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光伏機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a)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共混膜中形貌與(b)光物理路徑圖 山東大學供圖近日,山東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物質創制與能量轉換科學研究中心教授高珂在有機光伏電池的分子晶態與雙生載流子途徑等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材料》《 大分子快訊》。有機光伏電池(OPV)具有低成本、質輕、柔性、大面積印刷制備等優點,是當前新能源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高珂研究了非富勒烯受體分子在“單晶-純膜-共混膜”的結構細節與排列規律,發現在非富勒烯受體(NFA)較強的自發載流子形成現象,總結了有機薄膜光伏電池雙生載流子途徑。第一個途徑是NFA相自發光生載流子;第二個途徑是界面CT態解離激子產生載流子。雙通道機理是非富勒烯受體光吸收和能級優勢外另一個重要的優點,它們共同造就了非富勒烯受體材料在有機光伏電池中的成功。該工作深入探索了NFA分子的結晶結構與自組裝過程,揭示了非富勒烯有機光伏電池雙通道......閱讀全文
富勒烯具有明顯抗衰老效果
最近,歐洲科學家發現富勒烯具有明顯的抗衰老效果,可以使實驗小鼠的平均壽命從2年延長到5年。基于此實驗,歐美等國家已經推出了富勒烯抗衰老保健品。 據介紹,富勒烯結構完美、性能穩定,被稱為“納米王子”。由于富勒烯的中空結構,其內部還可被置入一個或多個金屬原子甚至分子,形成所謂的金屬富勒烯。富勒
富勒烯或可形成純碳新膠體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17日報道,球形碳分子富勒烯(碳-60)在納米技術和電子領域有很多獨特性質和潛在應用。最近科學家發現,碳-60在一定條件下還能形成一種單一成分的膠體。目前為止,已知的膠體都是由兩種成分構成:均勻分布的溶質和溶劑。 此前,科學家發現碳-60能形成多種物
烏克蘭專家建議慎用富勒烯水
烏克蘭國家科學院材料學研究所是烏國內唯一研究碳納米結構,尤其是富勒烯合成、提取、分離過程和鑒定的機構。該研究所專家認為,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瓶裝富勒烯水—“C60生命之水”的安全問題值得關注。 富勒烯水在全世界所有國家被認為對人體健康有害,不論從水合富勒烯分子的毒性,還是從富勒烯分子的膠體粒子中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用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非富勒烯受體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方案 在過去的十年里有機光伏器件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主要是供體有機半導體新材料的開發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富勒烯衍生物已被用作受體,然而,對新型非富勒烯受體開發的研究正如火如荼。近日,來自北京大學占肖衛教授(通訊作者)團隊總結了富勒烯化合物用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優缺點,文章簡要
從富勒烯到石墨烯,怪異的中國式創新
如果材料本身有意識,所有的材料一定都嫉妒石墨烯。這家伙紅得發紫,是當下材料領域最耀眼的明星。 細想下來,我在材料科學這個領域居然混了將近20年了。96年是國家863成果10周年成果展覽,想起當時的盛況,恍如昨日。 如果說那一年最耀眼的材料明星是誰,當之無愧的是富勒烯。 不知道是偶然還是必然
中國科大成功捕獲“消失”的富勒烯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楊上峰課題組成功地合成并分離表征了一種十余年來一直被認為因穩定性低而“不可被分離”的新結構內嵌富勒烯,這一發現彌補了內嵌富勒烯研究領域的一席空白,實驗上證明了分離出低穩定性的新結構富勒烯的可能性。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富勒烯結構中最為特殊的性質是其碳籠
富勒烯材料導電性能極大提升
《自然》雜志1月18日(北京時間)發表了美國密歇根大學開發的一種新方法,誘導電子在有機材料富勒烯中“穿行”,距離遠遠超過此前認為的極限。這項研究提升了有機材料應用于太陽能電池和半導體制造的潛力,或將改變相關行業游戲規則。 與當今廣泛應用的無機太陽能電池不同,有機物可以制成便宜的柔性碳基材料,如
化學所非富勒烯全小分子太陽能電池效率研究獲進展
溶液可加工本體異質結太陽能電池具有質量輕、成本低、可采用溶液印刷方法制備柔性大面積電池面板等優勢,成為了近年來新能源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本體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活性層由溶液可加工的共軛聚合物或小分子給體與受體共混組成。其中,以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制備的電子受體材料為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利用非富勒烯受體材料研究有機疊層太陽能電池獲進展
太陽能是人類可利用的最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而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有機光伏(OPV)材料和器件以其溶液處理的低成本、豐富的原材料以及可以制備成柔性和半透明器件等突出優點,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研發對象。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將具有互補吸收光譜的兩個本體異質結(
化學所在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年來,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由于其重量輕、價格低廉、可通過印刷的方式制備大面積柔性器件等優勢,得到了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是重要的前沿研究領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活性層通常由基于聚合物/有機小分子的電子給體和電子受體共混而成。作為電子受體材料,以PCBM為代表的富勒烯類n-型有機半導體已經被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