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人類能防止小行星撞地球嗎?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 有小行星要撞向地球?這樣的消息一旦出現,多多少少總會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略感恐慌。事實上,雖然每年有大量小行星撞向地球,但絕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氣層中分解。不過,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理論上確實存在。據美國行星學會介紹,目前關于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技術存在多種思路,極端方式是核爆,比較溫和的方式是讓一個重型航天器擦過小行星,從而使小行星偏離原來軌道。介于二者之間的是動能撞擊器技術,重點是以一個或多個航天器高速撞擊小行星,以改變其軌道。美國航天局于美國東部時間24日發射一個任務名為“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的航天器,引導它撞擊一個小型天體,以評估防御小行星撞地球技術。這是美國航天局第一項驗證動能撞擊器技術的任務,即通過撞擊小行星改變其軌道,保衛地球不被小行星撞擊。這項任務由美國航天局交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負責,將首次測試這種驅離小行星的策略是否切合實際:測試航天器能否自主航行到目標小行星......閱讀全文
天文盛宴,我們來了!
從夏威夷的火山到南極點的冰蓋,從西班牙的山脈到南美洲的沙漠……在地球上海拔最高、最偏僻的8個野外臺站,8座射電望遠鏡連成一張巨網,形成一架與地球等大的虛擬望遠鏡。如同一片田野里的向日葵,它們陣列整齊、步調一致,遙指蒼茫宇宙的同一方向。在這只巨大“復眼”的凝視下,就連黑洞這樣的終極深淵也無法遁形
“天文望遠鏡及天文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揭牌儀式現場 9月15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和北京師范大學共建的“天文望遠鏡及天文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云南天文臺舉行。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長沈華出席揭牌儀式并講話。 云南天文臺臺長韓占文在揭牌儀式上致辭。韓占文指出,云南天文臺地處我國西南邊陲
國家天文臺與廣西大學共建天文臺研究中心
11月4日下午,廣西大學—國家天文臺天體物理和空間科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廣西大學君武樓第二會議室舉行,儀式由廣西大學科技處簡金寶處長主持。授牌儀式現場 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埮、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國家天文臺書記劉曉群、廣西大學黨委書記梁穎、校長唐紀良、國家有關部門代表、
“中國天眼” 帶火天文小鎮
7月19日,32歲的劉成亮在民宿內調試望遠鏡。7月20日,參觀者在天文小鎮上的“天文體驗館”內觀看“中國天眼”模型。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依托“中國天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從2015年9月開始動工建設以科普為主題的特色天文小鎮。目前,投入使用的項目有天文時空塔、天文體驗館與天文觀測演示等20余個
云南天文臺主持研制的多功能天文經緯儀通過驗收
近期,由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主持,南京耐爾思光電儀器有限公司和昆明理工大學合作參與的多功能天文經緯儀樣機研制完成,并通過項目驗收。該項目得到了云南省科技廳、昆明市科技局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 多功能天文經緯儀是一種帶有多種測量裝置、采用多種新方法實時測定儀器誤差、口徑30厘米、全自
新疆天文臺—中國科大天文學系合作交流研討會召開
7月28日至8月1日,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在烏魯木齊市舉行雙邊合作交流研討會。雙方參會專家學者共78人。 本次會議內容豐富,首先新疆天文臺臺長王娜和中國科大天文學系執行主任袁業飛分別介紹了各自單位情況。隨后,與會專家通過30個報告充分展示了雙方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內容涉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文界正為SKA做充分科學準備
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為迎接天文領域SKA(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射電望遠鏡)時代的到來,中國天文界正在做充分的科學準備:在中國SKA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武向平院士牽頭下,中國天文界已形成11個科學工作組,并完成《中國SKA科學白皮書》中、英文版。 同時,
全球最大天文館上海開建
科技日報上海11月8日電 (金婉霞 記者王春)人馬座長什么樣子?離我們有多遠?宇宙為何是這樣子的?以后這些問題或許都可以在上海天文館找到答案。11月8日,隨著第一鏟泥放入坑中,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在臨港新城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完工。 據悉,上海天文館建筑方案設計體現了“天體”
天文+生物 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在人們印象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向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近日,它卻爆出了一項生物學研究突破——由其資助的研究合成了一個類似于DNA的分子系統。這種分子系統能存儲和傳遞信息。它雖然并不是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卻告訴正在尋找地外生命的科學家,生命在其他星球可能以另一種形式存在,需要重新思
中國簽署SKA天文臺公約
南非的MeerKAT射電望遠鏡是平方公里陣列的原型。圖片來源:南非射電天文學觀測組織 本報訊 平方公里陣列(SKA)是一個建造世界上最大射電望遠鏡的項目。如今,參與該項目的7個創始成員國于3月12日在意大利羅馬正式簽署了一項公約,建立一個政府間組織來監督該項目運行并正式批準其建設。 這個名為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