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科學家葉培建:中國航天薪火相傳永不停
在攀登科學高峰的路上,一代代中國人接續奮斗。只要奮斗不息、奮進不止,永遠有人“正年輕”,恰似少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從青春年少到年過七旬,從“嫦娥奔月”到“逐夢火星”,始終保持炙熱的少年之心。 今年2月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傳遞中,葉老步伐矯健,手持火炬完成了80多米的傳遞活動。為了這次傳遞,葉老堅持每天慢跑,他說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國航天事業奮斗永不止步的精氣神。 “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 葉培建:我這段時間腰一直不好,但是我還是堅持要接受這個任務,我不但接受這個任務,而且當時說要跑200米,我還在院子里頭練習,看看自己能不能跑250米,總要留點余量,對吧?我跑的時候跑得挺快。其實航天的發展和跑奧運會火炬一樣,是要薪火相傳,一棒一棒傳遞下去的。 薪火相傳,永不停步。葉培建參與了我國的衛星研制、遙感觀測到月球與深空探測的發展研究的全過程。他坦言,投身航天......閱讀全文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中國航天-薪火相傳永不停
在攀登科學高峰的路上,一代代中國人接續奮斗。只要奮斗不息、奮進不止,永遠有人“正年輕”,恰似少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從青春年少到年過七旬,從“嫦娥奔月”到“逐夢火星”,始終保持炙熱的少年之心。 今年2月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傳遞中,葉老步伐矯健,手持火炬完成了80多米的傳遞活動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中國航天-薪火相傳永不停
在攀登科學高峰的路上,一代代中國人接續奮斗。只要奮斗不息、奮進不止,永遠有人“正年輕”,恰似少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從青春年少到年過七旬,從“嫦娥奔月”到“逐夢火星”,始終保持炙熱的少年之心。 今年2月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傳遞中,葉老步伐矯健,手持火炬完成了80多米的傳遞活動
科學有國界嗎?“人民科學家”葉培建這樣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5038.shtm最近,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進行的一場型號任務動員會上,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緊鎖雙眉,坦陳了他心中的擔憂:“我們的深空探測工程已經八戰八捷了,成功越多,意味著離失敗也越近。
科學有國界嗎?“人民科學家”葉培建這樣說
最近,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進行的一場型號任務動員會上,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緊鎖雙眉,坦陳了他心中的擔憂:“我們的深空探測工程已經八戰八捷了,成功越多,意味著離失敗也越近。因為,世界上沒有百分百成功的航天工程。” 深空探測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尋求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拓展人類生存空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為國擔責-再立新功
?從探測月球到逐夢火星,77歲高齡的葉培建已經為中國航天事業奉獻50余年。《面對面》推出《共和國功勛人物》,在北京專訪了葉培建。“責任比命大”葉培建曾擔任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2002年10月27日,這顆凝聚了他和科研團隊6年心血的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然而,當衛星進入預定軌
葉培建:除了不能走路-“玉兔”一切正常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透露了月球車“玉兔”的最新狀態:除了不能走路,其他一切正常。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攜月球車“玉兔”于2013年12月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其設計壽命是3個月,目前已經遠超設計壽命。 2014年1月“玉兔”在
“嫦娥之父”葉培建:做事只有行和不行沒有差不多
62歲的葉培建精力過人。在衛星進場等待發射的50多天里,他總是手里抓著一個不銹鋼茶杯,一會兒出現在測試廠房,一會兒出現在監控室,一會兒又現身會議室。?“事情千頭萬緒,而我們必須萬無一失。”當記者終于“抓”住這位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的總指揮、總設計師時,葉培建剛剛帶領助手們排除了衛星電測中發現的一個小小故
葉培建:探月二期工程開始技術攻關-2013年完成
中國科學院院士、“嫦娥一號”衛星總設計師葉培建而二月十八日說,中國自主研制完成的“嫦娥一號”衛星完全依靠自有技術,作為中國第一個月球環繞探測器,其技術水平足以躋身世界同類月球探測器的先進行列。? 第二屆中國空間技術論壇當天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葉培建院士做《“嫦娥一號”衛星技術成就與深空探
