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超聲監測下重度肺動脈高壓產婦剖宮產術中肺栓塞搶救成功患者,女,37歲,85kg,因“停經33+3周,發現心臟異常4月,胸悶、氣促5d”入院。4個月前產檢心臟超聲發現心臟異常,考慮風濕性心瓣膜病。既往史:孕前未發現心臟異常,無手術、外傷史。入院后,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示:風濕性心臟病,左心、右房增大,以左房為著,重度肺動脈高壓(75mmHg),輕度二尖瓣狹窄并重度反流,重度三尖瓣反流,中度主動脈瓣反流并瓣口前向血流加速。胸部X線片:風濕性心臟病伴二尖瓣狹窄表現,雙肺滲出性病變,考慮肺水腫合并感染。余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術前診斷:妊娠合并風濕性心臟病,心功能Ⅲ級;風濕性二尖瓣狹窄伴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肺動脈高壓;妊娠合并心律失常(房顫);孕5產1孕33+3周單活胎。擬在靜-吸復合麻醉下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入室后開放外周靜脈,面罩吸氧,生命體征監測:HR135次/分,BP121/61mmHg,SpO2 97......閱讀全文
心臟超聲監測下重度肺動脈高壓產婦剖宮產術中肺栓塞搶救成功患者,女,37歲,85kg,因“停經33+3周,發現心臟異常4月,胸悶、氣促5d”入院。4個月前產檢心臟超聲發現心臟異常,考慮風濕性心瓣膜病。既往史:孕前未發現心臟異常,無手術、外傷史。入院后,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示:風濕性心臟病,左心、右
系統性紅斑狼瘡并肺動脈高壓患者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病例分析1.病歷摘要?患者女,28歲,于2019年1月20日因“孕31+1周待產入院,自覺乏力、活動后氣促2月余”入院。患者既往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史13年,肺動脈高壓及狼瘡性腎炎病史7年,孕前心臟彩超提示:右房內徑(RA)3.4cm,右室內徑(RV
羊水栓塞(AFE)是指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的急性肺栓塞、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衰竭甚至驟然死亡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過程。是產科特有的、罕見的、極其嚴重的分娩期并發癥,其臨床特點為起病急驟、病情兇險、難以預測,病死率高、可導致母兒殘疾甚至死亡等嚴重的不良結局。 歷史:1926年首次描述了
患者女性,30歲,因“妊娠30+3周,夜間憋喘7d,自覺胎動減少2d”,于2018年7月8日收住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患者停經37d,自測早孕試紙陽性,未就診,未規律產檢。既往史:幼時發現先天性心臟病未治,醫囑注“可不行心臟手術,但不能妊娠”。?10年前因“妊娠37+3周”收住我院。既往入
1.患者資料?患者,女,31歲,身高147cm,體質量100kg,BMI46.3kg/m2。孕34+6周產檢血壓(BP)最高達182/131mmHg,尿蛋白+++,未正規治療。孕37+3周感下腹不規則疼痛,于2019年6月21日7:45分未辦入院手續平車推入產科,伴頭暈、眼花、惡心、嘔吐、呼吸困難。
全麻對于心功能較差產婦的氣道及循環管理更為方便,但需考慮全麻藥物加重胎兒缺氧、具有心肌抑制作用、全麻狀態下正壓通氣導致肺動脈阻力增高并減少回心血流等問題。有文獻指出,解決此類產婦緊張情緒及保證循環穩定等問題較藥物對胎兒的抑制問題更為重要,因新生兒的抑制問題在預料之中,且往往已作好充分的搶救準備。同時
中美兩國麻醉學家合作研究發現,丙泊酚可有效防治神經軸麻醉下剖宮產術中產婦惡心。 伴隨醫學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上世紀末以來“病人自控鎮痛”技術的應用,接受手術病人圍術期疼痛問題得到較好的解決,但惡心一直是困擾圍術期醫生和病人的棘手問題。惡心與嘔吐是椎管內麻醉下剖宮產術中產婦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婦,女,22歲,110cm,29kg。因“停經33+1周,發現胎兒生長發育差2月余”入院。既往因胎兒發育滯后,于孕24周、30周兩次入院治療。產婦身材矮小,脊柱嚴重右側后凸,胸腹腔狹小,腹圍74cm。氣道評估:頸短,頭后仰稍困難,小下頜。門齒間距3.2cm,甲頦距離6.5cm,胸頦距離7.5cm,M
患者女,29歲,因“停經9月余,胎動5月余,胸悶、氣短1周,發現肺動脈高壓1天”于2018年7月16日入院。體格檢查:口唇發紺,心率76次/分,律齊,P2>A2,心前區未聞及雜音,腹部膨隆。?7月17日患者于全麻下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后7月18日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心室收縮功
剖宮產術的自身輸血是指在妊娠期間,將自身血液采出保存,在剖宮產術中需要輸血時再回輸給自身。這種輸血方法不僅可以節約血源,還可以減少同種輸血和免疫反應及感染其他疾病等不良反應。適用于前置胎盤 、多胎妊娠、胎兒巨大、選擇性剖宮產、有產后出血史,血液病史或稀有血型者。實踐證明,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均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