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性磷酸酶(ALP或AKP)是廣泛分布于人體肝臟、骨骼、腸、腎和胎盤等組織經肝臟向膽外排出的一種酶。這種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脫掉5’磷酸基團,從而使DNA或RNA片段的5’-P末端轉換成5’-OH末端。但它不是單一的酶,而是一組同功酶。目前已發現有AKP1、AKP2、AKP3、AKP4、AKP5與AKP6六種同功酶。其中第1、2、6種均來自肝臟,第3種來自骨細胞,第4種產生于胎盤及癌細胞,而第5種則來自小腸絨毛上皮與成纖維細胞。......閱讀全文
堿性磷酸酶(ALP或AKP)是廣泛分布于人體肝臟、骨骼、腸、腎和胎盤等組織經肝臟向膽外排出的一種酶。這種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脫掉5’磷酸基團,從而使DNA或RNA片段的5’-P末端轉換成5’-OH末端。但它不是單一的酶,而是一組同功酶。目前已發現有AKP1、AKP2、AKP3、AKP4、AKP5與A
骨源性堿性磷酸酶是由骨質中分泌出來,當骨頭中鈣鹽沉淀不足時,該酶分泌增多,骨中鈣鹽充足時就分泌減少,所以用來幫助檢查有無鈣吸收不足。 骨堿性磷酸酶 參考值≤200單位/L 檢測小兒血中骨源性堿性磷酸酶催化活性,籍以篩查或輔助診斷因鈣營養不良引起的骨鈣化障礙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代謝性骨病。 骨堿
實驗材料酶樣品試劑、試劑盒Tris-HCl磷酸硝基苯儀器、耗材分光光度計實驗步驟實驗混合物25℃ 時,于 405 nm 處吸收值降低,ε405=18.5×103?l/(mol·cm)。
英文名稱: BCIP/NBT?Alkaline?Phosphatase?Color?Development? 規格:50ml? 類別分類: 免疫印跡? 儲存條件: 4℃,避光,12個月? 主要用途: 免疫印跡檢測中的發色底物顯跡,尤其適用于堿性磷酸酶系統。? 注意事項: 用NBT氧化后,
正磷酸單酯磷酸水解酶(最適堿度)。 正磷酸單酯+H2O → 醇+Pi 這個酶可以從各種渠道得來,如細菌和哺乳動物腸黏膜。每個酶分子有兩個 Zn2+離子鍵。堿性的磷酸酶頻繁地與抗體配位,例如在 Westernblots 中及酶聯免疫鑒定(ELISA)中。細菌酶的最適 pH 是 8.0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材料 酶樣品試劑、試劑盒 甘氨酸-KOH對磷酸硝基苯儀器、耗材 分光光度計實驗步驟 實驗所需「試劑」具體見「其他」0.02 ml 酶樣品25 ℃ 時于 405 nm 處吸收值降低,ε405=18.5×103 l/(mol·cm)。注意事項 其他 試劑:0.1 mol/L 甘氨酸
人血液和造血細胞的堿性磷酸酶pH值為9.4,主要見于中性粒細胞系的成熟階段或晚幼粒細胞。在不同生理狀態和病理狀態中均有明顯的改變,具有鑒別診斷意義。
實驗概要 了解堿性磷酸酶的染色檢測方法。 實驗原理 本試驗是一個酶組織化學試驗,酶組織化學是在不破壞組織細胞的條件下,檢測酶的存在,定位與活性的學科,即在酶的存在,分布及其用在顯微鏡下變成可見的。生命是有序的,包括時間的有序及其空間的有序。其中美的空間有序性在于其細胞組織結構的精確位置,各種
哺乳動物堿性磷酸酶 細菌堿性磷酸酶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材料 酶樣品
(偶氮偶聯法):血細胞內的堿性磷酸酶在pH9.4~9.6的條件下將基質液中的α-磷酸萘酚鈉水解,產生α-萘酚與重氮鹽偶聯形成不溶性灰黑色沉淀,定位于酶活性所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