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并狼瘡腦病的臨床特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機體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其中青年女性是此病高發人群。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累及時,易并發狼瘡腦病的發生,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本文分析系統性紅斑狼瘡并狼瘡腦病的臨床特點,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3-05-2015-05收治的系統性紅斑狼瘡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男12例,女68例;年齡12~79(46.5±2.3)歲。所有患者中伴狼瘡腦病15例(并發組),未伴狼瘡腦病65例(未發組)。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并狼瘡腦病的臨床特點予以分析。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標準,患者面部存在盤狀紅斑、蝶形紅斑或口腔潰瘍;血液系統異常包括血小板降低、白細胞下降或貧血等。按照神經精神狼瘡的診斷標準,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發生19項臨床表現中一項以上均可確......閱讀全文
系統性紅斑狼瘡并狼瘡腦病的臨床特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機體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其中青年女性是此病高發人群。若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累及時,易并發狼瘡腦病的發生,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本文分析系統性紅斑狼瘡并狼瘡腦病的臨床特點,現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3-05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特點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多發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結締組織病,早期、輕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漸增多。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的臨床表現
脊髓受損后的臨床表現酷似急性脊髓炎,常位于胸段,大多發病突然迅速發生截癱。病初也可表現為弛緩性淺感覺有缺失,平面位置覺及震動覺喪失或仍保存有的呈上升性發展,可有小便潴留。呈橫貫性脊髓炎者預后較差,常因繼發感染而死亡。此外,患者臨床尚需具備SLE的典型表現,如面部有蝶形紅斑,皮膚對日光過敏,關節疼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癥狀
一般癥狀:本病男女之比為1∶7~9,發病年齡以20~40歲最多,幼兒或老人也可發病。疲乏無力、發熱和體重下降。皮膚和黏膜:表現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類。①特異性皮損有蝶形紅斑、亞急性皮膚紅斑狼瘡、盤狀紅斑。②非特異性皮損有光過敏、脫發、口腔潰瘍、皮膚血管炎(紫癜)、色素改變(沉著或脫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
1.一般癥狀 本病男女之比為1∶7~9,發病年齡以20~40歲最多,幼兒或老人也可發病。疲乏無力、發熱和體重下降。 2.皮膚和黏膜 表現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類。①特異性皮損有蝶形紅斑、亞急性皮膚紅斑狼瘡、盤狀紅斑。②非特異性皮損有光過敏、脫發、口腔潰瘍、皮膚血管炎(紫癜)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鑒別診斷
有發熱、皮疹的應與皮肌炎、成人斯蒂爾病(AOSD)、系統性血管炎、感染性疾病及腫瘤性疾病等相鑒別;以關節炎為主的應與類風濕關節炎、急性風濕熱等相鑒別;以腎臟受累為主的應與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相鑒別。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診斷方法
SLE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學和影像學檢查。1997年美國風濕病協會(ACR)修訂的SLE分類標準中,明確將血液學異常、免疫學異常和自身抗體陽性等實驗室檢查列入了診斷標準。SLE的實驗室檢查,對于SLE的診斷、鑒別診斷和判斷活動性與復發都有重要的意義。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
SLE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常多器官受累。 1.全身癥狀:發熱、乏力、體重減輕等。 2.皮膚與黏膜:80%有皮膚損害,典型為面部蝶形紅斑 ,手掌大小魚際、指端和指(趾)甲周可出現紅斑。可有光過敏、脫發、雷諾現象。活動期有口腔潰瘍 。 3.關節與肌肉 多表現為對稱性多關節腫痛 ,紅腫少見,X線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檢查方法
1.一般檢查由于SLE患者常可存在多系統受累,如血液系統異常和腎臟損傷等,血常規檢查可有貧血、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降低;腎臟受累時,尿液分析可顯示蛋白尿、血尿、細胞和顆粒管型;紅細胞沉降率(血沉)在SLE活動期增快,而緩解期可降至正常。2.免疫學檢查50%的患者伴有低蛋白血癥,30%的SLE患者伴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
