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培建:除了不能走路“玉兔”一切正常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透露了月球車“玉兔”的最新狀態:除了不能走路,其他一切正常。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攜月球車“玉兔”于2013年12月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其設計壽命是3個月,目前已經遠超設計壽命。 2014年1月“玉兔”在第二個月晝期間遇到故障,面臨不能被喚醒的危險,上萬粉絲在社交平臺留言祈禱,吐露他們對“玉兔”的喜愛之情。 “玉兔”每一次的“睡去”“醒來”都牽動著萬千網友的心。 同時擔任嫦娥二號、三號總設計師、總指揮顧問的葉培建說,截至目前,“玉兔”還是能夠很好地被按時喚醒。這再次證明了嫦娥三號的設計,尤其是度過月夜的能力、遙測遙控的能力、自動喚醒功能的設計以及有效載荷的設計,都是非常到位的。 “但遺憾的是,‘月兔’現在不能走路。”葉培建說,如果沒有人工干預,“玉兔”要能變好,也真的是奇跡。......閱讀全文
升級版“玉兔二號”駛上月球背面,它與“玉兔”有何不同?
中國將第二輛月球車送上了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并將它命名為“玉兔二號”。它將領略月球背面未知世界的風景,仔細聆聽巖石中記錄的信息,探尋月球童年的往事。 “玉兔二號”3日晚已在月球背面“踩下第一串腳印”,在無風又無雨的月球上未來千萬年都清晰可見。 “玉兔二號”雖然看起來與月球正面虹灣的“玉
“玉兔”揭秘月球雨海火山活動史
日前,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林楊挺帶領的“嫦娥三號”科學應用核心團隊,通過研究“玉兔”月球車部分科學載荷獲取的探測數據,揭示了月球雨海地區火山活動的歷史。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作為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于4月1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作為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組織的5個核心團隊之一,該團
嫦娥四號和玉兔都“醒了”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0日20時39分,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二號”巡視器于29日20時許完成自主喚醒。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極低溫環境考驗,根據太陽高度角變化擇機自主退出“月夜休眠模式”,關鍵設備按預定程序相繼通電開機,安全度過首個月夜。此外,著陸器上配置的同位素溫差電
“玉兔”獨立巡視月球-“紅眼睛”傳回清晰圖像
在與著陸器完成多角度互拍后,“玉兔”開始獨立巡月探視。記者今天從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制的嫦娥三號紅外成像光譜儀按預定計劃開機,并成功獲取了月面可見光圖像及月面第一組數據的SWIR相對反射率等光譜數據。地面監控中心顯示,紅外成像光譜儀各項遙測數據正常,月表目標圖像清晰,光譜特征明
玉兔二號探測有望滿一年
3月29日,玉兔二號月球車從第三月夜的休眠中醒來,目前已開始了第四月晝的工作。 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玉兔二號的設計壽命為3個月。不少網友表示擔憂:從1月3日在月球著陸至今,3個月時間即將期滿,玉兔二號是不是馬上要“退休”了? 其實不必擔憂,它離退休還早著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玉兔
-美媒呼吁向“玉兔”制造者脫帽致敬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玉兔”故障?中國官方13日稱“玉兔”出現機構控制異常,但并未對故障原因給出明確說法,同樣好奇的外國媒體給出的原因也僅停留在猜測的程度。美國“空間”網站說,“玉兔”到底經歷了什么目前不得而知,但月球表面無處不在的月塵恐是罪魁禍首。加拿大地理學家斯圖克說,在極度寒冷(零下100多攝
揭示“玉兔二號”月背移動探測新成果
哈爾濱工業大學17日發布消息,由該校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中國科學院航空航天信息研究所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加拿大瑞爾森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在學術期刊《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上發表題為“玉兔二號”月球車2周
我國首輛月球車命名為“玉兔號”
嫦娥三號任務大幕即將開啟,嫦娥三號巡視器作為我國首輛在月球行走的月球車,也正式獲得了自己的名字。11月26日,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結束,月球車被正式命名為“玉兔號”。 在此次征名活動中,月球車獲得了53091個名字,最
葉培建:除了不能走路-“玉兔”一切正常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透露了月球車“玉兔”的最新狀態:除了不能走路,其他一切正常。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攜月球車“玉兔”于2013年12月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其設計壽命是3個月,目前已經遠超設計壽命。 2014年1月
玉兔二號按計劃完成月夜設置-行走178.9米
12日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已按計劃正常完成休眠設置,目前玉兔二號巡視器累計行走178.9米。 圖為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對玉兔二號巡視器成像。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 據介紹,嫦娥四號著陸器于北京時間4月12日0時0分,按計劃正常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于今天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隨即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開始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 嫦娥四號成功落
揭秘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關鍵技術
星河燦爛,深空浩渺,“嫦娥”一詞凝聚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探月的向往。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正常工作,并發回了清晰的互拍圖像,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我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這是人類發射的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高紅
跨越38萬公里,駕駛“玉兔二號”月球車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的外墻懸掛著一幅巨幅照片:“玉兔二號”月球車調轉相機鏡頭,回望它在月球背面走出的第一行足跡。 作為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健康工作逾4年,遠超原定3個月的設計壽命。而駕駛“玉兔二號”在月背上屢創佳績的,正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程師于天一帶領
研究揭示“玉兔二號”發現的石塊源自芬森撞擊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34.shtm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通過系統分析嫦娥四號獲取的探測數據,取得一系列有關著陸區礦物成分、地形地質演化歷史、月壤太空風化程度
