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討論 上頜第一磨牙根管系統較為復雜,牙根數目從2根到3根不等,根管數目為2~6根不等,有文獻報道根管數目多達8根。其中MB2發生率可達90%以上,平均發生率約為73.8%。而大多數上頜第一磨牙遠中頰根僅存在單根管,其發生率約為90.5%~100%,按照Vertucci根管分型標準,2-1型在遠頰多根管中最為常見,可達96.2%~100%,而獨立雙根管即2-2型的發生率僅為1.6%~3.8%。根管數目不同,DB2的發生率也明顯不同。 Kim通過對814顆上頜第一磨牙進行CBCT研究發現,根管數目為5根中DB2的發生率為1.23%;郝新宇等研究753顆上頜第一磨牙CBCT影像資料發現,四根管中DB2發生率僅為0.53%。在國內病例報告中,具有完整病例圖片的上頜第一磨牙遠中雙根管報道較少,且根管數目多為5根,均存在MB2。根管治療作為治療牙髓根尖周病公認的最有效辦法,通過徹底清除根管內微生物及壞死物質,有效消毒......閱讀全文
2.討論?上頜第一磨牙根管系統較為復雜,牙根數目從2根到3根不等,根管數目為2~6根不等,有文獻報道根管數目多達8根。其中MB2發生率可達90%以上,平均發生率約為73.8%。而大多數上頜第一磨牙遠中頰根僅存在單根管,其發生率約為90.5%~100%,按照Vertucci根管分型標準,2-1型在遠頰
上頜第一磨牙根管系統復雜多變,臨床中上頜第一磨牙近頰雙根管發生率達90%以上,而遠頰雙根管發生率十分低。我科發現1例上頜第一磨牙遠頰雙根管病例,現報告如下,同時,結合國內外文獻總結第一磨牙根管系統特征、遺漏根管發生特點,以及針對如何提高根管查全率作出討論。?1.病例報告?1.1基本情況?患者女,16
上頜第一磨牙因其解剖形態的變異和復雜性,根管治療失敗的發生率較高。其最常見的解剖結構是3牙根及3~4個根管。本文報道上頜第一磨牙雙根雙根管病例1例并對上頜第一磨牙根管數目較少的病例報道進行文獻回顧,以加強臨床醫生對根管特殊形態的認識。?1.病例報告?患者,女,32歲。因“左上后牙疼痛加重5天余”就診
病例三:患者張某某,男,48歲,因“左上后牙長期冷熱刺激不適”來我院就診。檢查:左上第二磨牙(27)近中頰側深大齲洞,探痛,叩痛(-),不松動,溫度測試敏感。X線片示27牙冠低密度影,及髓,根尖周無明顯異常(圖5a)。診斷:27慢性牙髓炎。治療計劃:27行根管治療術,擇期修復治療。處置:27行局部麻
阻生牙由于其埋伏位置及萌出方向異常,易出現相鄰牙齒的根外吸收。Nitzan等發現199例阻生牙有7.5%的鄰牙發生根吸收。最常見阻生第三磨牙導致第二磨牙牙根吸收、低位阻生尖牙導致側切牙的牙根吸收及埋伏多生牙導致鄰牙牙根吸收。但阻生牙間接導致非鄰牙的牙根吸收鮮有報道;本病例上頜阻生第三磨牙導致第一磨牙
上頜第二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態多樣且復雜,一般分為近頰、遠頰、腭側3個根管,腭側雙根管發生率較低。我院收治上頜第二磨牙此類四根管3例,報道如下。?1.病例報告?病例一:患者陳某某,女,39歲,因“左上后牙牙套脫落3周余”來我院就診,患牙曾于外院行根管治療與全冠修復。檢查:左上第二磨牙(27)牙體預備狀,
2.討論?上頜第二磨牙的牙根數目和根管系統的變異很大。Peikoff等通過研究根管治療后的520顆上頜第二磨牙,發現上頜第二磨牙有多種根管形態,他們將其分為6個類型,如:單根單管型,2根2管型,3根3管型,3根4管型等,其中最常見的是3根3管型(近頰,遠頰,腭根),占56.9%。在本文中,17牙及2
口腔手術顯微鏡聯合錐形束CT輔助治療上頜第一前磨牙遺漏遠頰根管1例報告?遺漏根管是根管治療失敗的常見原因,避免根管遺漏對提高根管治療成功率至關重要。上頜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形態變異較大,多為頰腭雙根管或單根管,極少存在三根管。?研究表明,漢族人上頜第一前磨牙三根管的發生率為0.2%~1.8%。如何識別
3.討論?根尖周區病變雖為牙體牙髓常見疾病,但有些病變不一定是牙髓源性病變,許多合并根尖周病變的患牙本身也為牙髓健康的牙齒。本病例中,患牙雖然存在根尖暗影,但其牙體完整,牙髓仍健康,不典型的根尖區病變給診斷和治療的選擇帶來了困惑。首先,該牙為活髓牙,無疼痛史,且牙完整,牙齒無顏色改變,未發現齲壞、隱
上頜第二磨牙的牙根及根管系統的數目和形態存在有很多的變異情況。其常見牙根數目為三根(近頰、遠頰及腭根),也有如單根,雙根等。其根管系統多為近頰根的變異,如近頰第二根管(MB2)。很多文獻曾報道有關腭根的變異,如雙腭根管的存在,其發生率為1%~2%左右。現將臨床中發現的1例左上頜第二磨牙單頰根管,雙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