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顯像的檢查過程
患者禁食4-6h,靜脈注射99mTc-EHIDA 185-370 MBq(5-10 mCi)后,以幀/2-5min的速度采集60min,用SPECT進行肝顯像。......閱讀全文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肝實質顯像介紹
肝實質顯像介紹: 肝實質顯像:靜脈注入的放射性膠體顆粒,約90%顆粒被肝臟單核吞噬細胞吞噬,而使肝實質顯影。肝實質顯像正常值: 肝實質顯像無任何異常。肝實質顯像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肝實質顯像多數呈現為單發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損區,為肝血管瘤。 需要檢查人群:肝血管瘤患者診斷。肝實質顯像注意事
肝實質顯像注意事項及指標解讀結果
肝實質顯像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群:對放射性元素敏感人。 檢查前禁忌:準備好顯像劑,pH符合5.5-6.8。 檢查時禁忌: 1.注意注射顯像劑的量,要注射完等10到15分鐘左右方可進行斷層顯像。 2.正確的解剖標記,包括觸及的肝臟或腫塊下緣標記,對克服肝臟變形或肝硬化造成的假性缺損的判斷有
肝顯像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正常肝臟顯示圖像,仰臥位時肝影近似側放之錐體形,邊緣整齊,左上緣可見心臟壓跡,下緣可見肝門切跡,肝區放射性分布均勻,右葉放射性強度高于左葉。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肝實質顯像多數呈現為單發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損區,為肝血管瘤。 (2) 肝臟顯像出現放射性缺損區提示肝臟有占
肝膠體顯像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正常影像 :位置形態大小類似肝解剖,放射性分布均勻,脾臟可顯影。臨床意義異常結果:(1) 肝位置異常:肝下垂、膈疝、內臟轉位。(2) 大小形態異常:彌漫性肝病、肝硬化、占位。(3) 放射性分布異常:單個或多個局限性稀疏缺損區:肝占位(原發或轉移性)。彌漫性稀疏: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局限性熱
肝顯像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適宜人群:對放射性元素敏感人。 檢查前禁忌: (1) 準備好顯像劑,pH符合5.5-6.8。 (2) 檢查前患者禁食4-6h。 檢查時禁忌: (1) 注意注射顯像劑的量,要注射完等10到15分鐘左右方可進行斷層顯像。 (2) 正確的解剖標記,包括觸及的肝臟或腫塊下緣標記
肝顯像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肝實質顯像多數呈現為單發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損區,為肝血管瘤。 (2) 肝臟顯像出現放射性缺損區提示肝臟有占位性病變,如肝癌、肝膿腫等。 (3) 肝血流灌注相中灌注正常或略降低,而延遲30-60min后的肝血池顯像病灶局部放射性增多,是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現。
肝血流灌注顯像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肝血流灌注相中灌注正常,肝血池顯像正常。臨床意義異常結果:肝血流灌注相中灌注正常或略降低,而延遲30-60min后的肝血池顯像病灶局部放射性增多,是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現。需要檢查人群:肝血管瘤患者
肝膠體顯像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正常影像:位置形態大小類似肝解剖,放射性分布均勻,脾臟可顯影。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肝位置異常肝下垂、膈疝、內臟轉位。 2. 大小形態異常彌漫性肝病、肝硬化、占位。 3. 放射性分布異常單個或多個局限性稀疏缺損區肝占位(原發或轉移性)。彌漫性稀疏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肝血流灌注顯像介紹
