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級!科學家發現人類歷史又一最大地震證據
全球有科學記錄以來震級最高的地震為9.5級,于1960年發生在智利南部瓦爾迪維亞。但智利、英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宣布,發現人類歷史上又一場“最大地震”的證據。那場地震發生在約3800年前的智利北部地區,震級達9.5級,引發的海嘯波及8000多公里外的新西蘭一帶,嚴重摧毀海岸線,導致沿海地區長達1000年都不宜人居。 依據這項研究,那場地震屬于大型逆沖區地震。這是世界上級別最高的地震類型,發生在地球上一個構造板塊俯沖到另一塊下面之際,所引發的海嘯破壞力常會高于地震。研究團隊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和新西蘭查塔姆島等地找到相關證據,推測那場地震引發的海嘯浪高約20米,把汽車大小的巨石沖到查塔姆島距海岸線約1000公里的內陸。 研究報告由4月出版的美國《科學進展》雜志刊載。美國商業內幕網站23日援引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地質學家詹姆斯·戈夫的話報道,考古學家在智利“海拔非常高的內陸深處”發現了海洋沉積物的證據,而“把它們帶到那里......閱讀全文
9.5級!科學家發現人類歷史又一最大地震證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8013.shtm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 全球有科學記錄以來震級最高的地震為9.5級,于1960年發生在智利南部瓦爾迪維亞。但智利、英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宣布,發現人類歷史上又一場“最大
9.5級!科學家發現人類歷史又一最大地震證據
全球有科學記錄以來震級最高的地震為9.5級,于1960年發生在智利南部瓦爾迪維亞。但智利、英國等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日前宣布,發現人類歷史上又一場“最大地震”的證據。那場地震發生在約3800年前的智利北部地區,震級達9.5級,引發的海嘯波及8000多公里外的新西蘭一帶,嚴重摧毀海岸線,導致沿海
人類記憶形成機制最清晰證據發現
據近日發表在《神經影像》雜志上的論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確定了103個記憶敏感神經元的特征,這些神經元在大腦回憶記憶的方式中發揮著核心作用。這一發現有助于為大腦疾病和損傷開發新療法,使患有創傷性腦損傷、阿爾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癥的人受益。 “你怎么知道你是在回憶過去的東西,而
新發現!人類記憶形成機制最清晰證據發現
據近日發表在《神經影像》雜志上的論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確定了103個記憶敏感神經元的特征,這些神經元在大腦回憶記憶的方式中發揮著核心作用。這一發現有助于為大腦疾病和損傷開發新療法,使患有創傷性腦損傷、阿爾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癥的人受益。 “你怎么知道你是在回憶過去的東西,而
科學家研究發現地震或能“愈合”地震
本報訊(記者唐鳳)4月15日,《自然—地球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裴順平、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與美國萊斯大學教授鈕鳳林及其他合作者有關龍門山斷裂帶的研究論文。研究人員分析了位于青藏高原東緣與四川盆地西部的龍門山斷裂帶在大地震中的結構演化過程,觀測到清晰的地震波
科學家發現了論證東亞古人類演化的新證據
距今30-13萬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東亞古人類演化的重要時間段。直立人消失與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樣性與不同古人類成員出現以及古老型人類向早期現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發生在這一時期。由于以往發現的中更新世晚期人類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確定因素,古人類學界對這一時期東亞古人類演化的許多問題一直
基因組測序發現古人類“混血”證據
據英國《自然》雜志8月2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古基因組報告,德國研究人員對俄羅斯丹尼索瓦洞穴中的一塊古人類骨塊進行基因組測序后發現,該骨塊是來自一名尼安德特人女性和一名丹尼索瓦人男性的“混血”后代。 著名的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常作為人類進化史中間階段的代表性居群。2010年,科學家公布了尼安德特人
科學家發現最大黑洞
一篇5日刊載出版的研究論文顯示,天文學家發現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兩個黑洞。 法新社援引論文內容報道,這兩個黑洞位于兩個星系的中心,距離地球數億光年,每一個黑洞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0億倍。 天文學界先前所認定最大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63億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員工、研究帶
科學家發現“神隱”黑洞的證據
德國科學家研究顯示,在銀河系半人馬座歐米茄星團(半人馬ω球狀星團)內觀測到的快速移動恒星為一個中等質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證據。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該研究基于哈勃空間望遠鏡20多年的觀測結果,或有助于今后研究人員搜索這類難以發現的黑洞。歐空局哈勃拍攝的半人馬座歐米茄星團新彩色圖像。圖片來自:ES
英國發現人類定居北緯45度以北最早證據
考古學家在英格蘭的北海沿岸發現了最早到達這里的古人類遺跡 在英格蘭北海沿岸工作的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了至少78萬年前的燧石工具,這是在如此遙遠的北方出現的史前人類的最早證據。盡管有一些科學家表示質疑,但這一發現表明,與之前的估測相比,早期人類或許更能夠適應寒冷的氣候。 過去10多
美國學者發現遠古人類患癌證據
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12萬年前,沒接觸過工業化學品,食物也是純天然,但他們也患癌癥。1899至1905年間,在現今克羅地亞北部的克拉皮納(Krapina)洞穴中出土了幾百件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遺存,其中有一小塊男性肋骨化石。這塊化石被忽略了一百多年,直到最近,美國堪薩斯大學人類學家 David
人類真的可以“長生不老”嗎?科學家找到證據!
