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單落空項目終止雙良節能“痛”上加“痛”
雙良節能一天同時發布兩個負面消息:一是近億美元海外大單落空;二是海水淡化設備制造項目終止。 雙良節能今日公告,近日與阿聯酋全球采購商有限公司簽署“GSF/PO/Jharkhand/011/11-12”訂單的終止協議書,同意終止該份合同并互不承擔任何責任。 資料顯示,2011年6月9日,公司與阿聯酋全球采購商有限公司達成空冷器的買賣合同,為印度愛沙電力(佳凱德)有限公司的佳凱德熱電項目3*600兆瓦空冷凝汽器機組,包括調試備件和強制備件,金額9280萬美元。 公告表示,雙方確認,現因空冷器合同實際履行過程中,出現了因不能歸責任一方的事件,導致項目實施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雖經雙方共同努力解決,但最終仍然導致雙方均無法履行空冷器合同項下各自的義務,雙方均無過錯。因此,經友好協商,同意終止空冷器合同并互不承擔任何責任。 公司表示,由于空冷器合同涉及之項目并未正式啟動和實施,雙方并未有資金往來發生,終止該空冷......閱讀全文
觀海水旅行-解海水淡化之謎
事件??????? 全國聚焦海水淡化 全國首批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試點名單上共有8位成員,浙江舟山市和深圳市入選試點城市,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滄州渤海新區入選試點園區,浙江鹿西鄉 (島)入選試點海島,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入選產業基地,天津國投津能發電為海水淡化供水試點,甘肅慶陽市環縣為
浮夸風吹歪海水稻-與海水無關為啥取名“海水稻”
“網紅”海水稻最近遇上了麻煩。 海水稻是袁隆平院士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一種耐鹽堿水稻,研發主陣地在青島。今年,它已經開始了全國大范圍試種。在去年的測產中,海水稻表現不錯——一種編號為YC0045的水稻材料最高畝產量達到620.95公斤,超出預期的300公斤。 在習近平主席2018新
北冰洋海水更加酸化
運載著35位歐洲科研人員的“希望”號科考船于5月中旬奔赴北冰洋考察海水酸化狀況。部分科研人員近日公布的階段測量結果顯示,北冰洋海水已經更加酸化。科研人員正準備深入研究北冰洋生態系統對海水不斷酸化會作出什么反應。 考察隊的科研人員來自歐洲11個研究所。參加此次考察的德國萊布尼
“院士港”的海水稻
一粒稻谷,是一枚小舟,自七千年前,自河姆渡口,漸次蘇醒,順水漂流,泊入院士港。 院士港,是青島國際院士港,坐落于李滄區。10月剛扯開金色大幕,我乘著高鐵的激情和速度,追逐著這粒稻谷小小的身影,來到院士港。十六號樓,是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該研發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學家,這兒
海水淡化項目落戶中捷
筆者從中捷產業園區了解到,“海水淡化與膜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建設即將正式啟動,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科研團隊已入駐中捷產業園區,進行前期準備工作。這一項目按照國家重點實驗室或國家工程中心水準的建設目標,重點開展海水淡化及濃鹽水綜合提取與利用、相關成套裝備設計制造以及生物技術應用等方面的
海水中的TNb檢測
任務:對海水進行TNb檢測有助于評估沿海地區的海水營養狀況。TNb可以通過催化燃燒樣品來檢測,但海水中的高鹽成分常常導致催化劑失活,使這個過程尤為困難。使用Xpert TOC/TNb總有機碳/總氮分析儀可以幫助您輕松解決這個問題規格說明: 設備 樣品
2018年全球海水淡化產業-反滲透法為海水淡化主流技術
全球海水淡化產能超1億噸/日市政供水占比最高 從國際看,大規模海水淡化應用已有成功實踐。目前,沙特、以色列等國家70%的淡水資源來自海水淡化,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為保護本國淡水資源也競相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已建
新技術讓海水淡化成本更低-海水進京成本降一成
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技術,很快就能讓海水進京的成本變得更低。記者昨天從中關村管委會獲悉,中關村新能源海水淡化膜法技術示范項目日前順利通過由北京節能環保中心組織的專家組驗證。今后,國產、京產技術有望將當前海水淡化制水成本降低10%以上。 渤海之濱,唐山市遷曹線和唐曹路公路之間,“中關村新能源
中國海水淡化進入加速期-已建72套海水淡化裝置
天津石化工人在對海水淡化設備進行巡檢 天津石化乙烯及配套項目從立項開始就借助天津石化地處沿海,海水資源豐富這一優勢,引進國際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解決項目的工業用水問題。 國家海水淡化“十二五”發展規劃及項目審查會會議近日在湖北召開。會議指出,在沿海大規模
