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學證據揭示海洋氧化為何遲滯20億年
氧氣是生命之源。早期地球氧氣含量極低,直到24億年前,地球發生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含氧量達現在的1%以上,導致真核生物在地球上首次出現。而第二次大氧化事件則是在5.8億—5.2億年前,大氣中的氧含量才增加到現代大氣氧含量的60%以上,從而觸發了動物的快速起源以及寒武紀大爆發等。為什么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之后,地球大氣和海洋的氧化程度遲滯了近20億年才急劇增加呢?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員領導的中英合作團隊,采用多種地球化學指標并結合數學模型,首次系統論證了巨大海洋溶解有機碳庫的存在是遲滯元古宙海洋徹底氧化的關鍵原因。近日,該成果在地球科學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上發表。溶解有機碳庫模型最早由美國學者提出,該模型認為,前寒武紀海洋表層透光帶內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原核生物,這些微生物死亡后的有機質顆粒細小、沉降速率慢,在海水中不斷積累形成一個巨大海洋溶解有機碳庫,超過現代大洋溶解有機碳庫1000倍以上。由于這種以......閱讀全文
投身地理-心系家國——劉君德的地理人生
劉君德81歲時登上海拔4500米的祁連山考察冰川。?作者提供劉君德(站立者)在淮南考察。?作者提供劉君德在作學術報告。?作者提供劉君德的部分著作?作者提供劉君德的部分著作?作者提供【學人自述】中國行政區劃的演進,內容極其豐富且復雜,然而,在改革開放之前,這一重要領域長期處于停滯的狀態。學界只有史學界
灣區地理標志國際論壇聚焦全球地理標志保護熱點
1月10日,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暨國際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第五屆知交會暨地博會)“灣區地理標志國際論壇”舉行。本次論壇聚焦全球地理標志保護熱點,旨在打造地理標志國際對話高端平臺。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一級巡視員錢永成出席論壇并致辭。他指出,第五屆知
“地理孤島”變身“科學天堂”
1959年,我國植物學界先驅蔡希陶先生遠赴西雙版納勐侖鎮,帶領一批“科學魯濱遜”,在羅梭江環繞的荒島上披荊斬棘,創辦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 如今,集科學研究、物種保護、科普教育于一身的版納植物園雖然已經被評為“五星級風景區”,但這里地處中緬邊境,距離昆明市6
地骨皮的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國東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南部以及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各省區;朝鮮,日本,歐洲有栽培或逸為野生。主產山西、河南、浙江、江蘇;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赤芍的地理分布
1、芍藥:分布于東北、華北、陜西及甘肅。各城市和村鎮多有栽培。 2、川赤芍:分布于陜西、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等地。 3、草芍藥: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赤芍的地理分布
1、芍藥:分布于東北、華北、陜西及甘肅。各城市和村鎮多有栽培。 2、川赤芍:分布于陜西、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等地。 3、草芍藥:分布于東北及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桂枝的地理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福建、臺灣、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
秦皮的地理分布
1、苦櫪白蠟樹: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2、白蠟樹:分布于中國南方各地。 3、尖葉白蠟樹:多為栽培,也見于海拔800~1600m的山地雜木林中。 4、宿柱白蠟樹:分布于陜西、甘肅、河南、四川。
阿魏的地理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沙地、荒漠。生于海拔850m荒漠中和帶礫石的粘質山坡上。生于沙漠邊緣地區,海拔約700m的粘質土壤的沖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中亞地區及伊朗和阿富汗。分布于新疆伊寧。分布于新疆乞康。
馬勃的地理分布
脫皮馬勃:主要分布在 內蒙古、河北、陜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湖北、湖南、貴州等地。 大頹馬勃:主要分布在 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新疆、青海、江蘇等地。 紫色馬勃:主要分布在 河北、新疆、青海、四川、湖北、安徽、江蘇、廣西、福建、海南等地。
地理國情監測須“靠譜”
“地理國情數據將直接影響到國家重大決策。該數據可靠性達到80%或99%,對有關決策的意義是不一樣的。”香港理工大學武漢大學空間信息聯合實驗室教授史文中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如此解釋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 史文中團隊從可靠性的角度對地理國情動態監測的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進行了探討,
枸骨冬青的地理分布
產于江蘇、上海市、安徽、浙江、江西、湖北、重慶、湖南等省區;生于海拔150-1900米的山坡、丘陵等的灌叢中、樹林中以及路邊、溪旁和村舍附近。分布于朝鮮。
茜草屬的地理分布
世界約70余種, 分布于西歐、北歐、地中海沿岸、非洲、亞洲溫帶、喜馬拉雅地區、墨西哥至美洲熱帶。中國有36種、2變種,產全國各地,以云南、四川、西藏和新疆種類最多[3]。其中屬模式種產新疆的阿克蘇、于田、沙雅、且末、麥蓋提、庫車、策勒、輪臺等縣。
草烏的地理分布介紹
