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3日,歐洲生物質能源協會(AEBIOM)發布了年度統計報告《2012歐洲生物能源展望》,對歐洲能源現狀和生物能源發展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報告援引歐洲統計局2012年的最新數據指出,2010年歐盟自身能源產量僅為8.3億噸石油當量,而能源凈進口達9.53億噸石油當量,能源消費總量達17.59億噸石油當量。歐盟能源產量僅能滿足其能源需求的48%。多年來歐盟能源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2010年歐盟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59%、62%和84%。因此大力發展包括生物能源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對于確保歐盟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報告顯示,2010年歐盟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1.52億噸石油當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0%,占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12.4%。其中生物質能源消費總量達1.18億噸石油當量,約占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的77.6%,占歐盟所有能源消費總量的8%。從2008年到2010年,歐盟木質生物質顆粒產量增長......閱讀全文
在第四屆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楊勝利就生物煉制與生物經濟的相關問題接受了《科學時報》記者的采訪。 本世紀末會形成生物經濟 記者:生物經濟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 楊勝利:上個世紀9
5月9日,生物質能源產業化推進會在青島召開。科技部農村司劉暉副司長、中科院科發局馮仁國副局長、青島市科技局蓋健巡視員等有關領導,以及來自生物質能源研發領域的30余名專家和企業代表出席了會議。青島能源所彭輝副所長主持會議。 會上,劉暉副司長在講話中指出生物質能源生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過程
我國生物質能源資源非常豐富,若加以利用,變成工業化產品的生物質燃油,將對破解我國能源安全難題作出重要貢獻。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在此間舉行的《走進種植能源新時代》論壇上表示,我國生物質能源資源非常豐富,若加以利用,變成工業化產品的生物質燃油,將對破解我國能源安全難題作出重要貢
全球范圍內目前正在大力發展林木生物質能源,而有科學家近期卻警告,大規模發展林木生物質能源不是不可持續的做法,可能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全球變化生物學生物質能源》雜志邀請了國際研究人員,對林木生物質能源進行了分析,研究顯示,此前有關林木生物能源產業是碳“中和”行業、可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說法是
能源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必需品。化石資源的過度消耗引發石油短缺和氣候變暖,已成為影響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尋找石油替代產品成為全球共識。來源于生物質的能源具有環境友好和可再生性,在滿足未來社會能源需求,特別是交通燃料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在推動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必將引領世
5月9日,由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承辦的生物質能源產業化推進會在青島召開。 科技部農村司副司長劉暉、中科院科發局副局長馮仁國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由青島能源所所長劉會洲、副所長彭輝分段主持。 劉暉在講話中指出,生物質能源生產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過程依賴完善
我國應對大氣污染形勢嚴峻,替代化石能源的任務繁重,隨著新型城鎮化進展加快,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清潔能源體系勢在必行 《生物質能“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生物質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其中生物質發電要達到13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780億千瓦時,生物質成型燃料1000
玉米作為全球最大的谷類、飼料和乙醇原料,多次成為糧食和能源爭奪的焦點,也引發了對推廣生物質能源的爭論。我們選擇合適的生物質能源植物時,解決方法并非千篇一律。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中,美國能源生物研究院(EBI)的科研人員指出,地球上不同地區多樣化氣候和土壤條件,形成了多
生物質能源是一種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得太陽能,然后將太陽能轉為化學能并貯存在生物質中的方式。生物質資源的利用方式一般為直接燃燒和生物質鍋爐燃燒兩種。生物質燃料中含有的氮會在燃燒期間形成NO,隨著我國生態保護意識逐漸完善,對于生物質燃料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也有了全新需求。一、生物質燃料
“我國每年產生秸稈7億噸,畜禽養殖業有機排放物33億噸,大多數都沒有利用,生物質能的利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全國政協常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說。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中國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生物質資源總量每年約4.6億噸標準煤,但利用量僅為2200萬噸標準煤,利率用不足1/20。
隨著全球化石能源供應逐漸緊張,生物質作為一種原料來源廣泛、污染性低、可再生性強、運輸和儲存都更加方便的清潔能源,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近年來,人們對生物質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研究,逐漸發現了生物質能源的多種利用方式。在諸多生物質利用技術中,生物質發電技術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利用技術之一。
