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制氣候變暖、拯救地球家園是當代人的使命,城市的發展戰略也必然以低碳發展為出路。日前,國家發改委公布了第二批包括廣州市在內的29個低碳試點城市。目前來看,國內支持低碳投資的現有金融工具包括傳統的資產融資、公共市場融資、不斷增長但仍然有限的私人部門股權投資和風險資本市場,然而,“十二五”期間僅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需投資約27000億元,顯示國內氣候資金存在巨大缺口。 資金掣肘低碳城市步履維艱 中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分別降低16%和17%,體現了節能低碳、綠色發展的新要求。在這一背景下,低碳試點城市紛紛推出,繼2010年國家發改委在5省8市開展首批低碳城市試點后,發改委緊接著在去年11月確定第二批29個低碳試點市。 與此同時,中央財政近年來在氣候減緩方面規劃了大量預算,并保證財政投入穩步增長。氣候組織攜手中央財政大學在北京發布的“中國氣候融資管理體......閱讀全文
為迅速遏制住當前單位GDP能耗的反彈勢頭,完成“十一五”20%的節能減排目標,一場力度空前、以淘汰落后產能為抓手的節能減排攻堅戰,已在全國各行各業打響。 18個行業2010年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已下發各地,第三季度前要全部關停;擴大產能項目已暫停審批、核準、備案
國務院發布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天津參加2010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致辭時表示,中國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扎實推進,“十一五”(2006年-2010年)前4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5.6%。 按照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
增GDP易,減COD難。COD為“化學需氧量”的英文縮寫,是一個評價水體污染程度的綜合性指標。 我國國家環保局第一任局長、全國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第一任主任委員曲格平曾說過,他最遺憾的是,過去若干個五年計劃中確立的環保目標從來都沒有完成過。 去年年底,各地紛紛交出“十一五”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推動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過去五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預計下降19.06%,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基本完成或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 據發展
進入“十一五”最后一年,離檢驗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完成情況僅剩下7個月時間,國務院4日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提出十四項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的措施,分析人士認為,其中加大淘汰落后力度、推進能源價格改革、推廣節能技術和產品三記“重
今年是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上半年在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節能減排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都繼續下降。 據統計,一季度,全國能源消費總量增長7.7%,單位GDP能耗降低2.62%,同比多降1.08個百分點。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1—5月份全國能源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26日說,為實現“十二五”時期節能減排工作目標,國務院近日正式印發的《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十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在制定和實施發展戰略、專項規劃、產業政策時體現節能減排要求;強化目標責任評價考核,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
編者按“十一五”規劃中確定的節能減排任務提前完成,相當于過去5年間,全國節約了6億噸標準煤、減排15億噸二氧化碳。這也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世界的貢獻。 將近5年的時間里,一場以低碳為手段的減排行動正在中國展開。可我們也必須看到,近期仍有重大環境污染事件不斷發生。這背后折射的是
不久前,溫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2010年要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必須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后產能。請問,為什么要“鐵腕”淘汰落后產能呢? 落后產能過剩嚴重 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務院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
●到去年年底,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95%。 ●堅持有保有壓,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建設項目設置“防火墻”,歸納起來是“四個不批、三個嚴格”。截至2月底,已有總投資約1040億元的14個項目被暫緩審批或不予審批。 ●細顆粒是造成灰霾天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繼續把推進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動節能減排、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上半年,單位GDP能耗下降3.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繼續減少。 為確保實
在昨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確定之后,將會按照各地的具體情況,分配到各個地方、各個行業,可能還要落實到一些具體的企業和單位。 此外,他還介紹說,“十一五”期間我國全社會節能減排總投資約2萬億元,其中我
記者:今年五月以來,國務院采取了一系列節能減排重大舉措,目前政策實施效果如何? 解振華:“十一五”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節能減排取得重要進展。應該說,中國節能減排力度之大世界少有,成效居于各國前列,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北京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昨天做客首都之窗時透露,未來兩年本市清潔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將占到市區公交車保有量的一半。同時,柴油公交車將減三成,擬建9處換電站保障純電動車運行。明年上半年,本市還將首次發布交通節能減排及能耗情況白皮書。 車輛油耗平均降10% 市交通委運
