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20-21日北京市有大風天氣,21日風力達今年以來最強,并伴有沙塵天氣。北京市氣象臺已于4月20日15時30分升級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15時35分發布沙塵藍色預警信號;20日與北京市森防辦聯合發布森林火險橙色預警。預計,大風主要出現在兩個階段:一是20日下午至23時,有4級偏南風,陣風7級左右;二是21日10時至23時,有5級左右偏北風,陣風8、9級。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翟亮表示,受上游沙塵輸送和本地大風揚沙的共同影響,21日北京市將出現沙塵天氣,能見度降至2~6公里。21日前半夜隨著風力減弱,沙塵天氣逐漸減弱結束。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服務首席尤煥苓提醒,大風沙塵天氣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出行安全方面,大風天氣盡量減少不必要出行。特別是明天下午到晚高峰風比較大,駕車行駛注意防強側風橫風影響,減速行駛,注意安全;盡量避免強風天騎行,行人也要關注路況,遠離臨時搭建物、廣告牌和風險高的樹下。沙塵會導致能見度下......閱讀全文
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20-21日北京市有大風天氣,21日風力達今年以來最強,并伴有沙塵天氣。北京市氣象臺已于4月20日15時30分升級發布大風黃色預警信號、15時35分發布沙塵藍色預警信號;20日與北京市森防辦聯合發布森林火險橙色預警。預計,大風主要出現在兩個階段:一是20日下午至23時,有4級
沙塵暴是影響我國北方的主要災害性天氣之一。這種災害雖不像臺風、地震那樣給人類帶來突發性和毀滅性的災難,但其常年季節性的侵擾,對國民經濟建設造成的損失較大,尤其是大氣沙塵氣溶膠突發性增多和遠距離輸送,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空氣污染以及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視。 沙塵天氣與沙塵暴 沙塵天氣與沙塵
近日,甘肅科學家的兩項研究揭示出大氣系統諸要素的相互作用機制,拓寬了干旱氣候變化趨勢理解思路。研究成果表明,沙塵氣候既可精細監測,也可以趨利避害。 蘭州大學和北京大學利用“干旱氣候與環境移動觀測平臺”,分析近15年的實測數據資料,系統開展沙塵氣溶膠傳輸特性研究,形成了“沙塵與云和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晨(19日),安徽、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和西部、江西東部、福建西部、廣西等地出現能見度不足1公里的大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新疆部分地區出現揚沙天氣。 昨日(18日),云南西部等地降中雨,全國其他大部地區降水較弱。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19日至22日,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研判結果顯示,預計26日至28日白天,受蒙古氣旋影響,北方地區將出現大范圍沙塵天氣。內蒙古、甘肅中東部、寧夏、陜西中北部、山西、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中西部、吉林西部、黑龍江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內蒙古中北部地區有沙塵暴。受此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空氣質量可能出現
當前我國北方地區已進入沙塵暴易發頻發季節。國家林業局昨天發出通知,要求東北、華北和西北相關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林業主管部門做好春季沙塵暴災害應急處置工作。 據國家林業局與中國氣象局聯合召開的春季沙塵暴趨勢會商預計,今年春季我國北方地區沙塵過程數為8到12次,較常年
環境保護部近期發布了《受沙塵天氣過程影響城市空氣質量評價補充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依據《規定》,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評估、考核和排名過程中剔除沙塵天氣過程的影響。 而在《規定》發布以前,對各地進行環境空氣質量評估、考核過程中均將沙塵天氣過程期間數據作為正常監測數據。《規定》作為
4月26日13時40分左右,石家莊市區突然暗云壓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黃暗紅的云層籠罩,市區能見度霎時降低,有如黑夜即將降臨。至15時20分,天空重又艷陽高照。河北省氣象臺高級工程師郭迎春表示,這是受冷空氣影響所致,否認與市民擔心的地震或火山灰有關。據透露,當日下午,河北保定、石家莊、衡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研判結果顯示,受今年第三輪沙塵天氣影響,今天(3月25日)至明天,我國華北地區PM10濃度可能出現短時高值,河北北部和山西中北部可能出現短時重度污染。此次沙塵過程強度總體較弱,持續時間較短,影響范圍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東部和華北中西部地區,北京受其影響可能出現短時中度污染。從監測數
我國歷年沙塵天氣變化情況 春季,是沙塵天氣多發的季節。4月中旬,西北多地遭遇沙塵侵襲,中央氣象臺接連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 不過,今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總體上偏少偏弱。實際上,氣象和林業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北方沙塵天氣總體呈現減少的趨勢。去年春季北方地區平均沙塵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