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支持政府資助人體胚胎干細胞研究。圖片來源:Franz Jantzen 1月7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駁回了要求美國政府停止資助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的訴訟。法院表示拒絕審理有關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相關研究經費合法性的問題。 《自然》雜志報道稱,最高法院駁回訴訟的決定可能使得“謝利訴西貝利厄斯”訴訟案中原告超過3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作為原告,兩位成體干細胞研究人員要求停止NIH對人類胚胎干細胞研究的支持。他們認為這項研究雖然承諾治療各種疾病,但卻要毀掉數天大的胚胎。不過,最高法院并沒有給出拒絕受理的理由。 該決定讓胚胎干細胞研究人員倍感欣慰。“我們高興極了,這段時間困擾一直纏著我們。不過,潛在的破壞性威脅仍在身后。”哈佛大學干細胞研究所科研主管Douglas Melton說。 不過,該案件的主要原告、波士頓生物醫學研究所的James Sherley表示,這一判決無法阻止他“從N......閱讀全文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北京市批準設立了我國第一家以圍產干細胞為主攻研發方向的工程實驗室,即“圍產干細胞北京市工程實驗室”。這是一家由北京漢氏聯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建設的直轄市級企業工程實驗室。 圍產干細胞與其他干細胞有什么不一樣?有什么特殊用途?中國在這一領域處于什么水平?這些問題為公
不知不覺,2014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5年,2014年三大國際著名雜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然刊登了很多亮點耐人尋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編就盤點了2014年Science雜志及其子刊發表的一些非常有意義的亮點研究。 1.Science:研究揭示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7年6月29日,ABO聯盟第四十八期圓桌會(2017)——細胞免疫治療臨床應用專家研討會在北京港中旅維景國際大酒店舉行。本次研討會是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ABO聯盟)、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和北京中關村生物工程和新醫藥企業協會主辦,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
據報道,日本衛生勞動福利部專家小組已決定向部長申請批準商業化一款干細胞產品,以在一定條件下用于治療脊髓損傷病人的運動和感覺功能。 衛生部部長Takumi Nemoto預計最早將在今年年底前批準該產品。據日本官方表示,如果批準,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批準治療致殘性損傷的方法。 該產品由日本大阪制藥
直到今天,針對lncRNA的簡潔且合理的分類系統仍遙不可及。長鏈非編碼RNA的概念模型 2013年,一群研究人員決定更加深入地挖掘一種名為H1的人類胚胎干細胞系,并且獲得了一些驚喜。H1是最著名的干細胞系之一,但該團隊還是成功發現了2000多個此前未被闡明的RNA片段。更重要的是,其中有1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揭示了許多固體腫瘤中基因異常的源頭;冷泉港實驗
生物 醫學 美 國 遺傳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細胞學攻克檢測與治療多項難題;腦科學研究記憶刺激技術幫助恢復記憶,發現大腦存在“意識開關”和“信息交換臺”。 田學科(本報駐美國記者)遺傳學方面,杜克大學繪制出綜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點圖,而脆弱位點所在區域正是DNA復制機變慢或停頓的地方
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和大膽的計劃。 軸子探測器原型機 在韓國大田市的一座不起眼的建筑中,一項重要實驗已經展現雛形。走廊盡頭,在一個質樸的實驗室里,一臺銅和金制成的實驗設備正在閃閃發光。這是一臺軸子探測器的原型機,或許有一天能解開重要的宇宙之謎。 如果成功,這臺設備有望重寫物
不管詢問哪位德國研究人員,為何該國的科學基礎正在蓬勃發展,他們肯定會提到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他們說,這位世界上最強大的女性,并沒有忘記她作為東德物理學家的根。 在全球金融動蕩的10年里,默克爾政府用一個穩定、可預測、典型的德國方式增加了年度科學預算。刺激了大學之間的競爭,并改善了與該國獨立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iPS技術生成了漸凍癥神經細胞。他們對這些細胞進行研究后發現,神經絲形成故障很可能就是這種疾病的根源。這項研究于四月三日發表在Cell Stem Cell雜志上,文章的資深作者是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神經科學家張素春(Su-Chun Zhang)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9/388503.shtm 物理學家出身的德國總理默克爾知道科研的價值在哪里。圖片來源:Sean Gallup/Getty 不管詢問哪位德國研究人員,為何該國的科學基礎正在蓬勃發展,他們肯定
2019年10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開發出光學混合篩選技術,可在幾天內篩選人細胞中的數千個基因 doi:10.1016/j.cell.2019.09.016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