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荷蘭奈梅亨強磁場實驗室主任Prof. Jan Kees Maan與中科院強磁場中心主任匡光力研究員在合肥簽署合作協議,雙方達成共識,今后將在技術裝置利用、數據共享、實驗室開放、人員互訪交流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兩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的實質性合作邁出了第一步。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致力于實驗室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共同研究發展先進磁體實驗技術,功能開發以及參與相關科學研究項目;通過鼓勵雙方科技人員增加交流和建立合作計劃,促進雙方的技術發展和科學探索;雙方的互利合作,資源共享,必將有利于各自的科研活動和更好地服務用戶。雙方同意將在國際活動中,特別是在將來的強磁場領域國際組織中加強合作。 荷蘭奈梅亨強磁場實驗室是強磁場網絡歐洲磁場實驗室(EMFL)的成員單位,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國家級穩態強磁場實驗室之一,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這里做出了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一系列令人矚目的......閱讀全文
據合肥日報報道,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科研中心與荷蘭奈梅亨實驗室在肥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技術裝置利用、數據共享、實驗室開放、人員互訪交流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這標志著兩國強磁場實驗室合作邁出了第一步。 據悉,荷蘭奈梅亨強磁場實驗室是強磁場網絡歐洲磁場實驗室(EMFL
2020年,沒有人猜到開頭就是一場大疫,生命以未曾預料的方式消逝,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亂。 疫情猶如戰場,需要科學家們的強力支援。醫生們在一線搶救危重病人,病毒學家解析病毒序列,公共衛生學者為疫情防控建言獻策,免疫學家們攻堅疫苗研發,探索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加速進度。隨著多款新冠疫苗研發成功,
建設創新型特色園區,是國家高新區“二次創業”的重要任務之一,更是新形勢下把國家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和科學發展先行區域的重要舉措。那么,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作為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唯一以發展環保產業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如何來推進?有著哪些新舉措? “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
還記得電影《阿凡達》中一座座懸浮在云端的哈利路亞山嗎?那一座座大山之所以能夠懸空,是因為山中蘊藏著一種神奇的室溫超導礦石,它借助母樹附近的強大磁場“托起”了哈利路亞山。 其實,自1911年發現無阻抗電力傳導理論以來,“室溫超導”之謎就一直困擾著科學家。 不過,近日傳來了一個好消息:借助短波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改革開放四十年40項標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以“三個面向”為線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發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成果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成果10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美、日三國科學家的“超導大戰”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在那場“大戰”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超導研究團隊不分晝夜地在實驗室工作,困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在桌子上躺一躺或在椅子上靠一會兒打個盹兒,醒了繼續做實驗。那時,他們研究的是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 正是在這一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