肝血流灌注顯像介紹: 肝血管灌注顯像:血池顯像劑靜脈注射后主要濃聚在肝臟血管腔和血竇中,標記的紅細胞經過一定時間后,與病灶血池中的未標記紅細胞相交換并達到平衡;達到平衡時間依病灶大小而不同,大約在30-120min,當達到完全平衡時,病灶區放射性高于正常肝組織,即可以在體外探測發現。肝血流灌注顯像
肝血流灌注顯像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適宜檢查人群:無 檢查前注意:準備好肝血流灌注相。 檢查時禁忌:靜脈注射要以“彈丸“式。 檢查過程 病人無需特殊準備 采集方法:肝血流灌注相:自肘靜脈以“彈丸”式注射,立即開始采集,2-3s/幀,9-16幀。
肝血流灌注顯像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肝血流灌注相中灌注正常,肝血池顯像正常。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肝血流灌注相中灌注正常或略降低,而延遲30-60min后的肝血池顯像病灶局部放射性增多,是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現。 需要檢查人群:肝血管瘤患者
肝血流灌注顯像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肝血流灌注相中灌注正常或略降低,而延遲30-60min后的肝血池顯像病灶局部放射性增多,是肝血管瘤的典型表現。 需要檢查人群:肝血管瘤患者 注意事項 不適宜檢查人群:無 檢查前注意:準備好肝血流灌注相。 檢查時禁忌:靜脈注射要以“彈丸“式。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肝動態血池顯像介紹
肝動態血池顯像介紹: 肝血池顯像是肝血管瘤首選檢查專案。靈敏度92%,特異性100%,準確率96%。肝動態血池顯像正常值: 正常。肝動態血池顯像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肝靜態顯像發現有放射性缺損或明顯稀疏區,擬進一步鑒別占位病變的性質。 (2) 若為肝內惡性腫瘤,血池顯像可粗略提示
肝膽動態顯像的顯像原理
靜脈注射能被肝細胞攝取并經膽道進行排泄的放射性藥物,通過近似于處理膽紅素的過程,將其分泌入膽汁,繼而經由膽道系統排泄至腸道。動態顯像可觀察藥物被肝臟攝取、分泌、排出至膽道和腸道的過程,了解肝膽系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結合了直觀的影像學方法和定量分析手段,來觀察正常人的膽汁排泄過程,旨在討論空腹狀
肝膽動態顯像的正常顯像
正常:肝膽動態顯像的正常值顯示為正常。 顯像:靜脈注入后,99m-Tc-IDA與血清蛋白相結合并被運到肝臟,再進入肝細胞,這一機制與血清膽紅素相似。肝臟處理99m-Tc-IDA可分為三時期:攝入期、分泌期和排泄期。 注射顯像劑5分鐘,肝臟即可清晰顯影,10~20分鐘能清楚顯示左右肝內膽管。膽
簡介顯像管的顯像原理
在電視接收機中,由視放末級把經過放大的視頻圖像信號送到顯像管陰極,用以控制電子束電流的強弱,從而重顯圖像。如果圖像信號是與靜態電壓同時加在顯像管的G、K之間的。下面利用線性化后的顯像管調制曲線來分析加入圖像信號后束電流的變化,以及顯像管顯示圖像與調制曲線的工作關系。
肝膽動態顯像的正常顯像及檢查方法
正常顯像 正常:肝膽動態顯像的正常值顯示為正常。 顯像:靜脈注入后,99m-Tc-IDA與血清蛋白相結合并被運到肝臟,再進入肝細胞,這一機制與血清膽紅素相似。肝臟處理99m-Tc-IDA可分為三時期:攝入期、分泌期和排泄期。 注射顯像劑5分鐘,肝臟即可清晰顯影,10~20分鐘能清楚顯示左右
顯像管簡介
顯像管是一種電子(陰極)射線管,是一種用于顯示系統的物理儀器,廣泛應用于示波器、電視機和顯示器上。它是利用陰極電子槍發射電子,在陽極高壓的作用下,射向螢光屏,使螢光粉發光,同時電子束在偏轉磁場的作用下,作上下左右的移動來達到掃描的目的。早期的陰極射線管僅能顯示光線的強弱,展現黑白畫面。而彩色陰極
陰囊顯像的方法
1.顯像劑 臨床常使用的顯像劑為常用99mTcO4-,成人555~740MBq(15~20mCi),兒童最小用量不少于185MBq(5mCi),肘靜脈彈丸式注射。 2.顯像方法 受檢者取仰臥位。雙腿分開、外展,將陰莖用膠帶向上固定于恥骨或向一側固定在大腿,陰囊平放使其平行于準直器并處于顯像視野
腎動態顯像腰椎骨轉移意外顯像病例分析
