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鎂介紹: 鎂是體內含量最多的陽離子之一。成人體內含鎂0.823-1.234mol,其中50%存在于骨骼,45%在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占5%。肝、腎和肌肉含鎂較多,在細胞內液鎂的含量僅次于鉀而居第二位,其濃度約為細胞外液的10倍。在細胞外液,鎂的含量僅次于鈉、鉀、鈣而居第四位。在許多生理化學過程中鎂都參與反應并占重要地位,比如是多種酶的激活劑。堿性和酸性磷酸酶、磷酸變位酶、焦磷酸酶、肌酸激酶、己糖激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羧化酶等,它們的催化作用都須有鎂離子的激活;鎂也是組成DNA、RNA及核糖體大分子結構所必需的元素;也是維持正常神經功能和肌肉的重要元素。血清鎂正常值: 0.8-1.0mmol/L。血清鎂臨床意義: (1) 血清鎂增高: ① 腎臟疾病:凡影響腎小球濾過率者均可使血清鎂滯留而增高。如慢性腎炎少尿期、尿毒癥、急性或慢性腎功能衰竭等。 ② 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閱讀全文
血清鎂介紹:?鎂是體內含量最多的陽離子之一。成人體內含鎂0.823-1.234mol,其中50%存在于骨骼,45%在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占5%。肝、腎和肌肉含鎂較多,在細胞內液鎂的含量僅次于鉀而居第二位,其濃度約為細胞外液的10倍。在細胞外液,鎂的含量僅次于鈉、鉀、鈣而居第四位。在許多生理化學過程中鎂
血清鈉介紹:?機體內的鈉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食鹽,經腸道吸收入血液,其中47%存在于骨骼中。約10%存在于細胞內液,44%存在于細胞外液,是細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陽離子,多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機體內95%的鈉鹽經腎排出體外。鈉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持細胞外液容量,維持滲透壓及酸堿平衡,并具有維持肌肉、神經正常
血清鉀介紹:?人體內的鉀主要來源于食物,食物中的鉀90%以上短時間內在腸道被吸收,吸收入血液的鉀在4h內即有90%從腎排出體外。鉀離子大部分(98%)存在于細胞內,少量存在于細胞外液,且濃度恒定。組織細胞中平均含K+150mmol/L,紅細胞內含K+約105mmol/L,血清中含K+約4-5mmol
血清鈣介紹:?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陽離子。原子式為Ca,原子量為40.08。正常成人含鈣25-30mol,其中99%以上存在于骨骼及牙齒,骨骼是體內最大的儲鈣庫,細胞外液含鈣只有27mmol左右,含量雖少但在維持正常的神經肌肉應激性,腺體分泌以及一些酶系統的活性特別是在血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胞內
血清無機磷介紹:?人體內含磷17mol(530g),其中87%存在骨骼中,其余在軟組織中、細胞內。體內許多重要的物質如某些蛋白質、脂類化合物、核酸、輔酶等都含有磷。在酸堿平衡中,磷酸鹽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磷元素符號:P;其原子量:30.97。磷酸鹽形式:H2PO4-、HPO42-;其分子量:分別9
血清氯化物介紹:?氯(Chloride,Cl),原子量為35.5,化學分類:無機離子。 ?機體內的氯化物主要來源于食鹽,氯在細胞內外均有分布,但細胞內含量僅為細胞外的一半,氯離子是血漿內主要的陰離子,對調節機體的酸堿平衡、水電解質平衡及滲透壓有重要作用,并參與胃液中胃酸的生成。血漿中的氯化物主要是氯
血清鎂介紹:?鎂是體內含量最多的陽離子之一。成人體內含鎂0.823-1.234mol,其中50%存在于骨骼,45%在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占5%。肝、腎和肌肉含鎂較多,在細胞內液鎂的含量僅次于鉀而居第二位,其濃度約為細胞外液的10倍。在細胞外液,鎂的含量僅次于鈉、鉀、鈣而居第四位。在許多生理化學過程中鎂
實驗方法原理 血清中鎂,鎘離子在堿性溶液中段與甲基麝香草酚藍染色結合,呈或藍紫色化合物加人EGTA可掩蓋離子的干擾。 實驗步驟 一、 實驗試劑: 1. 堿性緩沖液:稱取無水亞硫酸鈉2g,疊氮鈉100mg,甘氨酸750mg和乙二醇-雙-(2-氨基乙醚)四乙酸 [Ethylene
實驗方法原理 血清中鎂,鎘離子在堿性溶液中段與甲基麝香草酚藍染色結合,呈或藍紫色化合物加人EGTA可掩蓋離子的干擾。 實驗步驟 一、 實驗試劑: 1. 堿性緩沖液:稱取無水亞硫酸鈉2g,疊氮鈉100mg,甘氨酸750mg和乙二醇-雙-(2-氨基乙醚)四乙酸 [Eth
升高:常見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低下、阿狄森氏病、多發性骨髓瘤、嚴重脫水及糖尿病昏迷。降低:常見于先天家族性低鎂血癥、甲亢、長期腹瀉、嘔吐、吸收不良、糖尿病酸中毒、原發性醛固酮癥、以及長期使用皮質激素治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