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揭示月球演化奧秘近日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嫦娥五號任務不僅實現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也為人類取回了21世紀的第一批月球樣品。 如今,世界各國正在加快推進探月步伐,面對第二輪探月熱潮,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如何開展?嫦娥六號“挖土”選址有何講究?國際月球科研站為何選址南極?其理想型長什么樣?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作出詳解。嫦娥六號將在哪里“挖土”?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經過多年論證,已于去年年底正式通過立項審批,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其中,嫦娥六號將到月球的高價值地區進行采樣返回,嫦娥七號將對月球極區進行科學探測,特別是對月球的水分布進行探測;嫦娥八號將與嫦娥七號協同工作,主要開展月球資源開發利用技術試驗驗證和長期科學探測,對地球進行大范圍、全尺度、長周期觀測,并為科研站后續的關鍵技術進行驗證。 吳偉仁表示,這三項任務將在2030年之前實施,主要目標是在月球南極進......閱讀全文
? 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中國航天六十余年來,已有以錢學森、孫家棟、欒恩杰等老一輩科學家為代表的多位功
前不久,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發布會透露,“十四五”期間,我國要啟動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其中就包括探月工程四期。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目前進展如何?具體將如何實施?未來中國的深空探測還有哪些計劃?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進行了深入解讀。
? 中國探月工程總師詳解月球科研站如何建?載人登月如何開展?中俄兩國9日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未來月球科研站將如何建設?預期將完成哪些科研目標?載人登月又將如何開展?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詳實梳理了相關構想。共建國際月球科研站
? 3月11日“月球是否能種菜”這一問題日前多次登上社交平臺熱搜。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對此回應稱,在月球現有自然環境下種菜、種糧食并不現實,但不排除未來在月球科研站進行人工培植。 吳偉仁解釋道:“據科學家推算,月球南極有可能有水冰存在。月球產
3月10日,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的大會發言中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采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志性工程的實施,中國將躋身于世界航天強國的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
今年5月15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火星成功著陸。如今,祝融號火星車已運行超過210個火星日,環繞器在軌510多個火星日……從發射、環繞到著陸、巡視,天問一號的一舉一動,備受世界關注。 近日,英國《自然》雜志公布了2021年度十大人物榜單,聚焦在今年的重大科學事件中占有一席之
日前,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對媒體介紹了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的有關情況。他表示,目前,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號任務進展順利,嫦娥二號衛星、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正在做發射前的測試準備工作,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吳偉仁表示,與嫦娥一號任務相比,嫦娥二號任務
今年10月我國將發射“無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衛星“嫦娥二號”,記者獲悉,曾被譽為我國繞月探測工程指揮體系“黃金組合”、“三駕馬車”的欒恩杰、孫家棟、歐陽自遠因年事已高均已退居二線,改任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之前他們擔任的職務將由年輕一代擔任,其中陳求發任探月工程領導小組組長、探
隨著嫦娥二號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揭開序幕。 作為工程二期的技術先導星,嫦娥二號的主要任務是為嫦娥三號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部分關鍵技術試驗,并繼續進行月球科學的探測和研究。 把這一“探路先鋒”送入太空的是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這是這種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3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表示,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再度喚醒,正在獲取新的探測數據。這是全國政協委員吳偉仁在“委員通道”接受采訪。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嫦娥四號著陸器設計壽命是半年,‘玉兔二號’月球車設計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