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溫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2010年要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必須采取鐵的手腕淘汰落后產能。請問,為什么要“鐵腕”淘汰落后產能呢? 落后產能過剩嚴重 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國務院按照“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出臺了鋼鐵等十個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在推動結構調整方面提出了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組、技術改造、自主創新等一系列對策措施,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扶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目前總體情況看,政策效應已初步顯現,結構調整取得一定進展,產業發展總體向好。但從當前產業發展具體狀況看,不少領域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問題仍很突出,有的甚至還在加劇。以鋼鐵為例,2008年我國粗鋼產能6.6億噸,需求僅5億噸左右,約四分之一的鋼鐵及制成品依賴國際市場。2009年上半年全行業完成投資1405.5億元,目前在建項目粗鋼產能5800萬噸,多數為違規建設,如不及......閱讀全文
關于加強工業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遴選、評估與推廣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科技、財政主管部門,有關行業協會,相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和《“十二五”節能減排
近年來,我國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十一五”時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明顯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顯著減少。但也應清醒看到,我國面臨的節能減排形勢還很嚴峻。為此,應堅持節能減排,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轉變思想觀念,強化全民主動
2011年,我國企業繼續積極開展節能減排,取得了新的進展。但受制于各種現實因素的影響,節能減排總體目標任務的完成低于事先的規劃。這意味著“十二五”后4年節能減排形勢更加嚴峻。標準化作為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必將承擔更多更重的工作任務。 建立標準化體系是推動企業節能減排的基礎。筆者
中央提出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英明正確的決策。從改革開放初期推動合資引進,到今天推動自主創新,這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制定的不同發展戰略,反映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自主創新是一面旗幟,彰顯了中國人的民族氣節和決心,是一種民族的創新精神,也是一種無窮的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 2012年4月20日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加快我國食品工業結構調整,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
發改委立下節能減排“軍規” 8月27日,國家發改委全文公布了《關于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的通知》,提出12條“軍規”,以確保完成2013年節能減排目標任務。8月28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節能與環保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行業將推行多項措施,來啃下節能減排
2013年2月17日,工信部先后公布了鋼鐵、石化、建材工業及有色金屬工業行業的2012運營情況及2013年展望,展望中都將環保和節能減排列為2013年工作重點,或將推動環境監測儀器的市場增長。詳情如下: 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及2013年展望 2012年,石油和化學工
根據國家“十一五”規劃,中國單位GDP能耗在5年內必須下降20%。2010年5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表示“對未完成任務的地區、企業集團和行政不作為的部門,都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隨后,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某省官員甚至坦言,眼看大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為我們國家當今和未來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明確了方向。 戰略的核心,核心的戰略,中國跨入了一個自主創新的黃金時代。在春節前后各地的兩會上,倡導自主創新,依靠科技創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逐步改變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碳發展模式,努力搶抓機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能源、開發低碳技術,成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低碳減排的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中國環境報記者 楊立群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美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的能源政策(2012) (2012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 錄 前 言 &nb
關于印發綠色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2〕2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國家“十二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產業關聯度高、吸納就業能力強、技術資金密集,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國家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確保裝備制造業平穩發展,加快結構調整,增強自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形勢對節能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意見》對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必將更好發揮標準化在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意義重大。 這位負責人說,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發表講話。講話全文如下: 積極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曙光和挑戰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六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溫家寶 (2012年6月11日) 今天在座的有許多老一輩科學家,也有許
日前,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也是中國首次向全球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碳基能源仍然是我國能源結構的主體,化石能源的消費占比超過80%,其
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 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來自祖國各地的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13億人民的重托出席盛會,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2010年10月18日,中國政府網刊登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此決定標志著七大新興戰略產業框架成定局。 從2008年的
專欄5 生態保護與節能減排領域標準化重點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加強森林、濕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檢測、評價以及生態系統服務、外來生物入侵預警、生態風險評估、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野生動植物及瀕危物種保護、水土保持、自然保護區、環境承載力等領域的標準制定與實施,實現生態資源的可持續
鋼鐵、有色、煤炭,這三大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一直占據較大比重,然而,因其耗能高、污染嚴重,也被視為工業體系中去黑化難度最大、任務最重的行業。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支持綠色清潔生產,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那么,“十三
記者:不久前,國務院召開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并專門下發通知,對節能減排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環保部門如何確保實現“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 周生賢:“十一五”以來,各級政府和環保部門按照《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要求,超前謀劃,認真落實,取得了污染減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2011年標準化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十二五”規劃綱要和產業發展重點,立足標準制定的急迫性、創新性和國際性,加強標準戰略研究,加快重要領域標準制定,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提升標準水平,推進標準貫徹實施,夯實產業發展的技術基礎,為保持工業通信業平穩較快發展做好支撐。 一、加快技術
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2011年8月25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 財政部部長 謝旭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我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一、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 今
關鍵技術亟待突破 高端裝備依賴進口 絕大多數企業沒有研發中心 在食品工業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我國卻面臨著食品裝備依賴進口,自主核心技術缺乏的尷尬。在8月7日召開的全國輕工業科技大會上,江南大學校長陳堅坦承,目前我國
“過去的5年中,面對國內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復雜形勢,以及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的外部環境,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充分認識和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大力推進調結構、轉方式,全行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中國
企業想節能,只需和節能公司簽訂一份合同,不用自己買材料和設備,就能進行節能改造,完成節能目標后付給節能公司一定費用。如今,這種多贏的合同能源管理已成為我省節能減排市場上的主要運營模式,通過合同能源管理,不僅為企業節能降耗,也為全省的節能減排帶來巨大收益。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保護區管理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任務部署,提升環境科技創新能力,為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構建
前言 2013年以來,中國人民大學膜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連續出版《中國水處理行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對中國膜工業、再生水行業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得到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咨詢機構的研究人員和環保從業人員的高度評價,成為學術界、環保界、金融界、咨詢界人士了解中國環保產業的窗口,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