病例男,46歲,主因腰痛半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搬運物品時出現腰部疼痛,未予以重視。近1月來,腰痛加重,遂就診于當地醫院,懷疑為腰椎間盤突出癥,但行腰椎間盤CT掃描,結果示未見明顯異常。自行予以針灸治療,未見明顯好轉,且出現逐漸加重的趨勢,在當地醫院行腹部超聲檢查示“右腎占位,考慮腎癌可能”
POEMS綜合征骨顯像表現為超級骨顯像病例分析
病例女,58歲,因“四肢麻木乏力3年,伴腹脹2年入院”。3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四肢麻木乏力,持續不能緩解,以雙肘、雙膝關節以下為主。2年前開始出現腹脹,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腹水,給予利尿對癥治療,后因心包積液、腹水多次于我院治療,腹脹有所緩解,仍有反復,四肢麻木乏力癥狀未見明顯改善。患者自起病以來,體
甲狀腺血流顯像檢查作用
甲狀腺血流顯像作用為觀察甲狀腺功能亢進和甲狀腺功能減退時的甲狀腺血流灌注。 異常結果: (1)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又稱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格雷夫斯(Graves)病,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怕熱、多汗、激動、食欲亢進,伴消瘦、心動過速、特殊眼征(突眼)、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血管雜音、震顫等表
腦代謝顯像的概述
腦代謝顯像能準確了解正常情況下和疾病狀態下的神經細胞活動及代謝變化,以及不同生理條件刺激和思維活動狀態大腦皮質的代謝情況。通過PET直觀地了解到人大腦代謝活動情況及各種生理性或病理性代謝變化,并以圖像的方式反映出來。
腦代謝顯像檢查作用
腦代謝顯像能準確了解正常情況下和疾病狀態下的神經細胞活動及代謝變化,以及不同生理條件刺激和思維活動狀態大腦皮質的代謝情況。通過PET直觀地了解到人大腦代謝活動情況及各種生理性或病理性代謝變化,并以圖像的方式反映出來。
甲狀腺顯像能檢查什么
甲狀腺顯像可以觀察甲狀腺的形態、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結節,區分結節的性質。另外還可以對碘131治療甲亢之前的劑量的估算等方面,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影像學資料。 在顯像前首先要注射顯像劑,這支顯像劑是帶有少量的輻射的,注射入體內之后被有功能的甲狀腺組織攝取,通過觀察攝取的情況,來觀察甲狀腺的疾病以及
甲狀腺靜態顯像的作用
做甲狀腺靜態顯像后,會發現結節有熱結節、溫結節和涼結節。單發熱結節常見于功能自主性甲狀腺腺瘤,但也有極少數分化良好的濾泡型甲狀腺癌表現為熱結節,還有一種是多發熱結節,多發熱結節常見于結節性甲狀腺腫。溫結節常見于功能正常的甲狀腺腺瘤,另外還有結節性甲狀腺腫和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也可表現為溫結節。涼結
心肌代謝顯像的原理
葡萄糖和脂肪酸等物質是心肌細胞代謝的重要能量底物,利用放射性核素對這些底物進行標記,靜脈注射后可被心肌細胞所攝取,應用體外射線探測及成像設備進行心肌顯像。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人在禁食狀態下,脂肪酸是心臟主要能量來源,而在葡萄糖負荷下(進餐后),血漿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上升,血漿脂肪酸水平降低,則心臟
甲狀腺血流顯像的簡介
甲狀腺血流顯像是用顯像劑99mTcO4-顯像,因為它可被狀腺組織攝取和濃聚,反映其攝取功能,除心肌細胞攝取外,也能聚集于功能亢進的甲狀旁腺組織。甲狀腺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其血供非常豐富。將放射性核素經靜脈‘彈丸’式注射后,流經甲狀腺時進行動態采集,便可反映出它的血流情況,通常與靜態顯像一并進行
臟器斷層顯像檢查作用
根據臟器血液供給和細胞代謝性改變,作出早期評估。用于觀察臟器的內部情況,主要是深層放射性分布。如心臟斷層顯像: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存活判定,指導臨床治療方案選擇。
肝膽動態顯像的介紹
肝膽動態顯像是利用放射性示蹤劑能肝臟攝取,分泌至膽道系統并由腸道排泄的原理,動態地觀察和顯示過程的功能變化它利用γ照相機及計算機處理原始記錄,是一無損傷的核醫學檢查技術。目已經成為診斷急性膽囊炎,鑒別診斷黃疸,評價上腹部手術療效和發現并發癥的有效工具。