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床資料患兒男, 10歲,主因 “左側面頰出現紅色斑塊 2個 月” 于2016年1月20日就診于我科門診。患者2個 月前無明顯誘因左側面頰出現 2 小片紅色斑片,微 凸起皮膚,無明顯癢痛等自覺癥狀,見圖 1。曾診斷 為“丘疹性蕁麻疹”,外用藥膏(種類不詳),無明顯 好轉。患兒既往體健,起病以來一般情況良好,無明 顯發熱、及光敏現象,否認蚊蟲叮咬史及外傷史,家 族中無結締組織病及類似病史。否認系統疾病史。 體格檢查:各系統檢查未見明顯異常,頸淋巴 結未觸及。皮膚科檢查:左面頰可見 2 片孤立的紅 色斑塊,有浸潤感,界不清。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 及 CRP 正常,血清 ESR、ANA、RNP、抗 Sm、抗 dsDNA、SSA、SSB、補體 C3、補體 C4 正常,抗鏈“O”586 IU/mL(0~150 IU/mL)。皮損處組織病理檢查:鏡下可 見角質層輕度角化過度,表皮萎縮變薄,毛囊角栓, 毛囊及表皮基底層細胞可見空泡變性......閱讀全文
1 臨床資料患兒男, 10歲,主因 “左側面頰出現紅色斑塊 2個 月” 于2016年1月20日就診于我科門診。患者2個 月前無明顯誘因左側面頰出現 2 小片紅色斑片,微 凸起皮膚,無明顯癢痛等自覺癥狀,見圖 1。曾診斷 為“丘疹性蕁麻疹”,外用藥膏(種類不詳),無明顯 好轉。患兒既往體健,起病以來一
1病歷摘要 ?患者女,50 歲,農民。 患者 10 余年前無明顯誘因雙 側下眼瞼、雙側顴部及鼻背部出現粟粒大半透明丘疹,略 高于皮面,融合成片,隨后丘疹緩慢增大,表面光滑,無自 覺癥狀。 皮損在熱環境下呈現黃紅色,冷環境時為膚色; 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但未曾消退。 期間皮損未破潰,曾外 用糖皮質
1 病歷摘要 ?患者女,64 歲。 3 年前無明顯誘因兩側鼻唇溝、鼻尖及 鼻背部出現粟粒大半透明丘疹,略高于皮面,散在分布,隨 后丘疹緩慢增大,表面光滑,無自覺癥狀。 出汗時皮損加 重,無汗時減輕甚至無臨床癥狀;夏季加重,冬季減輕。 在 發病初期,患者曾自行將少許皮損弄破,未見明顯黏液流 出
【一般資料】男性,43歲,農民【主訴】頭面部外傷右面部疼痛出血約5小時入院,【現病史】患者于入院前約5小時,被人打傷頭面部,即感右面部、頭部疼并有頭暈,右面部及雙手有出血。無惡心及嘔吐、胸及呼吸困難癥狀。當地末行處理休息后無好轉。為進一步治療來我院門門診查頭顱、胸部cT:1.右側面部軟組織腫脹2.胸
腦海綿狀血管畸形是種常見的血管性病變,海綿狀血管瘤是指由眾多薄壁血管組成的海綿狀異常血管團,這些畸形血管緊密相貼,血管間沒有或極少有腦實質組織。它們并非真性腫瘤,按組織學分類屬于腦血管畸形。它易發生少量、多次出血而引起癥狀,大量出血少見。 我院發現1例腦血管瘤伴出血病例:患兒,男,嘔吐伴意
病例報道患者,男,11歲。因從約3m高的房頂上摔下導致雙足跟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2h入院。入院后查體:雙側足跟部明顯腫脹(++),波及足背部,皮膚張力較大,局部明顯壓痛,雙側足跟部輕度內翻,主動活動明顯受限,被動活動時疼痛加劇,雙側足背動脈搏動均能觸及,末梢血運良好。X線片顯示左側跟骨關節內骨折伴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47 歲。因右側面部紅斑、結節 2 個月于 2017 年 1 月來我院就診。患者 2 個月前無明顯誘因 于右側面頰出現紅色斑塊、皮下結節,無癢痛不適, 曾于外院就診,組織病理提示“脂肪內炎性反應伴 肉芽腫形成”,具體診治不詳。近 1 個月皮損逐漸長 大,周圍紅腫,伴輕度瘙癢不
患者男,26歲。4年前無意中發現左側耳后腫物,約“花生米”大小,2個月后右耳后局部隆起,無不適,未予以治療。近4年期間,雙耳后腫物進行性增大,無不適,查體示腫塊表面呈暗紫色,無波動感,活動度差。?實驗室檢查結果為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28.01%(參考范圍:0.5%~8%),嗜酸性粒細胞1.87×10
病例男,6歲,2014年8月(3歲)無明顯誘因出現非噴射性嘔吐,后癥狀逐漸加重。2015年10月出現吐字不清,口角向右側偏斜,左側眼瞼閉合不全。2016年2月出現腹痛、進食嗆咳。2016年6月患兒因嘔吐頻繁伴頭暈就診于我院。?神經系統檢查:眼球向右側外展時伴輕微眼震,雙下肢近端肌力Ⅳ級,四肢肌張力稍
病例簡介主訴:患者,男,8歲,咳嗽、呼吸困難20余天。現病史:患兒2017年5月上旬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胸痛、右側手臂痛。當地醫院胸部CT:前中上縱隔占位病變,考慮胸腺瘤;右肺中葉及左下肺感染。2017年6月5日以“前縱隔占位”入院。既往史:無特殊。體格檢查:KPS70,端坐位呼吸,無紫紺,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