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昨天做客首都之窗時透露,未來兩年本市清潔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將占到市區公交車保有量的一半。同時,柴油公交車將減三成,擬建9處換電站保障純電動車運行。明年上半年,本市還將首次發布交通節能減排及能耗情況白皮書。 車輛油耗平均降10%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中國單位GDP能耗在5年內必須下降20%。2010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表示“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企業集團和行政不作為的部門,都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隨后,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某省官員甚至坦言,眼看大
日前,天脊集團1.2萬立方米的廢水處理及回用工程建設進入加速階段。天脊集團環保能源部部長皇甫守義在現場向記者介紹,該套系統將廢水經過深化處理、循環冷卻、反滲透深度處理等環保處理后,再回用到鍋爐生產當中,這樣一年能減少廢水排放240萬立方米。整套廢水處理裝置不僅能消化現在的污染物排放和即將投產的省
鋼鐵脫硫市場的“混亂無序”,讓承諾減排的政府“臉上無光”。 目前,大型鋼鐵企業對脫硫裝置投入較大,而廣大中小企業則普遍持“應付了事”的態度,甚至根本沒有配套脫硫設備。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發展經濟的考慮,也未對鋼鐵企業的排放嚴格監管。 在實際生產中,節能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有經濟效益
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乃國之大計,關乎經濟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 資源短缺、環境承載力日益窘迫所帶來的壓力愈重,對節能減排的希冀也越來越大:單位能耗強度要持續下降、耗能總量增速要減緩直至相對低位穩定;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承載力得以提升。近年來,國家層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表明擔當大國責任的成
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已經壓得相關部門喘不過氣來。 昨日(10月10日),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表示,“十二五”節能減排實際進度落后于目標,當初確定的五年目標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源消耗下降16%,但規劃前兩年只下降了5.5%,只完成了“十二五”進度的32.7%。后3年國家層面面臨
2014年保持經濟增長7.5%左右的情況下,實現單位GDP(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 3.9%的目標,這對于節能減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國104個城市頻頻出現霧霾,多個城市被嚴重污染所籠罩,治理空氣污染已經上升到了刻不容緩的
■ 聚焦“十二五”污染減排 “十二五”期間,隨著節能減排工作深入推進、約束性指標增加、環境標準更嚴格,企業如何繼續推進節能減排,如何消化成本壓力? 如何建立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能不能讓企業真正受益? 受訪嘉賓 原慶丹 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
當前,重慶、西藏、河北、福建、甘肅等20多個省(市、區)兩會陸續召開。各地在兩會期間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紛紛提出了2011年以及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降低經濟增速、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很多地方謀發展
節能并不是一個新話題。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我國就提出,節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長期方針。再往前看,建國之后由于供應不足和物質匱乏,“隨手關燈”之類的節能口號到處可見,節儉則是我們一直倡導的傳統美德。 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節能指標要求低了。對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節能減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6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6次締約方會議29號在墨西哥海濱城市坎昆開幕,為期12天的會議將繼續就氣候變化問題進行磋商。人民網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就此與網友進行了在線交流,文字實錄如下: 主持人:您說到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日前公布了4月份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報告,石家莊、邢臺、唐山、邯鄲、保定、西安、濟南、西寧、太原和鄭州等10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其中有5個在河北省。 而且,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近來霧霾的身影又開始出現。以至于有人感嘆,“咋供暖季過去了,還這么大霧呀?” 治污技術
十八大報告突出生態文明,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為一體,鑄造美麗中國。在這場深刻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中,蘊含著巨大的投資空間和投資機會。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估算,“十二五”期間,中國綠色投資將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綠色投資蛋糕有多大?巨額資金將如何為綠色發展輸送
日前從國家能源局獲悉,“十三五”期間,預計全國將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4.2億千瓦。對此專家測算,改造可帶動煤電節能減排領域新增投資約2300億元,同時促進上下游相關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1月15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十三五”期間,預計全國將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