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胞核的改變 (1)核增大:胞核顯著增大,為同類正常細胞1~4倍,有時可達10倍以上。 (2)核深染:由于癌細胞DNA大量增加,染色質明顯增多、增粗,染色加深,呈藍紫色似墨滴狀。腺癌深染程度不及鱗癌明顯。 (3)核畸形:各種畸形,如結節狀、分葉狀、長形、三角形、不規則形,可有凹陷、折疊。某些腺癌細胞畸形不明顯。 (4)核胞質比失調:由于胞核顯著增大,引起核胞質比增大。癌細胞分化越差,核胞質比失調越明顯。 2.細胞質的改變 (1)胞質量異常:胞質相對減少,分化程度越低,胞質量越少。 (2)染色加深:由于胞質內含蛋白質較多,HE染色呈紅色,且著色不均。 (3)空泡變異:腺癌細胞較為突出,常可融為一個大空泡,將核擠向一側,形成戒指樣細胞。 (4)細胞形態畸形:癌細胞呈不同程度的畸形變化,如纖維形、蝌蚪形、蜘蛛形及其他異型。細胞分化程度越高,畸形越明顯。 (5)吞噬異物:癌細胞胞質內常見吞噬的異物,如血細胞、......閱讀全文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一直圍繞著腫瘤動物模型的構建,為大家介紹了腫瘤研究中各種實用動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相信大家應該收獲頗多。動物水平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更接近臨床的數據分析,與此同時,腫瘤細胞的實驗研究也同樣重要,它是腫瘤研究的初級階段,可以更加快捷地提供在體外水平的研究結果。本期我們就開啟腫瘤細胞學新
細胞診斷要訣鏡下觀察要周到,每個視野不漏掉;看完背景看細胞,低倍高倍仔細瞧;先看形態和大小,核漿比例有多少;核的結構最重要,核質又多又粗糙;核膜核仁均異常,病理分裂偶見到;單個細胞不能斷,足量細胞方有效;只有成堆無分散,重復檢查再報告。
細胞診斷要訣 鏡下觀察要周到,每個視野不漏掉; 看完背景看細胞,低倍高倍仔細瞧; 先看形態和大小,核漿比例有多少; 核的結構最重要,核質又多又粗糙; 核膜核仁均異常,病理分裂偶見到; 單個細胞不能斷,足量細胞方有效; 只有成堆無分散,重復檢查再報告。
食管癌細胞株表達MMP-2:1.細胞種類:食管癌細胞株;2.培養的天數:2d;細胞倍增時間--24h左右;3.放大倍速:倒置熒光顯微鏡,100倍;4.培養基種類:1640+10%胎牛血清;5.細胞狀態與特征簡述:細胞貼壁生長;6.圖片目的:鑒定食管癌細胞表達MMP-2,胞漿中綠色熒光為MMP-2,細
腫瘤干細胞是腫瘤中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產生異質性腫瘤細胞的細胞。 腫瘤干細胞假說最先是由Mackillop于1983年提出,他認為在所有的腫瘤中都可能存在著一小部分細胞具有類似干細胞的特殊功能。1997年,Bonnet第一次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分離出了一類細胞表面抗原標記是CD34+
隨著機體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力在40歲后急劇下降,不定期回輸活性免疫細胞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清除病毒和癌變細胞,從根本上提升肌體健康狀態。 免疫細胞療法還可清除微小病灶及手術、放化療后殘留的腫瘤細胞,預防復發和轉移,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穿越這個詞大家并不陌生,那么這個腫瘤細胞是如何穿越了呢???請容我給大家細細講來…… 01案例經過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正暢翔在微生物的海洋里不能自拔(本人從事微生物檢驗),一張腹水的抗酸染色涂片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張片子在低倍鏡下就看到細胞大小不等,于是轉自高倍鏡下
腫瘤細胞在組織培養中占有核心的位置,首先癌細胞是比較容易培養的細胞。當前建立的細胞系中癌細胞系是最多的。另外腫瘤對人類是威脅最大的疾病。腫瘤細胞培養是研究癌變機理、抗癌藥檢測、癌分子生物學極其重要的手段。腫瘤細胞培養對闡明和解決癌癥將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組織培養腫瘤細胞生物學特性腫瘤細胞與體內正
Matrigel 基質膜模型 實驗方法原理 Matrigel 是從小鼠EHS肉瘤中提取的基質成分
第二節 黑素細胞及其腫瘤一、正常黑素細胞人類黑素細胞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層。表皮黑素細胞起源于神經嵴。HE染色的切片中,黑素細胞核小濃染,胞漿透明,約10個基底細胞中可見一個。能確定黑素細胞的方法有透射電鏡觀察及多巴染色。免疫細胞化學染色目前僅以抗S-100蛋白抗體著染有一定參考意義,根據其位于基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