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3年 Watson Crick 揭示了遺傳物質 DNA 雙螺旋結構,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20世紀60年代末斯坦福大學教授Berg嘗試用來自細菌的一段 DNA 與猴病毒 SV40的 DNA 連接起來,獲得了世界第一例重組 DNA。但這項研究受到了其他科學家的質疑,因為 SV40病毒是一種小型動物的腫瘤病毒,可以將人的細胞培養轉化為類腫瘤細胞。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第一例基因重組生物技術食品牛乳凝乳酶的商業化生產,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在1990年召開的第一屆 FAO/WHO 專家咨詢會議在安全性評價方面邁出了第一步會議首次回顧了食品生產加工中生物技術的地位,討論了在進行生物技術食品安全性評價時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問題。傳統的食品安全性評價毒理學方法已不再適用于轉基因食品。1993年經濟發展合作組織召開了轉基因食品安全會議,會議提出了《現代生物技術安全性評價,概念與原則》的報告,報......閱讀全文
黑龍江大豆協會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國內腫瘤高發區與轉基因大豆油消費區域呈高度相關性。報告即出,引起社會各界一片嘩然。食品安全領域的一些專家更是紛紛反駁稱,該推斷毫無依據。 6月25日,黑龍江大豆協會向《華夏時報》記者回應稱,法國、俄羅斯科學家的實驗已經證明了轉基因大豆油的致癌一
8月17日,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暑期院士專家系列科普講壇”的首期講座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行。中科院院士、原北大校長許智宏,中科院院士、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長陳曉亞,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黃繼榮,圍繞“透視轉基因——從農作物的由來說起”的主題,向公眾解讀了轉基因的奧秘,并與現場觀
核心提示:在嚴格科學的證明出來之前,我們還是應該再繼續相信蒙牛一次,不能用情緒化的對過去奶業的憤怒與不相信去打倒另外一個也許是無辜的企業。蒙牛背后有數萬個小農戶需要保護。當然如果找出確鑿的證據證明蒙牛造假,那就另當別論,必須讓作假者受到懲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