一組來自韓國的研究人員揭穿了“老化不可逆轉”的學術理論,表明有可能逆轉老化的過程。他們的研究發表于《自然》雜志中,文章指出,某些酶和物質可以通過幫助老化細胞恢復功能來逆轉老化。 研究小組負責人稱:“此次研究發現,通過抑制和恢復退化的溶酶體功能,可以喚醒衰老細胞的復蘇。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動物模型
美科學家研究發現監測慢地震可預測大地震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地質學家研究發現,監測慢地震能為有些由慢地震觸發正常地震的地區提供可靠的預測依據。該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科學快訊》在線版上。 地球物理學教授克里斯·馬羅內說:“我們目前沒有任何辦法遠程監控地下斷層何時會發生移動,而新的發現則有可能改變地
英科學家首次發現多重宇宙存在證據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中顯示的圓形圖案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6日報道,英國天文學家日前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我們所在宇宙很久之前曾受到其他平行宇宙“擠壓”的證據。 英國倫敦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史蒂夫·菲尼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研究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
科學家發現火星近期水活動新證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75.shtm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肖龍團隊研究成果《火星近期水活動:來自祝融號著陸區烏托邦平原橫向風成脊的證據》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研究團隊首次在火星橫向風成脊表面識
人類演化新證據!河南欒川發現直立人化石
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趙凌霞等與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在《人類學學報》(第37卷第2期)報道了欒川孫家洞出土的中更新世直立人化石,他們發現了直立人兒童化石,為解讀東亞地區古人類演化提供了證據。圖1 河南欒川孫家洞古人類遺址外景 東亞直立人演化與現代人起源問題爭議激烈
史前山洞遺址發現歐洲早期人類獵殺洞獅證據
北京時間6月1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根據最新一項研究,在一個史前山洞遺址發現的有刀痕的骨骼表明,歐洲早期人類曾獵殺過洞獅這種大型食肉動物。不過,這一研究結論也遭到部分專家的質疑。最早捕食大型動物的人類 據領導實施這項研究的西班牙羅維拉·依維吉利大學古人類學家露絲
關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首次發現歷史介紹
1981年6月5日,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的《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第一次公開報道了艾滋病 。在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以及眾多醫生與科學家的持續工作下,累積了具有信服性的流行病學數據,顯示艾滋病有一定的傳染性致因(etiology),并且在
爭議科學家聲稱發現外星生命存在證據
錢德拉-維克拉馬辛教授 錢德拉-維克拉馬辛教授表示,一次壯觀的流星雨過后,墜落在斯里蘭卡的這些巖石碎片被人發現時仍冒著熱氣。 北京時間1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位頗具爭議的英國科學家稱,他打開一塊他認為是在一次流星雨事件中墜落到地球上的巖石后,已經發現外星生命
我國科學家發現動力學暗能量證據
宇宙加速膨脹背后的隱秘推手是什么?科學家又是否能夠捕捉到它的蹤跡?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團隊與國外相關研究團隊合作,揭示了動力學暗能量的跡象。相關成果于8月28日在《自然》雜志天文專刊在線發表。 趙公博團隊科研人員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該研究是利用當前的天文觀測數據重建暗能
