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顆粒物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按塵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可分為飄塵和降塵。習慣上分為:①塵粒:較粗的顆粒,粒徑大于75微米。②粉塵:粒徑為1~75微米的顆粒,一般是由工業生產上的破碎和運轉作業所產生。③亞微粉塵:粒徑小于1微米的粉塵。④炱(tai):燃燒、升華、冷凝等過程形成的固體顆粒,粒徑一般小于1微米。⑤霧塵:工業生產中的過飽和蒸汽凝結和凝聚、化學反應和液體噴霧所形成的液滴。粒徑一般小于10微米。由過飽和蒸汽凝結和凝聚而成的液霧也稱霾。⑥煙:由固體微粒和液滴所組成的非均勻系,包括霧塵和炱,粒徑為0.01~1微米。⑦化學煙霧:分為硫酸煙霧和光化學煙霧兩種。硫酸煙霧是二氧化硫或其他硫化物、未燃燒的煤塵和高濃度的霧塵混合后起化學作用所產生,也稱倫敦型煙霧。光化學煙霧是汽車廢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通過光化學反應所形成,光化學煙霧也稱洛杉磯型煙霧。⑧煤煙:煤不完全燃燒產生的炭粒或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飛灰,粒徑為0.01~1微米。⑨煤塵:......閱讀全文
對顆粒物尚無統一的分類方法,按塵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特性可分為飄塵和降塵。 習慣上分為: ①塵粒:較粗的顆粒,粒徑大于75微米。 ②粉塵:粒徑為1~75微米的顆粒,一般是由工業生產上的破碎和運轉作業所產生。 ③亞微粉塵:粒徑小于1微米的粉塵。 ④炱(tai):燃燒、升華、冷凝等過程形成的固
粉塵(微塵、Dust)顆粒直徑:1~100μm;物態:固體;生成機制、現象:機械粉碎的固體微粒,風吹揚塵,風沙。煙(煙氣,Fume)顆粒直徑:0.01 ~ 1 μm;物態:固體;生成機制、現象:由升華、蒸餾、熔融及化學反應等產生的蒸氣凝結而成的固體顆粒。灰(Ash)顆粒直徑:1 ~ 200μm;物態
總懸浮顆粒物可分為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一次顆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釋放到大氣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質,如:風揚起的灰塵、燃燒和工業煙塵。二次顆粒物是通過某些大氣化學過程所產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轉化生成硫酸鹽。 粒徑小于100μm的稱為TSP,即總懸浮物顆粒;粒徑小于10μm的稱為PM10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12年5月下發的《PM2.5自動監測儀器技術指標與要求(試行)》確定了三種PM2.5的自動監測方法,分別是β射線方法儀器加裝動態加熱系統,β射線方法儀器加動態加熱系統聯用光散射法,微量振蕩天平方法儀器加膜動態測量系統(FDMS)。
測定方法主要有:①重量法,又叫重量濃度法,采用過濾器或其他分離器收集粉塵并稱重的方法,是測定含塵量的可靠方法。過濾器可用濾紙、聚苯乙烯的微濾膜等。有多種測定儀器,如靜電降塵重量分析儀可測出低達每標準立方米含塵10微克的濃度。若將已知有效表面積的集塵裝置放在露天的適當位置,收集足夠量的塵粒進行稱重,可
本項目屬于光譜法在線組分環保監測分析儀,主要應用于固定氣體污染源的監測(如火電廠、各個燃煤取暖鍋爐)。煙氣SO2自動分析儀的原理按照分析方法分類有電導法、非分散紅外吸收法(動態范圍較窄)、紫外吸收法、紫外熒光法、火焰光度法和定電位電解法(傳感器壽命較短)。 按照采樣方式分類主要有: (1)
1、干沉降:指顆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與其他物體碰撞后發生的沉降。這種沉降存在著兩種機制。一種是通過重力對顆粒物的作用,使其降落在土壤、水體的表面或植物、建筑物等物體上,粒徑越大,沉降速率越大。另一種沉降機制是粒徑小于0.1μm的顆粒,即Aitken粒子,它們靠Brown運動擴散,相互碰撞而凝聚
大氣顆粒物采樣器適用于采集大氣中的PM10、PM5、PM2.5等不同粒徑的顆粒物,按照顆粒物粒徑的不同,顆粒物采樣器不同的分類。關于大氣顆粒物采樣器有哪些分類? ? PM2.5采樣器適用于大氣中PM2.5顆粒的采樣,是PM2.5監測防止工作中的重要儀器設備。顆粒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其在
主要特點? 1.?采用流量、壓力、溫度傳感器和單片機測控技術,自動控制抽氣泵流量,實現恒流量采樣 2.?能自動測量環境溫度、大氣壓、流量等參數? 3.?能數字化設定采樣流量(工況)、采樣時間、間隔采樣時間、采樣體積(標況)等參數? 4.?能數字化校準流量、溫度、壓力、時間等數值? 5.?自動顯示、
pm2.5的檢測還真不知道,但凈化室中需要檢測空氣的顆粒數來判斷凈化等級,這個檢測是用激光粒子測數器來實現的,凈化室都是百級、千級、萬級的,這些都能檢,pm2.5的要求又不高,這個應該也能檢吧,你看看2.5的要求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