生物質成型燃料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可再生清潔燃料,在中國卻發展緩慢,障礙重重。在很多經濟發達、環保標準嚴苛的國家,使用成型燃料已成為替代化石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瑞典就是一個成型燃料利用的先鋒國家,他們的經驗值得借鑒。 文丨朱萬斌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促進會副秘書長 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特點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亂象頻出,一些發電項目借生物質能源的名頭,一邊拿著國家的電價補貼,一邊偷偷燒著煤炭,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網民表示,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相關行業標準的缺失,建議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為規范行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亂象頻出,一些發電項目借生物質能源的名頭,一邊拿著國家的電價補貼,一邊偷偷燒著煤炭,影響行業健康發展。 網民表示,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相關行業標準的缺失,建議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為規范行業發
日前,由江蘇大學特聘教授孫建中申請,以“高效降解生物質的自然生物系統資源利用與仿生”為主題的第395次香山科學會議學術討論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內20多個單位的40余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作為本次會議執行主席之一,孫建中在會上作了題為《模擬與利用自然生物系統實現生物質高效轉化的前沿科學問題》
一提到秸稈,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濃煙滾滾、難以處理的農林垃圾。然而,不久的將來,它將被提煉成燃油,作為汽車、飛機甚至軍艦的動力能源。 20日,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郊外,一條生物質燃油加工生產線正式投產。 陽光凱迪生物質燃油燃氣廠是中國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萬噸級生物質燃油生產基地,利用生物技
空氣質量問題已經對中國的高速增長形成了阻礙。近年來,能源結構調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有關專家表示,煤炭發電、冬季大量的燃煤供暖、汽車尾氣等,是空氣質量持續惡化的主要原因。增加清潔能源比重勢在必行 相關監測數據顯示,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煤炭污染占16.7%。作為我國消費量最大的化石能源,煤炭
時而陰云密布,時而雨雪交加,時而云霞萬丈,五月上旬的芬蘭天空就像一張令人捉摸不定的臉。不過無論陰晴,這里的空氣總是清新宜人。而究其原因,恐怕除了70%的森林覆蓋率以外,也與很多芬蘭公司的低碳節能運營理念分不開,芬蘭航空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距離赫爾辛基市不遠的瓦塔市芬航總部辦公大樓,記者發現,
提起造紙工業,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污染。實際上,如今的造紙廠早已不是污水橫流的小作坊。依靠技術創新,它甚至可以成為合理利用資源的環保樣本。在近期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造紙學會承辦的第65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許多專家認為,造紙工業承載了“生物質精煉”發展的希望。 所謂生物質精煉,就是
在德國薩克森州南部有一小城市叫弗賴貝格,這里曾經以擁有銀礦和出產銀制品而聞名,現在則成為德國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研發基地之一,發明生物質制柴油的德國科林公司就在弗賴貝格,最近在參加德國外交部安排的薩克森州考察活動中,我們有幸實地采訪了這家公司。 科林公司的企業開發部經理馬蒂亞斯·魯道夫接待了
目前,我國農村(指以農林畜牧業為主要經濟活動的村落)建筑用能總量為3.1億噸標煤,約占我國建筑運行用能總量的1/3。其中,燃煤、燃氣和電力等商品能源占農村用能總量的70%。盡管農村戶均商品能消耗量低于城市居民,但目前農村戶均用能總量卻已經高于城市居民,并且生物質能比例逐年減少,煤、電和燃氣戶均
國內某企業生物質鍋爐驗收現場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生物質顆粒燃料示范項目》近日在江蘇正式啟動,項目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全國試點城市建設一批生物質顆粒燃料在工業爐窯上替代化石燃料的示范項目。江蘇繼廣東、福建之后成為第三個啟動示范項目的地區,第一批項目計劃有20多個。
河北省可能源化利用生物質資源量約有2000萬噸,但當前利用率并不高。圖為河北省南宮市一家生物質發電廠工人正在卸下廢棄料。 根據河北省石家莊市大氣污染源解析結果顯示,農村燃煤排放正成為PM2.5主要來源之一。為此,河北省未雨綢繆,把大氣污染防治由工業領域為主開始向廣大農村延伸,大力推動農村能源消
日前,天津大學參與的“大功率抗結渣生物質固氣復合燃燒技術及裝置”通過了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結果顯示,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標志著我國在根治燃煤排放方面獲得了重大技術突破,對根治我國霧霾“元兇”,發展新能源產業和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據天津大
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肖波團隊經過12年的努力,于近日成功研發出生物質微米燃料系列技術和全套裝備,破解了生物質能源工業化應用的世界級難題,使生物質能源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成為可能。 據肖波介紹,由于產生不了工業所需要的千度以上的高溫,生物質能源已成為工業時代的“棄兒”。我國
作為唯一能夠轉化為液體燃料的可再生資源,生物質以其產量巨大、可儲存和碳循環等優點已引起全球的廣泛關注。蔣劍春帶領團隊針對農林生物質轉化過程中存在的降解產物組分復雜、原料轉化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能耗高等問題,開展了木質纖維和植物油脂定向轉化的基礎理論研究,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 農業廢棄物、樹
圖為國內某企業生物質鍋爐驗收現場●工業企業使用熱能,可以與能源服務公司簽訂購買用能服務合同,能源服務公司投資建設供熱系統并進行運營管理,為用能企業提供熱能服務。通過項目的實施,探索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商業運營模式●目前江蘇建有15座生物質電廠,但是每年僅消耗100萬噸秸稈,只占江蘇秸稈
中國生物質能資源豐富,可利用的生物質包括農業秸稈剩余物、林業生產和加工剩余物、能源植物和作物、有機垃圾和人畜糞便等,據統計可作為能源利用的總量約為4億至5億噸標準煤。 在筆者看來,在中國開展農林業生物質發電產業,可以提高農村能源應用水平、帶動農業機械化裝備發展、拓展農業產業領域、穩定并增加
近日,“十三五”生物質能源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及規劃研討會在廣州召開。此次會議由生物質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組織。 會上,生物質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廣州能源所黨委書記馬隆龍,從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等方面分析了生物質能源科技創新的重點、目標、思路等,提出
今年兩會,全國工商聯將提交一份《關于培育高效秸稈收集運輸行業的提案》。霧霾帶來了人們對環保的重視,也帶來了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的新契機。但是擺在面前的燃料收集、發電成本以及人才戰略等都是生物質發電行業向前發展繞不開的三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