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我國將在全國建立2萬多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孔,以實現對重點地區地下水的動態監控。 據了解,目前中國地下水開發利用量每年近1100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1/5;全國655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加強科學管理、促進地下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保障飲水安全,已越來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未來幾年,中國將建成兩萬多個國家級地下水監測孔,實現對重點地區地下水的動態監控。......閱讀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監測行業每年增量空間近百億,預期市場空間巨大 產業鏈可深度發掘 智慧環保運營鏈條包括感知、傳輸、計算、應用。環境“大”數據包羅萬象,在數據中心環節中完成,數據中心是智慧環保運營鏈條的核心環節。根據清華大學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環保頂層設計,智慧環保產業鏈可分為感知物聯、信息傳輸、云儲存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2015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這是繼2013年9月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之后,國務院出臺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二個環保行動計劃綱領。 同時,《土壤污染治理行動計劃》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審議,預
7月2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介紹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保專項行動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持續做到、做好“六個堅持”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天上午,國務院正式對外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即通俗所說的“水十條”。 “通知”內容顯示,今后,國家將加強包括飲用水、地下水、湖泊流域水以及排放污水等水體的全面監測。全文內容如下: 附: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
科技部關于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8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80號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總體要求,科技部、財政部按照需求導向和分類整合的原則,在原“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基礎上,重新整合設立“科技基礎資源調查”
環保部、國土資源部與水利部28日發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 《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為2240立方米,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存在總量緊缺、人均占有量低、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水體污染日益加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 〔2015〕40號文(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糧食收儲供應安全保障工程建設規劃(2015-2020年) 前言 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為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食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從根本上解決糧食流通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決守
科技部關于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國科發基〔2016〕228號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軍委科技委: 根據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總體要求,科技部、財政部按照需求導向和分類整合的原則,在原“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基礎上,重新整合設立“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現將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2月17日,環保部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詳情如下:關于印發《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部各派出機構、直屬單位: 環境保護標準是我部落實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重要手段,是支撐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基礎。為不斷完善環
看食品中農藥及化學污染物殘留問題是引發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是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共同關注的食品安全重大問題之一。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農藥種類超過1000種,而且不斷有新的農藥被研發和應用,農藥殘留在對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造成新的潛在危害的同時,也給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世
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 核安全事關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發展,事關環境安全,事關公眾利益。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確定的方針政策,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多年來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業績。日本福島
隨著我國節水灌溉規劃任務不斷深入,從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考慮,當前進行的節水灌溉規劃任務是研究技術先進、經濟合 理的各種工程措施、控制途徑和方法,減少灌溉水的無益損耗;在時間和空間上合理地分配水資源,并在田間推行科學的灌水決策與精量灌溉調控手段,以達到合理 利用水資源,促進農業高效節水技術可持
我國環境監測行業是個高成長性、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場增量空間大、技術壁壘偏高、行業集中度較高,同時遍及環保產業各個環節的細分行業。 在“十二五”的 政策熱潮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雖市場規模較小,但未來巨大增量市場可期,預計“十三五”期間市場 規模達到千億元以上。 1.1 定義 環境監測
4月16日,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消息甫一發布,立即引發社會關注。同一天,部分省級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和全國31個省區市人大環資委負責人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開展座談討論,就各地水污染防治面臨的新情況進行交流,并對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修改建議。 1984年5月11日,水污染防治法由六屆全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分析測試百科網特摘取整理了與分析測試領域相關度較高的內容如下。更多依靠中國裝備 《中國制造
關于征求《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修改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了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保障人民群眾積極有序參與立法活動,現將《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并于2019年1月14日前將修改意見和建議反饋至省人大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 物聯網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為加快物聯網發展,培育和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
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國現行的工業行業污水排放標準限值遠高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企業達標排放的合格水,一進入環境就是劣Ⅴ類水,呼吁盡快提高我國工業行業污水排放標準。這些呼吁有助于我國加快制定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同時也反映出有必要引導社會各界準確理解環保標準相關法律規定,抓緊完善實施環保標準
時值歲末年初,為了及時反映環保產業過往一年的發展動態,預測新一年的發展趨勢,我會組織各分支機構編寫了《2019年環保產業發展評述和2020年展望》,供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參考。 1.2019年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評述 2019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年,此法的出臺,從根本上改
日前,中國固廢網獲悉,《北京市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已經印發。規劃指出:到2020年,土壤環境質量在總體良好的情況下,繼續保持穩定。建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再開發利用的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文如下: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14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