葉培建委員:中國載人登月還需攻克“三道關”
“人類一定要走出地球,而月球是離人類最近的星球,我認為中國航天人不會放棄載人登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月球探測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根據《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未來五年,中國將為載人探索開發地月空間奠定基礎。按計劃,今年嫦娥五號
周培源:一代宗師永流芳
周培源(1902—1993),江蘇宜興人,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我國理論物理和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湍流模式理論的奠基人,被稱為世界當代流體力學四位巨人之一。他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曾任北大校長、中科院副院長、中國科協主席等職,曾出訪多個國家和地區,接待過許多重要外賓,
“中華牌”月球車制造完畢-可獨立探測火星
圖為我國獨創的四輪三軸月球車 2013年,由中國自行設計研制的“中華牌”月球車將乘坐“嫦娥三號”探月衛星“親近”月球。目前,該月球車已制造完畢。 ? 中國航天關鍵靠自力更生 日前,在重慶向各大高校學子作主題為《嫦娥一號與深空探測》的報告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嫦娥工程總指
葉培建:2013年中國將具備火星環繞探測的基本能力
在12月3日舉行的北京大學信息技術和信息化名家講壇上,中國“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總設計師顧問、總指揮顧問葉培建院士作了題為《嫦娥衛星與中國的深空探測》的主題報告。從人類開發空間的原因,到目前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取得的成就,葉培建院士為大家深入淺出地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對我國深空探測的長遠發展提
嫦娥一號總設計師葉培建:嫦娥月照不是華南虎照
11月26日“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照片公布。有個別網友對照片真實性提出質疑。嫦娥一號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11月29日在中國航天網訪談時主動提到網上質疑,駁斥了嫦娥照片作假的言論。 紅圈標出的是網友懷疑有字母的地方,右上小圖為NASA圖片。兩圖陰影明顯不一致。? ?大多網友不認
錢學森AI數字人亮相,將“投身”航天科普事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111.shtm近日,在由中國航天基金會牽頭主辦的“弘揚錢學森科學家精神·智啟少年筑夢科創未來”院士專家科普主題活動上,錢學森AI數字人亮相,并寄語青年助力航天精神薪火相傳。 ???由“商湯如
我國已具備探測火星條件-可發射探測器落到火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1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探索月球,我國已經具備開展火星探測的條件。 葉培建表示,深空探測,必須要走到比月球更遠的地方,我國航天人在嫦娥一號完成后就設想探測火星。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航天事業已比較成體系。尤其是探月工程二期后,我國建
史建剛:把醫學創新寫進人民健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802.shtm2017年6月1日,上海長征醫院手術室內,一場已經持續6個小時的手術仍在繼續。術者是該院骨科教授史建剛,患者是一位因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的后路手術導致手指失去知覺的盲人。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葉建仁:處處較真的樹“大夫”
葉建仁 南京林大供圖 ■本報記者 王方 通訊員 諶紅桃 好的技術要能得到推廣,就得幫基層解決現實難題。這些難題不解決,我們的技術就會束之高閣。 1月8日,對百年老校南京林業大學來說,又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該校教授葉建仁領銜的“中國松材線蟲病流行規律與防控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已是他
激光專家姚建銓院士迷戀科研不停歇轉攻太赫茲
他發明的雙軸晶體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確計算理論,被國際學術界稱為“姚技術”“姚方法”,并被國際學術界廣泛應用…… 今年1月初的某個早晨,著名激光與非線性光學專家、中科院院士姚建銓突然從九級臺階上摔了下去。 那天他像平時一樣,早上5點多就起來了。前一天工作的疲勞還沒緩過來,加上夜里沒有睡好,忘記開燈的
203所65年,葉德培回憶計量發展
日前,為慶祝航天科工203所建所六十五周年,落實青年精神素養提升工作要求,203所召開“回望計量發展歷程,傳承前輩奮斗精神”紅旗宣講活動。邀請203所原副總工程師、總計量師葉德培,科技委高主任,為青年職工講述航天計量事業的艱辛發展歷程,講授原子鐘的曲折研制經歷,引領新時代航天計量人弘揚航天精神、
葉建農:食品添加劑應該慎用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建農認為? 食品添加劑應該慎用 ??? 本報訊?? (記者劉伊婷)“過去說‘民以食為天’是指有飯吃、餓不死,而現在說‘民以食為天’是指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建農認為,是時候給“民以食為天”一個新詮釋了。 ??? “食品添加劑屬于人
