本成分組成的硅酸鹽玻璃。生物活性玻璃的降解產物能夠促進生長因子的生成、促進細胞的繁衍、增
TNF的生物活性測定
1.? 材料和試劑1.1培養液A :DMEM培養液添加10%的胎牛血清(FBS)。1.2培養液B:DMEM培養液添加10%的胎牛血清(FBS)和終濃度為0.7--1μg/ml的放線菌素D。1.3? L929細胞株:鼠結締組織纖維母細胞,來源于22天雄性C3H鼠皮下組織。1.4? 結晶紫染色溶液:0。
抗原抗體的生物活性
(1)結合特異性抗原:抗體與其他免疫球蛋白分子區別,就在于抗體能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在體內導致生理或病理效應;在體外產生各種直接或間接的可見的抗原抗體結合反應。抗體是靠其分子上的特殊的結合部位與抗原結合的。 (2)激活補體:抗體與相應抗原結合后,借助暴露的補體結合點去激活補體系統、激發補
生物活性玻璃的應用
生物活性玻璃擁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應用大致可以分為四類:1.應用于骨骼修復中;2.在口腔治療中用作髓室穿孔的覆蓋修復材料和牙科植入材料;3.應用于創口愈合中;4.添加在美容護膚高檔化妝品中。
生物活性的理論背景
該概念是在 1969 年美國人 L.Hench 在研究生物玻璃時發現并提出,進而在生物陶瓷領域引入了生物活性概念,開創了新的研究領域。經過 30 多年來的發展,生物活性的概念在生物材料領域已建立了牢固的基礎,如β-磷酸三鈣可吸收生物陶瓷等,在體內可被降解吸收并為新生組織代替,具有誘出特殊生物反應的作
抗原抗體的生物活性
抗原抗體的主要功能從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機體內的微生物、寄生蟲等異物,中和它們所釋放的毒素或清除某些自身抗原,使機體保持正常平衡,但有時也會對機體造成病理性損害,如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等一些自身抗體的產生,對人體可造成危害。(1)結合特異性抗原:抗體與其他免疫球蛋白分子區別,就
生物活性玻璃的特點
生物活性玻璃在骨骼中應用有以下優點:1.骨形成迅速,除骨引導作用以外,在顆粒內部及其周圍也可見骨生成。2.顆粒大小均勻,由于顆粒之間空隙和材料表面的大量微孔存在,為血管和組織的長人和緊密結合提供了良好條件。3.操作性能良好,生物相容性好,有黏附性和局部止血作用。4.X線阻射,便于術后檢查。5.具有降
TNF的生物活性測定
1. 材料和試劑1.1培養液A :DMEM培養液添加10%的胎牛血清(FBS)。1.2培養液B:DMEM培養液添加10%的胎牛血清(FBS)和終濃度為0.7--1μg/ml的放線菌素D。1.3 L929細胞株:鼠結締組織纖維母細胞,來源于22天雄性C3H鼠皮下組織。1.4 結晶紫染色溶液:0。05%
生物活性玻璃的特性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glass,BAG),它是由SiO2,Na2O,CaO和P2O5等基本成分組成的硅酸鹽玻璃。生物活性玻璃及玻璃陶瓷最顯著的特征是植入人體后,表面狀況隨時間而動態變化,表面形成生物活性的碳酸羥基磷灰石(HCA)層,為組織提供了鍵合界面。多數生物活性玻璃是A類生物活性材料
生物活性物質的定義
生物活性物質,也稱之為生理活性物質,即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是指對生命現象具有影響的微量或少量的物質,包括多糖、萜類、甾醇類、生物堿、肽類、核酸、蛋白質、氨基酸、甙類、油脂、蠟、樹脂類、植物色素、礦物質元素、酶和維生素等。
我國在近紅外光學活性材料及生物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國化學會旗下的期刊ACS Nano(影響因子IF 13.942)上,刊載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科學學院田志遠教授課題組博士研究生呂巖霖的研究論文Cancer Cell Membrane-Biomimetic Nanoprobes with Two-Photon Excitatio
IL2生物學活性檢測(MTT)原理材料和方法
(一)原理白細胞介素-2(IL-2)是由活化的輔助性T細胞分泌的一種細胞增殖因子,具有促T細胞增殖和維持T細胞體外長期生長的作用。CTLL-2為IL-2依賴細胞株可用作IL-2生物學活性定量檢測。本實驗采用MTT分析法,通過測定CTLL-2細胞的增殖量,確定IL-2生物學活性單位。檢測IL-2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