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發生嚴重疾病像精神分裂癥、自閉癥、抑郁癥,甚至腦腫瘤等,都可能是因為神經細胞某種蛋白質表達出現問題所致。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知道基因是如何表達的,為什么這樣表達,發生大腦疾病時,是哪一基因表達出了問題,對于研究此類疾病機理,“對癥下藥”,將起到關鍵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12月5日對外發布,該校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強科研團隊發現一種特殊蛋白質調控機理,在大腦發育中原鈣粘蛋白表達調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闡明了原鈣粘蛋白家族在大腦中細胞特異性表達的分子機制。成果最近發表在綜合類國際頂級學術期刊PNAS上。 課題組負責人、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強教授介紹,這一研究成果對科學家破解人類基因組的編碼調控機制,以及認識腦發育中單個神經細胞身份密碼如何建立和復雜神經精神疾病發病機理將產生深遠影響。 大腦含有上千億個不同的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又形成上萬個特異性突觸連接,因為它們各有一張由原鈣粘蛋白群組合而成的“身......閱讀全文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Pcdhαc2 is required for axonal tiling and assembly of serotonergic circuitries in mice”的文章,發現5-羥色胺能神經細胞基本上只表達一種單一的原鈣粘蛋白異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類大腦中上千億個神經細胞也是如此,每一個細胞都有一串由蛋白分子群構成的“密碼”。上海交大12月5日宣布,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強教授團隊發現了大腦發育中這類蛋白分子編制“密碼”的機制,有助于揭示自閉癥、精神分裂、抑郁癥等腦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因。相關成果日前登上了綜合
“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類大腦中上千億個神經細胞也是如此,每一個細胞都有一串由蛋白分子群構成的 “密碼”。上海交大昨天宣布,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強教授團隊發現了大腦發育中這類蛋白分子編制“密碼”的機制,有助于揭示自閉癥、精神分裂、抑郁癥等腦神經系統疾病的病因。相關成果日前登上了綜合
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強教授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分子生物學先驅 Tom Maniatis 研究團隊合作,發現原鈣粘蛋白基因簇表達的一個特定異構體決定5-羥色胺神經環路的組裝和軸突空間規則排列(axonal tiling and even spacing),這一研究成果于2017年4
今天,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強在一項國際合作研究中,發現原鈣粘蛋白基因簇表達的一個特定異構體決定5-羥色胺能神經環路的組裝和軸突空間規則排列,相關研究成果日前以長篇研究論文形式發表于《科學》。 先前研究發現原鈣粘蛋白基因簇編碼的原鈣粘蛋白質群在大腦神經細胞類型多樣性和
5月2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強在一項國際合作研究中,發現原鈣粘蛋白基因簇表達的一個特定異構體決定5-羥色胺能神經環路的組裝和軸突空間規則排列,相關研究成果日前以長篇研究論文形式發表于《科學》。 先前研究發現原鈣粘蛋白基因簇編碼的原鈣粘蛋白質群在大腦神經細胞類型多樣
大腦發生嚴重疾病像精神分裂癥、自閉癥、抑郁癥,甚至腦腫瘤等,都可能是因為神經細胞某種蛋白質表達出現問題所致。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知道基因是如何表達的,為什么這樣表達,發生大腦疾病時,是哪一基因表達出了問題,對于研究此類疾病機理,“對癥下藥”,將起到關鍵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12月5日對外發布,
大腦發生嚴重疾病像精神分裂癥、自閉癥、抑郁癥,甚至腦腫瘤等,都可能是因為神經細胞某種蛋白質表達出現問題所致。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知道基因是如何表達的,為什么這樣表達,發生大腦疾病時,是哪一基因表達出了問題,對于研究此類疾病機理,“對癥下藥”,將起到關鍵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近日對外發布,該校系
記者胡德榮12月5日從上海交通大學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校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吳強科研團隊新近在大腦神經網絡中破解了一種名叫原鈣粘蛋白的“身份密碼”。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美國科學院院報》上。專家認為,該研究將對認識復雜精神疾病發病機理產生深遠的影響。 據介紹,在人的大腦中
細胞的繼代--吸取細胞培養基,用DPBS(無Ca++/Mg++)洗細胞一次。--用足夠體積的AccutaseTM溶液浸沒細胞層并在37℃孵育5min。如必要可通過輕輕地拍打細胞培養器皿的側面分散細胞。--加入完全培養基稀釋細胞消化溶液(至少加兩倍體積的AccutaseTM)--轉移細胞懸浮液到離心管
乳腺癌一直是世界女性之痛,我國最新癌癥數據統計顯示,乳腺癌是我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腫瘤,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紅顏殺手。轉移是乳腺癌的致死性進展,一旦發生即可嚴重降低患者生存率并對患者預后產生惡性影響。 乳腺腫瘤轉移的過程存在許多不同的階段,包括癌細胞侵入健康的乳房組織,逃離原發腫瘤,進入血管并在
2018年即將過去,年末為大家獻上生物谷本年度心腦血管疾病專題盤點,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Science:重磅!親聯蛋白2切割竟可阻止心力衰竭產生doi:10.1126/science.aan3303. 美國愛荷華大學心臟研究員Long-Sheng Song博士及其團隊在之前的研究中已
上海生命科學院生化與細胞研究所分子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復旦大學藥理研究中心,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科學家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線版上發表阿爾茨海默病的最新研究進展文章A GPCR/secretase complex regulates β- and γ-secreta
腫瘤標志物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NCI人類免疫及腫瘤免疫診斷會議中提出來的,指腫瘤細胞表達或脫落到血液、其他體液及組織,宿主對于體內腫瘤反應而產生,并進入到體液或組織中的物質。 至今,可供臨床應用的腫瘤標志物已有100多種,對腫瘤標志物的分類多從生化性質及組織來源進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全面的標準
腫瘤標志物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NCI人類免疫及腫瘤免疫診斷會議中提出來的,指腫瘤細胞表達或脫落到血液、其他體液及組織,宿主對于體內腫瘤反應而產生,并進入到體液或組織中的物質。至今,可供臨床應用的腫瘤標志物已有100多種,對腫瘤標志物的分類多從生化性質及組織來源進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全面的標準。由于腫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5月1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1.Science:鑒定出哺乳動物胎兒生長的關鍵調節蛋白ZFP568 doi:10.1126/science.aah6895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埃默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