科學家發現動植物關聯性重要證據
通過打跑瓢蟲,螞蟻為植食性昆蟲撐起了一張保護傘。圖片來源:Joshua Grinath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高山草甸中,生態學家無意中發現了自然界動植物之間令人驚異的關聯性的又一個例證。通過吃掉螞蟻,黑熊能夠幫助草甸中的一種主要植物茁壯成長。 并未參與該項研究的蓋恩斯維爾市佛羅里達大學生態學
我國科學家發現首個磁星存在的證據
雙中子星并合會釋放出強烈的引力波輻射,同時還會拋出大量物質。主流觀點認為雙中子星并合后的直接產物是黑洞,但也有理論提出雙中子星并合會產生一顆質量更大的特殊中子星——磁星,其表面磁場比目前人類實驗室能制造出來的最強磁場強上億倍,并且具有極快的自轉速度(周期為毫秒量級),即使其質量超過中子星質量上限
科學家發現新型人類圓環病毒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92.shtm圓環病毒是迄今發現的最小動物病毒之一,人們較熟悉的是可導致豬感染死亡的豬圓環病毒,在人類較為罕見。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近期該所鄭永唐研究員與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吸煙有害健康的又一確鑿證據!
近日,國際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奧地利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KRAS突變的肺腺癌細胞中,STAT3的低表達會促進肺腺癌的進一步發展,表明STAT3在KRAS突變的肺腺癌細胞中具有腫瘤抑制性作用。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STAT3在肺癌等惡性腫瘤
科學家發現“嗓門”最大的小昆蟲
相對于體形而言,世界上嗓門最大的動物被發現原來是一種生有一個大器官的小昆蟲。 具體來說,劃蝽(Micronecta scholtzi,如上圖)沿著腹部的凹槽使自己的陰莖產生咔嗒咔嗒的聲音,從而形成了一首熱熱鬧鬧的歌曲——經測量達99.2分貝,這相當于在前排位置聽到的一個
史前人類就使用致幻藥物!科學家找到直接證據
4月6日,一項在線發表于《科學報告》上的研究,通過對來自西班牙梅諾卡島一處墓地遺址的人類發絲的分析顯示,古人類文明曾使用提取自植物的致幻藥物。這些結果是歐洲古代發生過藥物使用行為的首個直接證據,這些藥物使用可能曾是儀式活動的一部分。 此前,歐洲史前毒品類藥物使用的證據一直基于間接證據,比如在青
地球內核振蕩的地震學證據找到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6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悉,通過分析加拿大、美國地震臺陣在1990年—2023年記錄到的南三明治島重復地震信息,來自該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發現了地球內核處于振蕩模式的地震學證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地球內核位于地球最深處,主要成分為鐵鎳合金
地震專家解析汶川地震災害救援最大難點
四川汶川五·一二大地震救援進入第四天,隨著重災區汶川縣救援獲得突破后,救援人員已經進入四川所有受災區縣。目前已迫近災后關鍵的七十二小時,被埋被困者的生命力也正逼近極限,中國的抗震救災進入全力攻堅階段。?眼下,汶川震災救援最大難點是什么??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譚先鋒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
人工智能發現100萬年前人類用火的證據
?火的熱量可以引起附近石頭的變化。圖片來源:Chris Howes/Wild Places Photography/Alamy 在以色列一處100萬年前的考古遺址中,一種人工智能工具發現了古代用火的隱藏證據。將這項技術應用于其他地方,可以徹底改變我們對人類何時何地開始控制火的認識。這被認為
科學家稱或已發現暗物質存在關鍵證據
宇宙里的“暗物質”分配情況的電腦模擬圖。暗物質既不發光,也不發射電磁輻射,因此很難發現它存在的直接證據。弱作用重粒子可能是英國報業協會公布的照片的關鍵。期刊日期:2010年6月17日。科學家通過泛星計劃巡天望遠鏡(PS1)將能更好地了解暗物質和暗能量之謎。暗能量被認為組成了宇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