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一種極微小的生物,只能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病毒病常發生在高溫、干旱條件下。主要是借助蚜蟲、葉蟬、椿象等昆蟲與植物汁液接觸傳染。病毒主要在雜草、塊莖(如馬鈴薯、甘薯)、種子和昆蟲體內過冬。干旱年份蚜蟲繁殖快,病毒病發生也重。......閱讀全文
基于轉化醫學的研究理念,銳賽知道,每一項臨床疾病的致病源頭或表象最初都是由個體體內某個基因的突變導致了。所以每一項臨床疾病的研究,整體課題項目開展的最初源頭也必須從一個基因開始。銳賽在多年的轉化醫學研究中,在于各個臨床醫師的整體項目合作中,探討得出的不僅是轉化醫學臨床研究課題的整體思路,一般實驗方向
基于轉化醫學的研究理念,銳賽知道,每一項臨床疾病的致病源頭或表象最初都是由個體體內某個基因的突變導致了。所以每一項臨床疾病的研究,整體課題項目開展的最初源頭也必須從一個基因開始。 銳賽在多年的轉化醫學研究中,在于各個臨床醫師的整體項目合作中,探討得出的不僅是轉化醫學臨床研究課題的整體思路,
一.形態結構 病毒的形態基本可歸納為三種:桿狀、球狀和 這兩種形態結合的復合型。沒有細胞構造,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質,在宿主細胞協助下,通過核酸的復制和核酸蛋白裝配的形式進行增殖。病毒粒子通常形成螺旋對稱、二十面體對稱和復合對稱。 病毒粒子是無法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的亞顯微顆粒,
豬瘟病毒病原性 不同品種和年齡的豬,都對豬瘟病毒易感,幼齡豬最為敏感。自然感染的 潛伏 期為3~8天。最初癥狀是沉郁和食欲喪失,體溫升高達41~42℃。高溫常持續至死亡的直前 (此時體溫降至常溫以下)。多數病豬呈現明顯的后肢無力,運動失調。常見結膜炎。病 豬嘔吐,先便秘,后下痢。腹部
謠言永遠比事實來的容易,但打破謠言更要有理有據,邏輯縝密,不然會產生新的謠言。近日,王立銘在賽先生公眾號的文章“新型冠狀病毒是人為泄露出來的嗎”,本意想用硬核數據死磕一把陰謀論的謠言,但仔細閱讀該文章后,我覺得王先生的證明是存在邏輯問題的,容易被其他造謠分子利用,特此做進一步說明。 關于“人造
1.?細胞的準備a)?復蘇293細胞,傳代培養1-2代,調整好細胞狀態,務必4代以內完成轉染實驗。b)?在轉染前1天,用胰酶消化傳代,將5×105細胞接種于6孔板或87.5px皿中,加入2ml完全培養基(DMEM+10%FBS+1%P/S+1%Glutamax),搖勻后置于5% CO2、95% 濕潤
今天上午,中國宣布已經研制出特異并且靈敏的快速診斷豬流感的方法,馬上就可以裝備全國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同時,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分別對防控工作提出要求、作出部署。至此,中國已動用自己最有效率的手段——政治的和行政的方式,堵截始發于墨西哥的流感病毒。 這時,全球因豬流感死亡的病例
這兩種病毒的遺傳物質是不一樣的,DNA病毒以DNA作為遺傳物質,而RNA病毒以RNA作為遺傳物質,其次這兩種病毒的結構也是不一樣的,DNA病毒一般是雙螺旋結構的,而RNA病毒一般是單鏈結構的,除此之外,RNA病毒的復制過程要比DNA病毒的更復雜一些,因此在治療上多半也是更困難一點,比如由艾滋病毒引起
一、類病毒?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美國學者 Diener 及其同事在研究馬鈴薯紡錘塊莖病病原時,觀察到病原無病毒顆粒和抗原性、對酚等有機溶劑不敏感、耐熱 (70 ℃ ~75 ℃ ) 、對高速離心穩定 ( 說明其低分子量 ) 、對 RNA 酶敏感等特點。所有這些特點表明病原并不是病毒,而是一種
中國部分地區近來出現了諾瓦克病毒感染者。日本及多個歐洲國家報告的傳染性腸胃炎流行程度也都超過往年,這些國家的病例絕大多數由諾瓦克病毒引起。專家表示,對諾瓦克病毒不必大驚小怪,感染這種病毒后果并不會特別嚴重。諾瓦克病毒于1968年被發現,當時美國俄亥俄州一所小學發生了集體患急性腸胃炎的事件,人們從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