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時間,我們通常簡稱PT,具體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漿中加入過量的組織因子后,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導致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的正常值是多少呢?正常值為12-14秒。有患者會問,檢測凝血酶原時間有什么作用呢?凝血酶原時間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儲備功能、病變嚴重程度及預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凝血酶原時間偏低見于:婦女口服避孕藥、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狀態等。 但是也不能排出其他的一些疾病:如患有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引起的凝血酶原時間偏低。......閱讀全文
凝血酶原時間,我們通常簡稱PT,具體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漿中加入過量的組織因子后,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導致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的正常值是多少呢?正常值為12-14秒。有患者會問,檢測凝血酶原時間有什么作用呢?凝血酶原時間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儲備功能、病變嚴重程度及預后的一個非常
凝血酶原時間,簡稱PT,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漿中加入過量的組織因子(兔腦滲出液)后,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導致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正常值為12-14秒(PT時間有爭議,有不同的定值規定,大約在11---16秒之間)。PT超過正常對照3秒以上者有臨床意義。應用正常血漿的
爭議 PT受組織凝血活酶來源不同、儀器和操作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結果在實驗室內部與實驗室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實驗室報告PT的4種形式中,哪一種方式是評價肝病患者病情的最佳方式?存在爭議的是PTA與INR。 差異 WHO于80年代早期用INR將PT標準化。因為從人和兔腦的不同提取物所測P
正常參考值 凝血酶原時間11~13秒(也有的說11~15秒)。12-16秒。 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 臨床應用 PT異常意義: 1、延長: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癥和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獲得性見于DIC、原發性纖溶癥、維生素K缺乏、肝臟疾病;血循環中有抗
診斷 PT主要由肝臟合成的凝血因子I、Ⅱ、Ⅴ、Ⅶ、Ⅹ的水平決定,它在肝病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急性肝炎PT異常率為10%~15%,慢性肝炎為15%~51%,肝硬化為71%,重型肝炎為90%。在2000年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中,PTA是病毒性肝炎患者臨床分期的指標之一。 輕度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輕
1、WHO標定不同組織凝血活酶的ISI時用的是正常人或口服抗凝治療患者的血漿,而非肝病患者的血漿。 2、肝病與口服抗凝治療時凝血功能紊亂的機制不同。 3、許多肝病患者INR值非常高,而它超過抗凝范圍(4.0)時,標準化的準確性將大大降低。而PTA檢測簡單,所受影響因素少,只要準確測定正常人與
凝血酶原時間(PT)介紹: 凝血酶原時間也是凝血系統的一個較為敏感的篩選試驗。凝血酶原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凝血酶原時間(PT)正常值: 成人: 11-15s; 新生兒: 延長2-3s(Quick一步法);18-22s(Wars-Seegers修改二步法)。凝血酶原時間(PT)臨床意
因為ATOFMS可以鑒別組成顆粒物的特殊化合物,因此它可以提供了新視角來考察粒子與周圍氣體以及其他顆粒物之間的動態化學過程。實時化學組分分析可以消除傳統的濾膜或碰撞器氣溶膠采樣方法的固有問題,比如二次化學反應或者半揮發性化合物的損失。3800-ATOFMS的應用包括: · 氣溶膠分析研究 ·
實驗原理 在受檢血漿中加入足量的凝血活酶和鈣離子,測定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即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本試驗是外源性凝血系統凝固的篩檢試驗。 三、實驗方法 材料: 1.水浴箱、滅菌注射器、硅化試管或塑料試管、離心機、秒表。 2.25mmol/L氯化鈣凝血活酶試劑。 3.正常人凍干混合血
[原理]在抗凝血漿中,加入足夠量的組織凝血活酶(組織因子,TF)和適量的鈣離子,即可滿足外源凝血的全部條件。從加入鈣離子到血漿凝固所需在的時間即稱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的長短反映了血漿中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 [方法學評價] 一步法凝血酶原時間測定:由Quick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