1.一般癥狀 本病男女之比為1∶7~9,發病年齡以20~40歲最多,幼兒或老人也可發病。疲乏無力、發熱和體重下降。 2.皮膚和黏膜 表現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類。①特異性皮損有蝶形紅斑、亞急性皮膚紅斑狼瘡、盤狀紅斑。②非特異性皮損有光過敏、脫發、口腔潰瘍、皮膚血管炎(紫癜)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適用于所有SLE患者。包括心理及精神支持、避免日曬或紫外線照射、預防和治療感染或其他合并癥及依據病情選用適當的鍛煉方式。藥物治療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適用于有低熱、關節癥狀、皮疹和心包及胸膜炎的患者,有血液系統病變者慎用。抗瘧藥:氯喹或羥基氯喹,對皮疹、低熱、關節炎、輕度胸膜炎和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的簡介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未明。其特點為整個免疫系統功能的紊亂,細胞凋亡異常、淋巴細胞功能異常,產生大量的針對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小體的自身抗體,細胞因子的網絡調控失衡、性激素和下丘腦-垂體-內分泌軸失調等在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發病機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仍未
系統性紅斑狼瘡新藥獲準臨床研究
由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左建平研究組與李英研究員歷時15年研發的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1.1類候選新藥“馬來酸蒿乙醚胺”日前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SFDA)核準的I、II、III期臨床研究批件,即將啟動臨床研究。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難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長期缺乏新型治療藥物
怎樣預防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
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正確治療;避免誘發因素。 常見的誘發因素有:日光曝曬、紫外線照射、寒冷刺激可導致本病復發;有的狼瘡患者發病明顯與藥物有關,如青霉素、磺胺類保泰松、肼屈嗪(肼苯噠嗪)、普魯卡因胺、氯丙嗪、苯妥英鈉、異煙肼、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處于緩解期的紅斑狼瘡患者進入活動期和實驗室改變。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精神病的簡介
1、全身癥狀:起病可急可緩,多數早期表現為非特異的全身癥狀,如發熱,尤以低熱常見,全身不適,乏力,體重減輕等,病情常緩重交替出現,感染,日曬,藥物,精神創傷,手術等均可誘發或加重。 2、皮膚和粘膜:皮疹常見,約40%患者有面部典型紅斑稱為蝶形紅斑,急性期有水腫,色鮮紅,略有毛細血管擴張及鱗片狀
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的簡介
對于具有神經系統癥狀的全身性紅斑狼瘡多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潑尼松(強的松)。但大劑量應用激素可引起功能性精神病的發生,并且由于降低了機體抗炎能力,有的患者因感染導致死亡。 對環磷酰胺治療有較多爭議,但多數研究認為大劑量環磷酰胺可使SLE得到緩解。血漿置換也有較好的效果。 活動期應積極治療,使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的病因分析
SLE為機體免疫失調所致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其免疫學特征為多克隆自身反應性T細胞和(或)B細胞的激活,及多種自身抗體產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遺傳因素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有關,凋亡異常在SLE的發病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四例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腦后部可逆性腦病綜合征...
四例兒童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腦后部可逆性腦病綜合征病例分析1.病例資料例1,女,16歲,因“水腫2個月”來北京協和醫院(我院)兒科就診。當地醫院因大量蛋白尿、血尿,中度貧血,抗核抗體及抗雙鏈DNA抗體陽性,考慮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予潑尼松及環磷酰胺(CTX)治療1個月,水腫及蛋白尿無明顯緩解。查
【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1.遺傳傾向經大量研究表明,系統性紅斑狼瘡有遺傳傾向性及家族發病聚集性。當家庭中某一成員患系統性紅斑狼瘡,則其他成員的發病率增加,有5%~12%的一級親屬(父母、兄弟、姐妹)發病;同卵雙生同胞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一致率為25%-~70%,明顯高于異卵雙生子的1%~3%;某些人種的發病率顯著高于其
妊娠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
SLE患者多為緩慢起病,隨著所累及的器官系統不同,主訴及癥狀亦有不同,大多數患者有全身癥狀包括發熱、疲倦、乏力、體重減輕和周身不適。出現骨骼肌肉癥狀,包括嚴重關節疼痛,表現為對稱性關節炎,半數有關節晨僵,肌肉疼痛、乏力,嚴重者肌肉萎縮。患者有血液系統改變,包括貧血、溶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
概述小兒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
1.一般癥狀 發熱,熱型不規則,伴全身不適、乏力、納差、體重下降、脫發等。 2.皮疹 對稱性頰部蝶形紅斑,跨過鼻梁,邊緣清晰,略高出皮面,日曬加重;上胸及肘部等暴露部位可有紅斑樣斑丘疹;掌跖紅斑、指(趾)端掌側紅斑、甲周紅斑、指甲下遠端紅斑等均為血管炎所致。也可有皮膚出血和潰瘍。特別要注意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的其他輔助檢查
(1)皮膚狼瘡帶試驗患者在皮膚的表皮與真皮層交界處,會出現免疫復合物沉積。取皮膚活檢,則可以在熒光顯微鏡下看到表皮與真皮交界處有線型的草綠色熒光。稱為皮膚狼瘡帶試驗。狼瘡帶對診斷SLE有一定幫助,但是并非SLE患者所特有,但狼瘡帶試驗強陽性往往提示SLE可能。 (2)脊髓MRI檢查有鑒別診斷意
系統性紅斑狼瘡并肺動脈高壓患者硬膜外麻醉下行剖...