海水淡化效益環保求雙贏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高溫、蒸餾、反滲透等工序,把普通海水變成淡水的過程。在我國,淡化水廣泛應用于沿海地區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及海島生產生活用水。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2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5個,其中最大的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扶持政策亟待落實
試想未來源源不斷的淡化海水將離百姓生活越來越近,從自來水飲用到農作物灌溉,或許有些人一時半會兒還接受不了———為何從我這代人開始就要喝海水?而主導的相關部門對此或許也難下決心。 未來我國高耗水仍難以避免,需要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為此,海水淡化已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作為緩解水資
“海水稻”讓荒地變良田
海水稻研發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取樣測算“海水稻”畝產。 “海水稻”籽粒飽滿。本報記者 陳 斌攝 李滄區曾經的沿海荒地。資料照片 近日,在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的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獲得豐收。經收割測評,畝產最高可達620.95
海水中的Hg的測定
一、方法提要被測元素在10%王水酸度,1%的混合還原劑存在下,Hg使用KBH4(15g/L)還原,生成相應的氣體。二、試劑及其配制:鹽酸(分析純);硝酸(分析純);10%硫脲-10%抗壞血酸溶液:分別稱取10g硫脲、10g抗壞血酸溶于100mL水中;王水(1+1):取3份鹽酸,1份硝酸,4份水混勻均
海水降解塑料研發,任重道遠
當前,塑料污染已經成為地球上直逼氣候變化的另一重大威脅,因為它正在急劇而不可逆地污染每一種自然系統,并危及越來越多的生物。海洋也是如此。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有多嚴重?據統計,全球每年塑料廢棄物超過3000萬噸,其中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目前,幾
海水鹽度計使用步驟說明
海水鹽度計是根據不同濃度的液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這一原理設計而成的,是一種用于測量液體濃度的精密光學儀器,具有操作簡單、攜帶方便、使用便捷、測量液少、準確迅速等特點,是科學研究、機械加工、化工檢測、食品加工及海水養殖的必備儀器。 海水鹽度計以折光原理快速檢測海水、鹽水濃度,可選數字顯示,3秒
石墨烯膜淡化海水成功
海水淡化是人類追求了幾百年的夢想,但是海水淡化受技術和成本制約仍未得到廣泛應用。記者日前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金萬勤教授團隊與國內相關科研單位合作,在石墨烯膜淡化海水的研究上獲得突破性進展,提出并實現了用水合離子自身精確控制石墨烯膜的層間距,展示了其出色的離子篩分和海
海水淡化“十二五”規劃發布
發改委昨日發布《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該規劃是國內首個海水淡化產業規劃。規劃提出,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產能達到220萬立方米/日以上,海水淡化對解決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15%以上。 發改委稱,截至2010年底,我國已
怎么測海水的含氧量
一般水里的含2VOL%的溶解空氣,氧氣在水里的體積含量為空氣的1/5,因此水里溶解氧氣為0.4%體積含量。海水和淡水差別不大,你可以通過測試化學需氧量即測試COD,可以知道水里的含氧量
淡化海水進京挺近最后關口
數據顯示,2013年,京津冀水資源匱乏規模近80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正式供水后,缺口仍有23億立方米。 用水缺口龐大,這一形勢對于海水淡化產業來說,是新的機遇,也是更重的責任。 在京東,因首鋼搬遷而聞名于世的唐山市曹妃甸開發區內,兩處日產淡化海水5萬噸的項目已悄然崛起。首鋼京唐
中國首批“海水稻”品種明年誕生
6月11日,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白泥地實驗基地,工作人員正在起秧,為插秧做準備。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供圖 ? 5月底種植于青島、東營和大慶的“海水稻”已經綠油油一片。記者近日獲悉,由袁隆平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已在6‰鹽度灌溉水條件下培育出畝產超過600公斤的品系。目