約有350種,分布于北半球溫帶,主要分布于亞洲,其次在歐洲和北美洲。中國約有167種,除海南島外,在中國臺灣和大陸各省區都有分布,大多數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東部的高山地帶,其次在東北諸省也有不少種類。
豨薟的地理分布
廣產陜西、甘肅、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福建、廣東(海南)、臺灣、廣西、云南等省區。還廣布于歐洲、蘇聯高加索、朝鮮、日本、東南亞及北美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地區。
桑枝的地理分布介紹
原產我國中部,有近四千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圍廣泛,東北自哈爾濱以南;西北從內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南至廣東、廣西,東至臺灣;西至四川、云南;以長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垂直分布大都在海拔1200m以下。此外,朝鮮、蒙古、日本、俄羅斯、歐洲及北美也有栽培。
黃葵的地理分布
我國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和云南等省區栽培或野生。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和印度。現廣植子熱帶地區。
菟絲子科的地理分布
廣布于全世界暖溫帶,主產美洲。在我國產于連云港、邱縣、銅山、寶應、南京、吳江等地,生長在山坡路旁、河邊,多寄生在豆科、菊科、蓼科等植物上;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及西南各省。
紫草科的地理分布
本科約100屬,2000余種,分布于溫帶與熱帶地區,以地中海區域較多。我國51屬,210種,各地均產,以西北、西南地區種類較多。已知藥用22屬,62種。
松茸的地理分布
松茸在世界上分布很廣,從非洲、歐洲、大洋洲、亞洲到北美洲都有松茸發生報導,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鮮、美國、加拿大和北歐國家。日本是松茸的主產區,也是松茸的主要消費國家。根據松茸的生態、形態可把這些主產區歸為三種類型:日本類松茸,包括日本、朝鮮半島、中國吉林、中國臺灣松茸;中國類松茸,主要是指中國橫斷
桂枝的地理分布介紹
生態環境:生于常綠闊葉林中,但多為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福建、臺灣、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大多為人工純林。
東北地理所發現東北黑土農田土壤微生物地理分布格局
土壤微生物是否存在與植物和動物等大型生物相似或不同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哪些歷史和環境因素驅動著這種格局的存在是當前地學和微生物生態學研究的交叉熱點課題之一。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田分子生態學科組王光華團隊在明確了東北黑土農田土壤細菌群落結構地理分布規律的基礎上(Soil Biolo
空間信息可為記憶加注“地理標記”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9日(北京時間)報道,最近,一個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德國弗萊堡大學神經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通過讓志愿者玩一種 “送貨”游戲后發現,神經元能編碼空間信息,給一段特定記憶標注“地理標記”,并能在這段記憶被回想前立即激活。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學》雜志上。
金果欖的地理分布
產于中國湖北西部和西南部、陜西南部(安康)、四川東部至西南部,西至天全一帶、西藏東南部、貴州東部和南部、湖南(西部、中部和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西北部、廣東北部和西部、廣西東北部和海南北部。越南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宜昌。
野花椒的地理分布介紹
產青海、甘肅、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江西、臺灣、福建、湖南及貴州東北部。見于平地、低丘陵或略高的山地疏或密林下,喜陽光,耐干旱。
朱砂根的地理分布
產地:我國西藏東南部至臺灣, 湖北至海南島等地區,海拔90-2400米的疏、密林下蔭濕的灌木叢中。印度,緬甸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至日本均有。 日本經琉球至中國東南部、中部和西部。一般生于海拔500-2000m的林蔭下或灌叢中。 【備注】:中國南部山林中常見的野生植物,喜生于陰地, 廣州近郊
決明子的地理分布介紹
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決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決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種子。 生于山坡、路邊和曠野等處。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區。全世界熱帶地方均有。安徽、廣西、四川、浙江、廣東等省,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田七花茶的地理分布
田七是第三紀古熱帶孑遺植物,全世界僅有我國廣西、云南等省區部分縣種植。廣西的田七分布在田東、田陽、靖西、德保等地,特別是靖西因田七產量高,質量好,被稱為“田七之鄉” 。
星毛委陵菜的地理分布
星毛委陵菜(別名無莖委陵菜)分布于中國東北平原,河北北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中、南部,伊克昭盟東部,陜西、甘肅、寧夏黃土高原和西藏;蒙古、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也有分布。星毛委陵菜作為常見的伴生植物,出現于蒙古高原東部的波狀平原及黃土高原丘陵、山地的大針茅(Stipa gran
桔梗科的地理分布介紹
全科有60-70個屬,大約2000種。世界廣布,但主產地為溫帶和亞熱帶。最大的兩個屬是 Campanula 和 Lobelia,它們各自都有數百種,前者主產北溫帶,后者主產熱帶和亞熱帶,尤其是南美洲。中國產16屬,大約170種,其中 Adenophora 和 Codonopsis 主產于中國,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