2019年度基金委醫學科學部評審專家組名單
近日,醫學科學部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公布了2019年度醫學科學部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專業評審組組成名單。 蔡繼峰,曹彬,常江,常永生,常智杰,陳國強,陳華富,陳建蘇,陳蘭芬,陳廖斌,陳乃宏,陳琪,陳始明,陳四保,陳萬
高永文:香港未進口雅培問題奶粉-港府將跟進事件
中新網8月6日電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消息,新西蘭乳制品受肉毒桿菌污染事件蔓延香港。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暫時沒有數據顯示,香港有進口雅培上海懷疑受肉毒桿菌污染的奶粉,當局會積極主動向質檢總局跟進。 國家質檢總局指出,雅培上海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兩個批次的第三段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在
不忘初心-薪火相傳
“惠英,拿茅臺!” 這是上世紀80年代,每次確定了CUSPEA推薦名單,嚴濟慈都會對孫女說的一句話。 CUSPEA即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項目,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于1979年提出,78歲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嚴濟慈出任委員會主任。嚴老的出面也成為該項目嚴格公正的保證。 嚴惠英記得家
航天院士:中國只要想做10年內就能去小行星采礦
中國火星探測器模型 中國著名空間飛行器總體、信息處理專家葉培建院士5月8日表示,小行星資源開發必將是未來航天發展方向之一。“我國只要去做,10年內就能開展示范性工程;要實現大規模開采,大約需要50年左右。”他說。 科技日報記者從當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舉行的小行星探測學術報告會上了解到
葉培建院士稱2013年嫦娥三號將在月球著陸
葉培建 第一步 從“神一”到“神七”,實現中國人進入太空的夢想。 第二步 多人多天飛行、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完成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 第三步 建立中國自己的空間站。預計2020年,中國就將建立60噸級的空間站。 “天宮一號”已在太空遨游近一個月。下個月,神舟八號將
“仰望星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圖片展在京展出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的我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逝世一周年之際, “仰望星空——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圖片展開幕式暨大型電視劇《錢學森》發布會,于12月10日上午在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舉行。這項活動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主辦。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原黨組
人民日報求解:我國為何還要建南極科考站
11月7日,中國第三十次南極考察隊乘坐剛剛大修完的雪龍船奔赴南極。與往年科考不同的是,此行的重中之重,是在南極冰原上建造一個新的科考站。 繼南極長城站、中山站,以及昆侖站之后,我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馬上就要開建。這個被命名為泰山站的度夏站,位于中山站至昆侖站之間,主要目標是為南極最高海拔科考
葉培建院士:我國有望2013年獨立探測火星
9月22日上午,我國繞月探測工程、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走進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在與學生的互動中,葉培建透露,我國不僅有無人探測月球的一系列計劃,還有希望在2013年對火星進行探測。 這張美國宇航局近期公布的照片顯示的是,美國“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于2009年4月至8
讓科學精神薪火相傳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科技創新涉及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創新文化是重要基礎。 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分院,你會感覺到既無處不在又似乎無聲無息的精神脈絡貫穿于整個科研活動過程中。 薪火相傳的科學精神是昆明分院科研工作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命
直播預告|北京郵電大學喬建永導讀《什么是數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242.shtm 直播時間:2024年3月2日(周六)20:00 直播平臺: 科學網APP (科學網微博直播間鏈接) 科學網微博 科學網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