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設計出測量植物排放BVOCs動態箱系統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新明和張艷利課題組設計了一種用于測量植物排放BVOCs的半開放式動態箱系統。相關研究發表于《大氣測量技術》(Atmospher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該論文所有實驗數據均是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有機地球化學分析平臺完成測試。陸地植物排放的生物源揮發性有機物(BVOCs)約占全球VOCs排放總量的90%,對臭氧(O3)和二次有機氣溶膠(SOA)生成具有重要貢獻,對區域BVOCs排放量的準確估算有利于形成近地面O3污染控制的科學決策。然而,從全球到區域尺度,BVOCs排放量的估算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BVOCs排放因子是其關鍵因素影響之一。動態箱是常用于測量BVOCs排放速率的手段,測量過程中箱體對植物排放BVOCs的吸附損失、對植物正常生理狀態的干擾是該方法在測量時面臨的主要挑戰,當前還缺乏對動態箱性能的系統評估和表征。為更準確測定植......閱讀全文
10月10日,Nu-Instruments聯合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熊永強教授課題組在廣州舉辦Nu團簇同位素研討會
為了給我們的各位同行業用戶提供一次學習交流、 探討領域發展方向和前沿分析技術的機會,2024年10月10日,Nu Instruments聯合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熊永強教授課題組在廣州舉辦Nu團簇同位素研討會。會議將為各位新老用戶介紹Nu公司針對團簇同位素的儀器特點。此外,研討會還邀請到相關領
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在廣州召開
由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承辦,廣東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廣東省地質學會協辦的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3屆學術年會于4月7日至9日,在廣州華泰賓館召開。來自國內外158個單位的近800名專家、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召開所長書記聯席會
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以下簡稱廣州分院)召開系統單位所長書記聯席會議,貫徹落實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調研廣州分院講話精神。廣州分院領導班子成員、分院系統各單位所長、書記等20余人參加會議。 今年11月28日至29日,侯建國院長在廣州分院系統單位開展調研。29日下午,中國科學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技術幫扶團隊走進連南縣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組織下,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羅鵬、博士馬海濤及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連南縣)“雙百行動”隊長高永利組成的技術幫扶團隊赴連南縣開展農業產業技術支撐工作。在連南縣,技術幫扶團隊考察了渦水鎮氣候、地理和水質條件,為渦水鎮發展漁旅綜合產業建言獻策。其中,馬海濤調查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讓塵封的檔案會“說話”
“生命是有限的,而檔案的價值卻千秋永存”“重視檔案,就是正視歷史珍視未來”“你若聆聽,會感受到它在呼吸,它在流動”“熱愛,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你堅守它就好”這是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系統單位檔案人的心里話。“蘭臺默默無人聞,唯有檔案暗香來。”今年6月9日是第十七個“國際檔案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系統單
第四屆“亞太地區激光剝蝕和微區分析研討會”召開
德國馬普化學所著名地球化學家Klaus Peter Jochum在作報告 1 月21日至22日,“亞太地區激光剝蝕和微區分析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召開。來自德國、美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中
廣州地化所揭示上寒武統排碧階SPICE事件的地球化學成因
全球范圍內上寒武統排碧階地層中普遍記錄了一次碳酸鹽巖穩定碳同位素(δ13Ccarb)正向漂移事件,即SPICE(Steptoean Positive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事件。關于SPICE事件的成因,研究普遍認為是由于在廣泛的大洋缺氧/缺氧硫化條件下有機質埋藏增加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赴廣東省連南縣調研交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06.shtm10月11至13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以下簡稱廣州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陳廣浩,副院長孫龍濤一行5人赴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連南縣)展開調研交流。?12日,陳廣浩與連南縣委
廣州南方學院換帥!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出任校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174.shtm記者2月29日從廣州南方學院官網獲悉,該校“現任領導”一欄發生變化,校長一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擔任,并將于近期到任。廣州南方學院成為廣東第二所由院士擔任校長的民辦高校。此前2018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履新廣州南方學院校長
近日,廣州南方學院迎來了一位備受矚目的新校長——計算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廣州南方學院官網于2月27日更新顯示,湯濤院士已正式出任該校校長,并預計近期將正式到任。 湯濤院士具有豐富的學術背景和卓越的領導才能。他198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系,1989年獲得英國利茲大學博士學位。此后,他曾
中國科學院青促會廣州分會2023學術年會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263.shtm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指導、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廣州分會主辦的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廣州分會(以下簡稱青促會廣州分會)2023年度學術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
廣州南方學院換帥!中國科學院湯濤院士出任校長
記者2月29日從廣州南方學院官網獲悉,該校“現任領導”一欄發生變化,校長一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擔任,并將于近期到任。廣州南方學院成為廣東第二所由院士擔任校長的民辦高校。此前2018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新滋擔任廣州華商學院校長。湯濤。廣州南方學院供圖 廣州南方學院官網顯示,湯濤是計算數學家、中
原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馮偉履任新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113.shtm 馮偉。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 供圖 據廣東人社10月12日消息,廣東省人民政府任免工作人員。任命馮偉為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試用1年。 公開資料顯示,馮偉,男,1980
