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的話就不要過夜轉,采取100V一小時應該就可以了,注意降溫。知識補充蛋白的分子量 是理論的分子量 其實還可能有一些修飾的 比如乙酰化 糖基化等那么要考慮分子量的問題 其次 你買的抗體怎么樣?特異性 效價 親和力等 是否適合做WB? 再次 你可以用預染的蛋白marker試一試 確定你的目的蛋白沒有跑到膠外去 但是這個也不是很好 因為目的蛋白的電泳的特性和marker的不完全一致 所以也是誤差比較大的 最保險的方法是跑tricine電泳 在 精編分子實驗指南 這本老實驗書上有 那是做小分子蛋白的經典方法......閱讀全文
小分子的話就不要過夜轉,采取100V一小時應該就可以了,注意降溫。知識補充蛋白的分子量 是理論的分子量 其實還可能有一些修飾的 比如乙酰化 糖基化等那么要考慮分子量的問題 其次 你買的抗體怎么樣?特異性 效價 親和力等 是否適合做WB? 再次 你可以用預染的蛋白marker試一試 確定你的目的蛋白沒
300mA90分鐘,我們是1.0的膠厚度,要是0.75也行,但1.5mm的厚膠要時間長一些,另外你做的蛋白如果超過100kd建議時間更長一些,若是小蛋白就減少轉模時間,立春紅確定最適時間
影響因素應該有很多;一、首先需確定目的蛋白是否在膠上:跑完電泳可以先考馬斯亮藍染膠,如果在marker的指示下看到了目的蛋白的清晰條帶,基本可以確定蛋白已經在膠上跑開。二、膜的準備:1.根據被轉移的蛋白分子量大小,選擇不同孔徑的pvdf膜。因為隨著膜孔徑的不斷減小,膜對低分子量蛋白的結合就越牢固。通
影響因素應該有很多;一、首先需確定目的蛋白是否在膠上:跑完電泳可以先考馬斯亮藍染膠,如果在marker的指示下看到了目的蛋白的清晰條帶,基本可以確定蛋白已經在膠上跑開。二、膜的準備:1.根據被轉移的蛋白分子量大小,選擇不同孔徑的pvdf膜。因為隨著膜孔徑的不斷減小,膜對低分子量蛋白的結合就越牢固。通
轉膜分干轉和濕轉,恒流轉膜一般0.8mA/cm2分子量與轉膜時間對應關系分離膠濃度(%) 線性分離范圍 電泳時間(h)15 10~43 0.512 12~60 0.7510 20~80 1.57.5 36~94 1.5~2.0
轉膜分干轉和濕轉,恒流轉膜一般0.8mA/cm2分子量與轉膜時間對應關系分離膠濃度(%) 線性分離范圍 電泳時間(h)15 10~43 0.512 12~60 0.7510 20~80 1.57.5 36~94 1.5~2.0
轉膜分干轉和濕轉,恒流轉膜一般0.8mA/cm2分子量與轉膜時間對應關系分離膠濃度(%) 線性分離范圍 電泳時間(h)15 10~43 0.512 12~60 0.7510 20~80 1.57.5 36~94 1.5~2.0
轉膜分干轉和濕轉,恒流轉膜一般0.8mA/cm2分子量與轉膜時間對應關系分離膠濃度(%) 線性分離范圍 電泳時間(h)15 10~43 0.512 12~60 0.7510 20~80 1.57.5 36~94 1.5~2.0
轉膜分干轉和濕轉,恒流轉膜一般0.8mA/cm2分子量與轉膜時間對應關系分離膠濃度(%) 線性分離范圍 電泳時間(h)15 10~43 0.512 12~60 0.7510 20~80 1.57.5 36~94 1.5~2.0
轉膜分干轉和濕轉,恒流轉膜一般0.8mA/cm2分子量與轉膜時間對應關系分離膠濃度(%) 線性分離范圍 電泳時間(h)15 10~43 0.512 12~60 0.7510 20~80 1.57.5 36~94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