玉兔二號再立新功!打開月球背面“隱秘角落”
? 去“爬山”嗎?和玉兔二號一起那種——這可不是一句玩笑話。 月球的淺層結構記錄了大型撞擊事件和巖漿噴發的次數、規模以及它們之間的時序關系,是寫下月球三十多億年演化故事的天然“日記本”。但迄今為止,人類對其認識仍十分有限,它猶如等待探索的“隱秘角落”。 中國科學家基于玉兔二號前3個月晝雷達探
2014十大網絡科學傳播事件-“玉兔”微博獲大獎
“玉兔”在賣萌,轉基因繼續亂戰……這一年,哪起科學傳播事件最讓人難忘?日前,由北京市科協主辦評選的“2014十大網絡科學傳播事件”正式對外發布,其中,“月球車玉兔”微博賣萌報道,被評選為2014年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傳播事件并獲得“五維空間”獎。 1“月球車玉兔”微博賣萌 “啊……我壞掉了。”1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進入第22月晝工作期
?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18天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再次受光照自主喚醒,分別于9月12日5時15分和9月11日11時54分,迎來第22月晝工作期。 基于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在第22月晝期間將向玄武巖或反射
CE3玉兔號月球車APXS特征X射線能譜信息分析
通過對CE3玉兔號月球車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APXS)獲取的數據進行處理,獲得測點的累積特征X熒光計數率譜線,經小波濾波,消除放射性漲落對X熒光譜線的影響。由能量刻度獲得了月球車著陸點月壤元素X射線特征能量峰,由此分析了著陸點月壤元素的成分,得知測量點月壤元素成分包括Si、Ca、Al、Mg、K、P、
玉兔二號月球車已自主喚醒-開展第四月晝工作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博消息,玉兔二號月球車已于3月29日20時28分自主喚醒,中繼前返向鏈路建立正常,平臺工況正常。玉兔二號月球車將按計劃開展第四月晝工作,繼續實施巡視科學探測任務。科研人員將精確操作,嚴密監控,確保不斷取得更加豐碩的科學成果。著陸器預計3月3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順利度過月夜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0日20時39分,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二號巡視器于1月29日20時許完成自主喚醒。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極低溫環境考驗,根據太陽高度角變化擇機自主退出“月夜休眠模式”,關鍵設備按預定程序相繼通電開機,安全度過首個月夜。此外,著陸器上配置的同位素溫
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完成三個月晝工作-累計行走163米
北京3月14日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完成三個月晝工作,于13日12時16分進入第三個月夜,累計行走163米。嫦娥四號著陸器于13日12時完成月夜設置。 據介紹,玉兔二號巡視器已達到設計壽命。后續,研制隊伍將繼續精心操作、密切監控、確保安全,爭取使玉兔二
嫦娥五號預計今年底發射-探測火星
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11日晚在南京表示,嫦娥五號預計于2019年底發射,實現采樣返回任務。月球后續任務正在研發過程中,將實現月球極區探測,為未來建立月球科研站進行前期技術驗證。他還透露,進行“探火”(探測火星)時將帶比“玉兔二號”更重的巡視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嫦娥四號結束休眠,迎來第24月晝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圖片來自 央視新聞 基于探測點全景相機拼接影像、DOM影像等數據情況,“玉兔二號”月球車將在第
月背工作滿三年,嫦娥四號如何做到超服期役?
近日,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進入月夜休眠,各系統狀態良好。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降落在月球背面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開啟了探月之旅。到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背工作時間已超過了3年,其中,玉兔二號月球車也已經在月背行駛了上千米,可以說是超期服役。那么,未來還會有哪些任務要承擔呢?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順利度過月夜開展第二月晝工作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月30日20時39分,嫦娥四號著陸器接受光照自主喚醒。此前,“玉兔二號”巡視器于29日20時許完成自主喚醒。兩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經受極低溫環境考驗,根據太陽高度角變化擇機自主退出“月夜休眠模式”,關鍵設備按預定程序相繼通電開機,安全度過首個月夜。此外,著陸器上配置的同位素溫差電
嫦娥四號完成第28月晝工作-揭示石塊來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58.shtm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3月21日2時和3月20日17時09分結束第28月晝工作,進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
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探月工程中做出重要貢獻
作為我國探月二期工程的主任務,“嫦娥三號”探測器是我國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體實現軟著陸和巡視探測活動,是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承前啟后的關鍵一步。金屬基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為我國探月工程研制了多種高性能鋁基復合材料及構件,并成功應用于“玉兔號”月球車的移動分系統和“嫦
登陸月球背面的背后支撐
“嫦娥四號”著陸后,巡視器隨即進行分離,“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首次行走”足跡,這一切都凝聚了上海交通大學材料技術團隊的心血。“玉兔二號”月球車輪子外側,由SiC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制成的棘爪。上海交通大學供圖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
“鑫匯”牌金針菇全市下架-6食品上黑名單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昨日公布新一期食品安全信息,在日前的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袋裝“寶玉兔”牌花椒芽、袋裝“鑫匯”牌金針菇等6種食品不合格,在全市流通領域對其采取停止銷售措施。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消費者:凡已購買上述不合格批次食品的消費者可憑購物小票和食品外包裝向銷售單位要求退
震撼!世界上第一張月球背面全景圖來了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11日8時,“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巡視器和“鵲橋”中繼星狀態穩定,各項工作按計劃實施。著陸器上配置的地形地貌相機完成了環拍,科研人員根據“鵲橋”中繼星傳回的數據,制作了清晰的環拍影像圖。科研人員根據降落相機拍攝的影像圖,完成了著陸點周圍月面地形地貌的初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