中科院院士徐義剛當選國際地球化學會士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2月14日,國際地球化學學會與歐洲地球化學協會公布了2022年國際地球化學會士名單,該所研究員徐義剛以其在國際地球化學領域的突出貢獻入選。此前,徐義剛先后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地質學會會士、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據了解,地球化學會士是1996年由國際地球化
‘一帶一路’與亞非油氣資源-AAAPG-2019在廣州召開
2019年5月9日,第十屆亞非石油地球化學與勘探國際會議(AAAPG 2019)在廣州召開。本屆會議的主題是“‘一帶一路’與亞非油氣資源”,覆蓋亞非地區油氣資源與勘探戰略、深層油氣資源與地球化學示蹤、烴源巖與油氣生成地球化學、油氣成藏與次生改造、生物標志物與同位素地球化學、非常規油氣地球化學、地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舉辦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活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10.shtm5月19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廣州分院主會場”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小學、先烈中路小學的學生參與,整場活動參與人數超2000人。會前,
鈣的地球化學循環
地球上的鈣循環建立了地質構造、氣候和碳循環之間的聯系。簡單地說,山脈的隆起使含鈣巖石暴露在化學風化中,并將Ca2+釋放到地表水中。這些離子被輸送到海洋,并與溶解的二氧化碳反應形成石灰石(CaCO3),然后沉積到海底,在那里它被結合到新的巖石中。溶解的CO2連同碳酸鹽和碳酸氫鹽離子,被稱為“溶解性
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
?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開放課題申請通知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在開始受理2014年度開放課題申請,熱忱歡迎國內外科研人員申請課題。 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客座研究人員開放基金,吸引國內外科學研究人員前來本室開展高水平研究工作。
島津CompoundComposer快速篩查軟件培訓會圓滿結束
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島津CompoundComposer快速篩查軟件培訓會圓滿結束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土壤污染問題凸顯,土壤污染情況日趨嚴重,不容忽視。由于重金屬和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在土壤中能長期累積,致使中國局部地區的土壤污染負荷不斷增大,不僅部分農用耕地的土壤受到污染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成功舉辦第五屆科普講解大賽
天文、植物、動物、疾病、人工智能……5月9日,“科普進校園灣區百校行”系列活動之一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以下簡稱廣州分院)2024第五屆科普講解比賽在廣州分院舉行。經過激烈角逐,楊雪潔等6名選手榮獲一等獎,戴春江等6名選手榮獲二等獎,李婉妍等8名選手榮獲三等獎。頒獎現場。廣州分院副院長孫龍濤在致辭時
廣州能源所舉辦第二十屆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06.shtm5月18日至19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第二十屆公眾科學日系列活動。本屆活動主題為“砥礪二十載 科學新征程”。18日上午,通過前期報名,約8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舉辦科學家精神宣講報告會
7月3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成功舉辦慶祝建黨103周年表彰大會暨科學家精神宣講報告會。大會邀請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精神宣講團成員、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余金中作題為《弘揚科學家精神爭當新時代先鋒》報告。余金中作報告。黃博純 攝報告中,余金中從“錢學森之問”引入,結合自身求學工作經歷,生動介紹錢學森
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床地球化學家於崇文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化學動力學家、礦床地球化學家、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於崇文,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 於崇文,1924年2月15日生于上海。195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曾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北京地質學院(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曾任地質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等赴連南開展植物多樣性調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111.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聯合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組織科考團隊赴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連南縣)開展植物多樣性調查和“綠美連南”捐樹種樹活動,支持“綠美連南”建設,助力“百千萬工程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召開院省會商合作事項宣貫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281.shtm
2024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首場活動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606.shtm3月6日,2024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首場活動在廣東廣雅中學花都校區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雅園筑夢想 科學向未來”,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何宏平作科
全球地球化學圖編制完成
作為“化學地球”國際大科學計劃的重要成果,第一張全球地球化學基準圖(地球化學圖)已編制完成并提交相關國家使用。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2016年5月,原國土資源部代表中國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署協定,在河北省廊坊市建立教科文組織全球尺度地球化學國際研究中心。隨后該中心發起“化學地球”國際大科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其他循環
? 除前述幾種重要元素和化合物外,被植物根系吸收乃至隨食物進入動物體內的化學物質還有許多,大致可分為生物必需的營養物質和非必需的化學物質兩類。前一類包括鈣、鉀、鈉、氯、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等化合物,它們在生物體內的濃度常有一定限度,是由生物體本身調節的;后一類如汞、鉛等,逐漸受到重視,因為非必需物質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其他循環
????? 除前述幾種重要元素和化合物外,被植物根系吸收乃至隨食物進入動物體內的化學物質還有許多,大致可分為生物必需的營養物質和非必需的化學物質兩類。前一類包括鈣、鉀、鈉、氯、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等化合物,它們在生物體內的濃度常有一定限度,是由生物體本身調節的;后一類如汞、鉛等,逐漸受到重視,因為非
著名有機地球化學與沉積學家傅家謨院士逝世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有機地球化學與沉積學家傅家謨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15年6月11日0時55分在廣州逝世,享年82歲。 傅家謨先生是我國石油地球化學學科的奠基人之一。70年代他提出了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石油演化模式,并指出“我國南方找氣為主,找油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