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雙重活性轉錄因子可調控細胞死亡和抗病性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首次報道植物bZIP類型轉錄因子APIP5具有結合DNA和RNA的雙重活性,在轉錄和轉錄后水平調控水稻細胞死亡和防御反應的新機制。研究論文發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 稻瘟菌侵染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生產上最嚴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挖掘水稻抗病功能基因并解析水稻與稻瘟菌互作機制,對開發病害防控新策略和選育抗病新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該團隊前期研究發現水稻R蛋白Piz-t通過穩定APIP5抑制效應蛋白AvrPiz-t介導的細胞壞死,且APIP5能夠轉錄抑制酚胺相關基因的表達調控酚胺代謝物的合成。然而,APIP5如何通過在細胞核和細胞質中穿梭精細調控水稻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 APIP5蛋白包含核定位信號和核輸出信號基序,核定位信號關鍵氨基酸的突變抑制了APIP5在水稻細胞核中積累,誘導細胞死亡的發生和增強對稻瘟菌的抗性......閱讀全文
科學家揭示水稻轉錄因子高產抗病調控機制
近日,《科學》在線發表了四川農業大學陳學偉團隊、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Pamela Ronald團隊合作在水稻產量與抗病協同調控機制研究領域取得的最新進展,揭示了水稻理想株型建成的關鍵基因IPA1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提高稻瘟病抗性的調控新機制。 高產抗病
水稻雙重活性轉錄因子可調控細胞死亡和抗病性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新團隊首次報道植物bZIP類型轉錄因子APIP5具有結合DNA和RNA的雙重活性,在轉錄和轉錄后水平調控水稻細胞死亡和防御反應的新機制。研究論文發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 稻瘟菌侵染引起的稻
CCAAT轉錄因子
中文名稱CCAAT轉錄因子英文名稱CCAAT transcription factor定 義可與啟動子中的CCAAT元件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的轉錄因子。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二級學科)
輔助轉錄因子
中文名稱輔助轉錄因子英文名稱ancillary transcription factor定 義協助RNA聚合酶同啟動子結合,并促進已結合的RNA聚合酶啟動轉錄速率的轉錄因子。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遺傳(二級學科)
轉錄因子組成
真核生物在轉錄時往往需要多種蛋白質因子的協助。一種蛋白質是不是轉錄結構的一部分往往是通過體外系統看它是否是轉錄起始所需要的。一般這些促成轉錄起始所需的轉錄結構包括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亞基RNA聚合酶的亞基,它們是轉錄必須的,但并不對某一啟動子有特異性。復合物某些轉錄因子能與RNA聚合酶結合形成起始復
轉錄因子活性ELISA
轉錄因子活性ELISA是建立在ELISA基礎上的高靈敏度的檢測方法,比EMSA的靈敏度高l0倍,在5h內就能完成。不涉及放射性和凝膠電泳,安全簡便,而且這種微孔板的形式能同時檢測1—96個樣品。ArrayStarTM轉錄因子活性ELISA試劑盒可以快速、靈敏地檢測細胞核提取物中轉錄因子的DNA結合活
轉錄因子的轉錄調控區的介紹
同一家族的轉錄因子之間的區別主要在轉錄調控區。 轉錄調控區包括轉錄激活區(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domain)和轉錄抑制區(transcription repression domain)二種。近年來,轉錄的激活區被深入研究。它們一般包含DNA結合區之外的30-10
在“春天”煥發水稻種子“活力”(22日凌晨4點解禁)
農以種為先。對于水稻而言,種子活力就如種子質量的“晴雨表”,但長期以來,人們對種子活力的“運營機制”知之甚少。北京時間2月22日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報》的一項研究中,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宋獻軍、副研究員王偉青等,經過將近5年的研究,揭示了活性氧清除途徑改善水稻種子活力的新機制,為進一步改良作物
科學家在“春天”里煥發水稻種子“活力”
■本報見習記者 田瑞穎農以種為先。對于水稻而言,種子活力就如種子質量的“晴雨表”,但長期以來,人們對種子活力的“運營機制”知之甚少。在2月21日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中,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宋獻軍、副研究員王偉青等經過近5年的研究,揭示了活性氧清除途徑改善水稻種子活力的新機制,
微生物所在水稻抗稻瘟病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嚴重的真菌病害,每年給水稻生產帶來巨大損失,嚴重發病的田塊甚至絕產。在植物抗病機制研究過程中發現,多種植物激素在植物應對外界生物與非生物脅迫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氣體乙烯被認為是一類逆境激素而受到重視。以往有關乙烯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