系統性紅斑狼瘡并肺動脈高壓患者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病例分析1.病歷摘要?患者女,28歲,于2019年1月20日因“孕31+1周待產入院,自覺乏力、活動后氣促2月余”入院。患者既往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史13年,肺動脈高壓及狼瘡性腎炎病史7年,孕前心臟彩超提示:右房內徑(RA)3.4cm,右室內徑(RV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因
本病病因至今尚未肯定,大量研究顯示遺傳、內分泌、感染、免疫異常和一些環境因素與本病的發病有關。 在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雌激素水平等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下,導致T淋巴細胞減少、T抑制細胞功能降低、B細胞過度增生,產生大量的自身抗體,并與體內相應的自身抗原結合形成相應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在皮膚、關節、小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
? 一、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原則:??? 1、早期治療??? 2、方案及劑量個體化??? 3、聯合治療??? 4、病人教育??? 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 1、非甾體抗炎藥:雙氯酚酸、布洛芬、扶他林、奧濕克;??? 2、抗瘧藥:羥氯喹、氯喹;??? 3、糖皮質激素:強的松、氫化考的松、甲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斷
? 標準一:該標準是美國粉絲學會在1982年提出的診斷標準,在國際上應用較多。??? 1.面部蝶形紅斑;??? 2.盤狀紅斑狼瘡;??? 3.日光過敏;??? 4.關節炎:不伴有畸形;??? 5.胸膜炎、心包炎;??? 6.癲癇或精神癥狀;??? 7.口、鼻腔潰瘍;??? 8.尿蛋白0.5g/日以上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癥狀
?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個累及身體多系統多器官,臨床表現復雜,病程遷延反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皮膚、漿膜、關節、腎及中樞神經系統等,并以自身免疫為特征,患者體內存在多種自身抗體,不僅影響體液免疫,亦影響細胞免疫,補體系統亦有變化。發病機理主要是由于免疫復合物形成。確切病因不明。病情呈反復發作與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
治療(一)一般治療適用于所有SLE患者。包括心理及精神支持、避免日曬或紫外線照射、預防和治療感染或其他合并癥及依據病情選用適當的鍛煉方式。(二)藥物治療1.非固醇類抗炎藥(NSAIDS)適用于有低熱、關節癥狀、皮疹和心包及胸膜炎的患者,有血液系病變者慎用。2.抗瘧藥氯喹或羥基氯喹,對皮疹、低熱、關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因子試驗(LEF)的臨床意義
是傳統的紅斑狼瘡細胞(LE細胞)檢查替代實驗,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輔助診斷指標。
系統性紅斑狼瘡所致脊髓病的實驗室檢查
(1)血液免疫學檢查抗單鏈DNA抗體(ssDNA)、抗雙鏈DNA抗體(dsDNA)、抗核抗體(ANA)陽性。抗Sm抗體和抗Rib抗體是標記性抗體,不代表疾病的活動性;抗SSA和抗SSB抗體陽性的患者常有口干、眼干等癥狀,抗RNA抗體陽性的患者常有雷諾現象,50%~70%的患者抗組蛋白抗體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