海水淡化成果匯編發布
記者從科技部在京舉行的科技成果目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科技部聯合國家海洋局共同編制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匯編》(以下簡稱《匯編》)日前正式對外發布。該項科技成果目錄可為供需雙方搭建有效對接的橋梁,加快海水淡化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應用。 據悉,《匯編》包括海水淡化關鍵技術
海水稻,打開糧食增產想象空間
“海水稻”一詞,近段時間熱度不減。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的研發團隊在位于新疆、黑龍江、山東、浙江和陜西的6個試驗基地種植耐鹽堿水稻(俗稱“海水稻”),為我國大面積鹽堿地篩選優勢海水稻品種;又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500公斤,引發廣泛關注。 在今年5月召開的兩院
淡化海水,這項技術比“膜”強
風生海水淡化研究院的非并網風能海水淡化一體化設備“新型海水淡化技術替代了傳統海水淡化技術,實現了核心裝備一體化,體積小、效率高、成本低。并且沒有傳統的高壓泵、能量回收器和增壓泵,利用數字液壓柱塞缸將海水更高效、更穩定、更經濟地轉化為淡水。”在青島國際院士港風生海水淡化研究院展廳內,倪維斗院士團隊核心
俄研發廉價海水淡化裝置
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南烏拉爾州立大學科研人員最新研發出一種廉價的海水淡化裝置。該裝置由太陽能供電,一晝夜可凈化出多達3升的清潔飲用水。 這項成果的研發者、南烏拉爾州立大學葉夫根尼·索洛明教授稱,近年來,盡管人們建造了大量海水淡化廠,但提供清潔水的問題尚未得到解決。一方面是海水淡化的周期需要很長時
蛋清“變身”-過濾海水中微塑料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今日材料》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將蛋清變為一種新材料,以較低成本去除海水中的鹽和微塑料,效率分別為98%和99%。 在最新研究中,普林斯頓大學創新學院副院長克雷格·阿諾德領導的團隊,用蛋清制造了一種氣凝膠,這種輕質多孔材料可用于多個領域,包
概念驗證裝置“聞”海水識分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247.shtm
新技術使海水淡化效率倍增
海水三千,取之一瓢,化其為淡,可解全球用水短缺之難。 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的71%,可供人類飲用的淡水面積卻只占2.5%。聯合國新發布的《世界水發展報告》指出,目前仍有超過1/4的人口生活在水資源嚴重稀缺的地區。 海水淡化技術被認為是緩解淡水緊缺的途徑之一,有效解決了沙漠、海島及沿海發達地區的
耐鹽堿水稻是人們口中常說的“海水稻”-非海水中生長水稻
我國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凌啟鴻執筆的《鹽堿地種稻有關問題的討論》一文,日前發表在《中國稻米》后,在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凌啟鴻在該文中指出,我國已積累了豐富的鹽堿地種稻經驗,最基本的條件是引淡水灌溉洗鹽,他認為目前水稻耐鹽育種取得突破性的創新發展,但尚不能改變鹽堿地種稻還必須靠淡水灌溉洗鹽這
國家海洋局海水利用報告:我國海水淡化日產超百萬噸
國家海洋局日前發布的《2015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個,產水規模每日達100.88萬噸,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每日為20萬噸。 記者獲悉,我國主要采用反滲透和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技術,產水成本每噸5—8元。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應用規模不斷增
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水工廠化養殖實驗室在膠南建成
近日,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水工廠化養殖實驗室在膠南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實驗室由位于膠南大場鎮的青島市生態工程化水產養殖示范基地與黃海水產研究所合作建成,主要以該市大場鎮漁業園區的40多家海水工廠化養殖企業為平臺,開展海水工廠化養殖新品種的開發和選育,并借助實驗室的遠程診斷系統提供養殖病害遠程診斷防治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